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期刊好文(二) | 新时代高校外语课程中关键能力的培养:思考与建议(下)

接上篇


新时代高校外语课程中关键能力的培养:思考与建议

北京外国语大学 文秋芳


提 要:本文以“产出导向法”(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简称POA)(文秋芳 2008、2014、2015、2017、2018)为出发点,探讨新时代高校外语课程中关键能力的培养。全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说明POA理念的变化(从“全人教育说”到“关键能力说”)及其原因;第二,阐述“关键能力”的定义、涵盖的要素及其关系;第三,提出培养关键能力的建议。


关键词:产出导向法;关键能力说;外语教育



3. 关键能力培养路径的建议

上文说明了关键能力的6个类别(2Ls & 4Cs)、每个关键能力的5要素(核心知识、核心技能、情感品格、自我管理、价值观)及各要素之间的功能关系。在外语课程中承担关键能力培养的责任主体至少有两个:一个是教材编写者,另一个是授课教师。这两个主体虽然总体职责相同,但履行职责的途径有别。本节将分别针对这两个责任主体提出建议。


3.1 教材编写者的责任及其履责路径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是教书育人的重要资源,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从这个意义上说,教材编写者是培养关键能力的先遣队、排头兵。2017年国务院成立了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首个国家教材委员会。刘延东(2017)在成立大会上指出:“教材建设是事关未来的战略工程、基础工程,教材体现国家意志。”


图3简要显示了关键能力5要素与教材内容选择和练习项目设计的路径。教材编写者首先根据价值观内涵选择教材内容(例如主题、语篇等),将其作为统领整个教材内容和练习设计的“纲”、把握教材方向的“稳定器”。教材内容决定何种核心知识和核心技能作为教学目标;同时,教材与练习内容要受到核心知识/核心技能目标的制约,如大学英语教材需要关注学生须掌握的新词语。图中的双向箭头显示了教材和练习内容与核心知识/技能之间的互动关系。情感品格和自我管理要素不是教材编写者决定教材内容的出发点,但他们必须在后续阶段思考教材中涉及这两个要素的具体内容,然后将其融合到练习设计中。

图3 教材编写者落实关键能力培养的路径


以iEnglish(王守仁、文秋芳 2015)为例,这套教材不仅力图在单元主题和选篇的选择上注重关键能力的培养,在单元各项练习的设计上也充分体现各关键能力所涉及要素的融合。编者从每个单元的选篇到课文练习都力图将“育人”蕴含其中。表5列出了iEnglish两册书的单元主题。选择这些主题的指导思想是:大学生要具有国际视野、中国立场,能够用英语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同时能够用英语学习国外先进科技和优秀文化。在这一总体思想指导下,编者决定主题和选篇,然后确立交际和语言目标,再根据交际和语言目标,设计各种活动。情感品格和自我管理要素根据教材具体内容,将其巧妙地嵌入练习活动中。


表5 iEnglish两册书的单元主题


3.2 授课教师的责任及其履责路径


如果把教材编写者比作“育人”的设计师,授课教师就是“育人”的工程师。工程师的责任是要将设计师描绘出的蓝图在课堂上变为现实。更确切地说,授课教师还需要根据学情和校情,对“图纸”进行调整和完善。图4大致描绘了授课教师培养关键能力的路径,包括两个主要阶段:理解教材和课堂教学设计。授课教师首先要理解教材,把握教材编写者的意图,即厘清各关键能力的全部要素。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课堂教学设计。

图4 授课教师落实关键能力培养的路径


这里需要特别强调师生共用和教师专用两类目标的确立。有了明确的目标才能优化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师千万不要照本宣科,成为教材的“奴隶”。设计教学过程时,要精准对接目标和学生的困难,循序渐进,稳步前行。下面以iEnglish第二册第4单元“善良与冷漠”为案例1,说明这两类不同的教学目标(参见邱琳 2017;孙曙光2017;张伶俐 2017)。


3.2.1 案例概述


整个单元学习的交际场景是:有个外国学生在网上用英文写了帖子,描写了“小悦悦”事件(具体内容见下文),批评中国人“冷漠”。中国学生看了帖子后,用英文做了回应。回应的内容包括四个方面:1)简要描述在纽约发生的案件,以此证明“小悦悦”事件在其他国家也发生过;2)说明社会心理学家对类似案件的分析;3)解释人们如何能够摆脱“旁观者效应”(bystander effects),给危难中的受害者提供及时帮助;4)讨论乐于助人是否属于人的天性。


