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前沿热点 | 外语教材编写、使用与研究前沿

iResearch 外研社外语学术科研
2024-09-04

教材是教育教学的重要依据,是育人育才的重要依托,教材建设是铸魂工程,对推动外语课程教学改革与高质量人才培养至关重要。《外语教育研究前沿》积极呈现外语教材理论与实践研究,助力外语教师提升教材使用效果。本期“前沿热点”汇总了近年本刊刊发的与外语教材编写与使用密切相关的文章,以期能为广大同行提供参考,帮助外语教师领会教材理念,理解教材设计,深挖教材内涵,优化教材使用,开展教材研究。


研修推荐:

为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建设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经广泛调研,精心设计2023年暑期全国高校外语教学研究与教师发展系列研修班,期待全国高校外语教师通过这一共建、共享、共发展的平台,提升政治素养、强化创新思维、精进教学能力,助力构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提高高校外语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研修通知 | 外语教材编写与使用:理念与方法研修班(7月18—19日,北京)


部分文章可点击链接查看全文!



2023年第2期

韩国英语数字教材的编制特点与启示


廖晓丹

湖州师范学院

陈坚林

上海外国语大学


提 要:本研究探讨韩国如何从内容、工具、技术三个维度编制促进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英语数字教材。研究以课程一致性理论为基础,依据韩国《国家中小学课程标准》(2015年版)和《数字教材制作指南》(2012年版)等搭建分析框架,采用内容分析法,对韩国11个版本的《初中英语》(第1册)数字教材进行一致性分析和共性分析。研究发现,韩国英语数字教材的技术一致性水平高于内容和工具一致性水平;韩国英语数字教材在差异化学习内容、定制化学习过程、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工具方面极具特色;韩国英语数字教材各版本风格统一。最后,本研究为中国英语数字教材编制提出建议。


关键词:英语数字教材;韩国;课程一致性;编制


文献来源:廖晓丹、陈坚林,2023,韩国英语数字教材的编制特点与启示[J],《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69-77。(点击阅读全文)



2023年第1期

思辨能力融入外语教材编写的实践研究


贾蕃 徐晓燕

西南交通大学


提 要:“思辨缺席”的现状与对思辨能力如何融入教材编写的探讨缺失有关:一方面,忽视对思辨能力层级理论模型的梳理,导致思辨能力无法具象化应用于教材编写;另一方面,存在经验主义指导教材编写的现状,鲜有研究讨论如何基于理论框架指导思辨能力融入教材编写。本文回顾思辨能力的构念,构建了外语教材思辨板块编写框架。在此基础上,以《新时代核心英语教程综合英语》思辨板块的编写为例,探讨思辨编写理念和思辨内容设计。本文认为,教材编写是理论阐释和教学实践的统一体,应当将思辨能力层级理论模型和外语教材思辨板块编写框架相结合,指导教材思辨板块编写。通过编写实践提出的外语教材思辨板块编写原则,可为今后的教材研究提供方法参照。


关键词:思辨能力;教材编写;外语教材


文献来源:贾蕃、徐晓燕,2023,思辨能力融入外语教材编写的实践研究[J],《外语教育研究前沿》(1):75-82。


国际期刊中二语教材文化内容相关实证研究现状与启示


刘熠 刘建宇

辽宁大学


提 要:本文基于PRISMA框架对Web of Science与Scopus两大数据库中收录的121篇关于二语教材文化内容的实证研究文献进行了系统分析。分析发现,近年来该主题逐渐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文献数量逐年上升;其研究内容主要涵盖二语教材中文化内容的类型与国别分布研究以及教材使用者对二语教材中文化现象的感知研究两大主题;在研究方法、研究路径方面亦呈现多元视角的特点。希望通过对国际期刊中关于二语教材文化内容研究的梳理与反思,为我国未来的二语教材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启示。


关键词:二语教材;文化内容;PRISMA


文献来源:刘熠、刘建宇,2023,国际期刊中二语教材文化内容相关实证研究现状与启示[J],《外语教育研究前沿》(1):83-91。



2022年第4期

《翻译概论》的编写原则与探索——许钧教授访谈录


屈海燕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许钧 冯全功

浙江大学


提 要:本文是对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全国优秀教材(高等教育类)一等奖”获得者许钧教授的访谈。针对获奖教材《翻译概论》(修订版)的编写与使用,许钧教授回答了访谈者的一些问题,包括《翻译概论》是如何修订的、教材编写遵循什么样的原则、翻译教材如何承担时代使命、教材编写者个人素养对教材编写有何影响等。许钧教授指出,概论性翻译教材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翻译观,要具有时代性、全面性、思想性、易读性等特征。许钧教授的教材编写理念与经验有望为新时代翻译理论教学和翻译人才培养提供新思路、新启示。


