查看原文
其他

清中期以前的石湾陶业与瓦脊陶塑

c2000
2024-08-31

点击上面“蓝字”     关注“c2000_cn”


清中期以前的石湾陶业与瓦脊陶塑


均玉 哪吒闹东海 长4.3、高1米 佛山祖庙前殿西廊看脊(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


作为地方民窑的石湾窑,日常用的瓦器是最大宗的产品。明清时期,石湾陶业的生产已极为繁盛。清初屈大均曾记载:“石湾多陶业……故石湾之陶遍二广,旁及海外之国。谚曰,石湾缸瓦,胜于天下。”在屈大均的记载里,该处最具特色、最神奇的陶器是金鱼缸。这里生产的金鱼缸,有阴阳之分,盛水会一清一浊。陶泥的主要成分是粘土和砂子,而瓷泥的主要成分是高岭土,前者的颗粒较粗,后者则质地坚固致密。相对瓷器而言,陶器的吸水率较高,透气性也较好。陶器确实能在一段时间内盛水不腐不浊。但恐怕也未如屈大均阴阳之说那么神奇。不过,屈大均的记载,与石湾早期居民多从事大缸、大盆等日用陶器行业的历史相合。因此也不妨视为明末清初两广地区常用石湾陶器、欣赏石湾陶器的重要证据。


陈渭岩 光绪皇帝塑像


尽管石湾窑的主要产品是日用瓦器,但陶艺品的出现和发展也不晚,至少在清代前期已有相当的规模。清代其中一个生产美术陶器的行会花盆行,其历史至少可以追溯至清初。瓦脊陶塑也就是装饰在祠堂、庙宇等屋脊上,或以花鸟神兽或以人物故事为图案的陶塑,是花盆行的重要产品。

//

以陶塑瓦脊装饰庙宇、祠堂的做法,常见于岭南(广府地区)、广西(西江流域)以及东南亚(珠江三角洲华侨聚居地)一带。乾隆六年(1742)的《花盆行历例工价列》碑文,详细列明花盆行所生产的各种类型、尺寸陶器的工钱。由这个工价表可见,花盆行的生产品种主要是花脊(以花卉、博古为图案的瓦脊陶塑)、花盆、仿古器皿(如尊、琮)等。这说明了,最晚在乾隆时期,瓦脊陶塑已经流行,并且这一时期的瓦脊陶塑主要是花脊,而非今天两广地区最常见到的人物、动物瓦脊。


陈渭岩 庆亲王塑像


同时,这通珍贵的古代手工业行会碑记也反映了,至少在18世纪中,该行会已具有相当的组织规模。马素梅博士在粤、港、澳三地的考察表明,三地现存最早的瓦脊可追溯至嘉庆年间。佛山博物馆在两广地区的考察也表明,现存最早的瓦脊也在嘉庆年间。广西玉林大成殿的瓦脊陶塑(嘉庆壬申,1812年)、澳门观音堂的花脊(嘉庆丁丑,1817年)、现藏佛山祖庙的“松龄鹤寿”瓦脊(道光七年,1827年)以及广西黄姚古镇宝珠观的花鸟瓦脊(道光八年,1828年),均是早期瓦脊陶塑多为花鸟的实物证据。


陈渭岩 肃王塑像


人物瓦脊陶塑出现的时间较晚,在咸丰至光绪年间最为流行。人物瓦脊陶塑,多以神话和戏曲故事为题材,比如八仙贺寿、天官赐福、姜子牙封相、郭子仪贺寿、甘露寺相亲、穆桂英挂帅等。一条瓦脊陶塑常常分成几段,每段或一个故事,或多个故事连景式组合。以陈家祠及佛山祖庙两处的瓦脊为例,位于中段的故事通常是神功戏里的剧目。神功戏,又称酬神戏,通常是指在神诞、打醮等活动中,为酬谢神恩延请戏班演唱的戏曲,以此“神人共乐”。


陈渭岩 洵贝勒塑像


石湾人物瓦脊陶塑的造型简练而生动传神,色彩鲜明,装饰性强,为两广及东南亚地区的华人社区所钟爱。石湾瓦脊安放在距离地面五六米高的屋脊之上。站在地面上的观众,需要远距离仰视瓦脊。因此,瓦脊陶塑的设计和制作需要作细致特别的处理。每一段瓦脊代表不同的神话、戏剧故事情节,因此每一个陶塑人物需被安排在某个特定的位置,形如观看戏台上戏剧一样,一幕接一幕。观众可以根据平时看戏的经验,通过人物的衣饰、人物的位置、手持的器物以及背景道具等细节,解读瓦脊所表现的故事。


陈渭岩 张之洞塑像


瓦脊人物的头部常常比正常比例稍大,且往往头部、身子向前倾。由于是远距离的观赏,瓦脊人物的面部、动作刻画都比较简练、雷同。眉目常以划线方法表现。手和脚的处理也不在细节,而在手脚所呈现的姿态动作及所持的器物。动作、所持的器物是人物身份以及故事情节的重要表征。其衣饰往往施以花盆行常用的蓝、黄、绿等釉。衣纹线条也比较粗略简洁。陶塑工匠将日常的看戏经验与陶塑手法巧妙结合,运用传统的捏塑、贴塑、印贴等手法,表现瓦脊人物陶塑的一举一动,朴拙简练而生动传神,引人注目。甚至有些瓦脊,在重要的人物和场景上还贴一层金箔,令瓦脊更加辉煌夺目。

原文作者:黎丽明

原文来源:《收藏家》2016年12月刊《从仰视到平视——近代石湾陶塑艺术风格的源流与演变》

[c2000_cn]欢迎赐稿 商务合作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c2000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