本单元有两篇文章。授课教师选择以第一篇文章为主,第二篇文章为辅。第一篇文章介绍了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的纽约惨案,引出社会心理学概念“旁观者效应”。该案件描述了一美国女子在凌晨回家途中,受到了歹徒攻击,最后被刺死。案件持续了35分钟,有38个人目睹了现场,却无人相救,只有一人报警。作者在分析这个惨案时提出了“旁观者效应”,即旁观者越多,受害人得到救助的概率越低。社会心理学家还运用实验方法,验证了他们提出的假设。作者给予的解释是,当旁观者较多时,人们不易断定事件发生的真正原因,而且道德责任被分散。第二篇课文讨论助人是否属于人类的天性。作者将人与动物的表现进行比较后发现,人类助人出于善意,是人类天性的表现。


除了教材中的课文外,授课教师还补充了“小悦悦”事件的录像资料。2011年10月,2岁的悦悦在广东省佛山市相继被两车碾压,7分钟内,有18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最后由一名拾荒阿姨将悦悦送往医院,但抢救无效,女孩最终离世。


3.2.2 师生共用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交际情景,授课教师列出了师生共用的具体教学目标(见表6),包括交际和语言两个方面(核心语言技能和核心语言知识)。


表6 师生共用教学目标(参见孙曙光 2017:27)


3.2.3 教师专用教学目标


表7列出了教师专用教学目标。授课教师运用这一框架指导教学,但不向学生公布。该表有两个维度:关键能力和关键能力要素。本单元涉及上述6种关键能力及其要素。需要说明的是,情感品格、自我管理和价值观三个要素的具体内容相同。


在本单元中,语言能力的核心知识覆盖了词、短语、句子和语篇各层次;核心技能的培养主要是写和说的能力,接受性技能为产出服务。学习能力涉及的核心知识是语块知识,让学生了解到在语言表达中孤立的单词作用有限。例如名词,需要知道修饰该名词的形容词以及该名词所需的动词和介词;其核心技能是运用语块进行语言实践。思辨能力的核心知识是了解陈述某现象原因的基本原则:提供理论和实验两种依据更有说服力;其核心技能是运用理论和实验依据说明旁观者效应。文化能力的核心知识是了解旁观者效应这一理论假设;其核心技能是说明纽约惨案与小悦悦事件所提供的启示。创新能力的核心知识是解释旁观者效应的其他原因,即课文中未提及的原因;其核心技能是能用准确语言把其他原因表述出来。


就情感品格、自我管理和价值观的内容来说,本单元有着共享目标。本单元侧重提高学生完成口头表达任务的自信心,重点培养他们在评价过程中善于发现别人亮点的好习惯;激发学生对社会学旁观者效应假设的好奇心,渴望学习这一新概念;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确立自己的写作目标,合理安排教师在课堂上所给时间提炼阅读和视频材料的重点,完成口笔头任务;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力,讨论书中未提及的导致旁观者效应的原因,从而让学生自己意识到,要克服旁观者效应,除了旁观者自身努力外,社会和国家层面也需要采取措施保护助人者。


表7 教师专用教学目标



4. 结语

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讨论了大学外语课程培养学生关键能力的相关问题:为什么(Why),是什么(What)和怎么做(How)。一般来说,只要精心安排每个单元的教学,语言能力与学习能力、文化能力、思辨能力就能够做到如影随形。这就是说,课堂教学中的任何活动都能够覆盖这四种关键能力,而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做额外“功课”,设计特定活动给予关照,因为这两种能力与前四种关键能力的天然黏合度不强。以合作能力为例,如单元涉及的主题是“合作”,学生通过阅读选篇能够了解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合作的策略,但大多数语篇内容可能与“合作”无关。合作能力的培养可通过特定的活动组织形式来实现。例如,在小组活动中,授课教师有意经常调整小组成员,并告诉学生,将来到社会上,他们会遇到很多不同的人,要学习与不同的人打交道。再如,同伴评价和相互依赖的小组活动(jigsaw)都是培养合作能力的好方法。


新时代对高校外语教师提出了新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紧跟时代步伐,更新理念,提高培养学生关键能力的专业素养,牢记价值观决定方向,情感品格决定效力,自我管理决定效率,核心知识和技能是基础。具体到每个单元、每节课,授课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水平确定关键能力所要覆盖的教学内容,要随机应变。


参考文献略。


本文选自《外语教育研究前沿》(原名《中国外语教育》)2018年第1期,3—11 页。


【声明】感谢《外语教育研究前沿》编辑部授权iResearch发布此文。本文版权归《外语教育研究前沿》编辑部及作者所有。其他任何学术平台若有转载需要,可致电010-88819585或发送邮件至research@fltrp.com,我们将帮您协商授权事宜,请勿擅自转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