关键词:全国教材建设奖;《翻译概论》;教材编写原则;翻译观


文献来源:屈海燕、许钧、冯全功,2022,《翻译概论》的编写原则与探索——许钧教授访谈录[J],《外语教育研究前沿》(4):3-9。(点击阅读全文)


高中英语教材文化呈现研究


张虹

北京外国语大学

李晓楠

沈阳农业大学


提 要:在英语通用语背景下,本研究依据笔者提出的外语教材文化呈现分析框架,对2019年出版的某套高中英语教材中的文化呈现进行量化统计及质性分析,研究发现:教材中不同地域的文化呈现比例恰当,呈现强度由高到低依次是目标语国家文化、国际文化、中华文化和其他国家文化;文化形式多样,文化产品、文化人物和文化实践的呈现多于文化观念和文化社群的呈现;呈现方式上,《英语》整体重视文化语篇呈现和文化理解练习,其中,目标语国家文化和其他国家文化更重视文化理解,中华文化呈现更重视文化表达。


关键词:英语教材;文化呈现;地域;文化形式;文化呈现方式


文献来源:张虹、李晓楠,2022,高中英语教材文化呈现研究[J],《外语教育研究前沿》(4):42-52。(点击阅读全文)


《法语》(修订本)的文化呈现研究


谈佳

北京外国语大学

张璐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提 要:本研究依据外语教材文化呈现分析框架,对目前中学和大学广泛使用的《法语》(修订本)的文化呈现方式进行梳理。研究发现:目标语国家文化占绝对优势,其中法国文化在教材中高强度呈现,主要载体为文化语篇,其他法语国家与地区文化基本被忽略;学习者母语文化位列第二,主要通过背景文化信息和活动/练习呈现。基于对教材的分析,本研究探索如何在法语基础阶段,通过不同路径呈现多元文化,促进学习者对本国文化的反思。


关键词:法语教材;目标语国家文化;学习者母语文化;文化呈现


文献来源:谈佳、张璐,2022,《法语》(修订本)的文化呈现研究[J],《外语教育研究前沿》(4):53-60。(点击阅读全文)


中国德语教材文化呈现研究——以《当代大学德语》为例


葛囡囡

北京外国语大学


提 要:本研究分析目前国内广泛使用的德语教材《当代大学德语》中的文化呈现。研究表明:该教材呈现了多元文化,且德语国家文化占主导地位;德语国家文化呈现方式多元,而中华文化呈现方式相对单一;中华文化常与德语国家文化共现。基于对教材的分析,本研究针对教材中德语国家文化和中华文化的呈现及融合等展开讨论,并对未来的德语教材编写提出建议。


关键词:中国德语教材;文化呈现;德语国家文化;中华文化


文献来源:葛囡囡,2022,中国德语教材文化呈现研究——以《当代大学德语》为例[J],《外语教育研究前沿》(4):61-68。(点击阅读全文)



2022年第2期

从教材入手落实大学外语课程思政


何莲珍

浙江大学


提 要:教材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本文从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道德修养四个方面,阐述如何从教材入手,落实大学外语课程思政。本文指出落实大学外语课程思政需要厘清三个概念:1)课程思政≠专业课内容的压缩和思政内容的增加,专业是载体,教师应在教学中充分挖掘、有机融入课程思政元素;2)课程思政≠“课程+思政”,要实现思政元素与课程内容的有机融合,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3)外语课教师≠思政课教师,外语课教师需要形成正确的课程思政意识,提升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和课程思政评价能力,在外语课程思政建设中切实发挥作用。


关键词:课程思政;立德树人;大学外语教材


文献来源:何莲珍,2022,从教材入手落实大学外语课程思政[J],《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18-22。(点击阅读全文)


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先进个人文秋芳教授访谈


解碧琰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文秋芳

北京外国语大学


提 要:本文对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先进个人文秋芳教授进行访谈。访谈者邀请文教授解读了我国当下的教材政策和外语教材建设标准,分享了她的外语教材编写理念及实践经验,并对外语教材队伍建设、教材使用等方面提出建议。文教授指出外语教材要服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语言教育与课程思政有机融合,教材编写要贯穿系统的理念,教材编写团队要发挥好“传帮带”作用,在实践中不断传承和发展;教师要结合教学目标,认真学习政策性文件,反思和总结经验,并进行教学研究,以提高教材使用效果。


关键词:全国教材建设奖;外语教材;教材编写理念;教材队伍;教材使用


文献来源:解碧琰、文秋芳,2022,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先进个人文秋芳教授访谈[J],《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23-28。(点击阅读全文)


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先进个人陈琳教授访谈


张黎新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陈琳

北京外国语大学


提 要:陈琳教授编写了多部外语教育经典教材,获评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在对陈教授的采访中,他就“全国教材建设奖项对教材建设与研究的推动作用、近年来我国外语教育改革取得的重要成果、优秀教材的评判标准、《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核心素养的意义、由他主编的获奖教材《英语》(新标准)融入他多年来积累的外语教学经验和理念、21世纪以来外语教学理论及实践的发展变化以及他对今后外语教学实践的建议”等方面作了详细的介绍。


关键词:全国教材建设奖;教材建设;优秀教材;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文献来源:张黎新、陈琳,2022,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先进个人陈琳教授访谈[J],《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29-33。(点击阅读全文)



2021年第4期

基于隐喻分析的ESP教材使用体验研究


刘传江

广东金融学院

焦培慧

赣南医学院


提 要:本文采用隐喻分析法,调查学生使用一套医学英语教材的体验情况。分析显示,不同年级和专业学生的使用体验存在差异,英语水平、学习动机以及专业知识熟悉度是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隐喻归因涵盖了教材在认知、审美和情感三个维度的用户体验,而且情感体验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认知和审美体验的影响。理想的ESP教材要充分满足学生对专业知识和语言知识的认知需求,同时为学生带来丰富的审美体验,这样才能成为学生情感依恋的对象。隐喻分析可获得学生对教材直观且全面的看法,可揭示教材的可取和不足之处,对教材开发具有启发意义。


关键词:教材评估;ESP;隐喻分析;教材开发


文献来源:刘传江、焦培慧,2021,基于隐喻分析的ESP教材使用体验研究[J],《外语教育研究前沿》(4):70-76。


我国高校非通用语种专业教材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苏莹莹 董希骁

北京外国语大学


提 要:“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国高校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规模大幅增长,但教材建设依然滞后。除了总量不足外,各语种教材资源严重失衡,教材建设的持续性、系统性和规范性有待完善,对外版教材的监管也亟须加强。本文建议结合当前国家需要和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根据不同语种的人才培养规模、师资队伍状况和对象国所能提供的资源,对非通用语种的教材建设进行分类规划,逐步推进。


关键词:非通用语种;教材;问题;对策


文献来源:苏莹莹、董希骁,2021,我国高校非通用语种专业教材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外语教育研究前沿》(4):77-83。



2021年第2期

新中国70年商务英语教材发展和研究现状分析(1949—2019)


王立非 任杰

北京语言大学


提 要:本文基于1,265册商务英语教材和541篇论文,分析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商务英语教材发展和研究现状。研究发现,70年来商务英语教材发展呈现三个特点:1)经历了初创、发展、繁荣、成熟四个不同阶段;2)教材种类涵盖八大类,且听说类教材最多;3)教材重点从语言技能转向语言、商务、文化的交融。商务英语教材研究呈现两大特点:1)发表的论文量多质低,近10年来数量增长较快,这与《国标》和《指南》发布等关系到商务英语发展的重大事件密切相关;2)教材研究重点分散,缺少深度专题研究和数据实证研究。本文建议,今后商务英语教材从四个重点加强建设,从三个方面开展教材宏观和微观研究。


关键词:商务英语;教材分析;发展现状;新中国70年


文献来源:王立非、任杰,2021,新中国70年商务英语教材发展和研究现状分析(1949—2019)[J],《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43-49。(点击阅读全文)


中外商务英语教材跨文化元素对比分析


史兴松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万文菁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交通大学


提 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是商务英语专业的核心任务之一。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从文化类别、跨文化主题和商务语境三个层面对比分析两套商务英语综合教程的跨文化元素后发现:1)国内原创教材比国外引进教材含有更多跨文化元素,前者基于中国文化视角,后者以英国为出发点;2)国内原创教材的跨文化元素注重国家/地区总体文化,国外引进教材中各文化类别的比重较为均衡;3)国外引进教材的商务导向性更强,主要包括企业管理、营销和商务沟通等。两套教材均符合《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要求,国内原创教材比较注重阐释跨文化知识,国外引进教材较为重视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方面的内容。最后,本文为国内商务英语教材编写者和使用者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词:商务英语教材;跨文化元素;内容分析


文献来源:史兴松、万文菁,2021,中外商务英语教材跨文化元素对比分析[J],《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50-56。(点击阅读全文)



2021年第1期

英语作为外语(EFL)教材本地化过程中的问题与研究


顾敏 邹为诚

华东师范大学


提 要:本文系统讨论了EFL教材的特点、属性与特性,重点评述EFL本地化教材在编写、使用和评价、内容分析、应用可视化策略和新科技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亟待研究的课题。本文认为EFL本地化教材具有两个不可调和的内在矛盾,即教材的教学工具属性与商品属性之间的矛盾、教学工具属性与课标代言人特性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些矛盾需要学界对教材编写者的能力、教师的知识、教材出版商的经营模式和教育政策制定者的作用进行深入探究。


关键词:EFL本地化教材;大纲驱动;教材编写、使用和评价


文献来源:顾敏、邹为诚,2021,英语作为外语(EFL)教材本地化过程中的问题与研究[J],《外语教育研究前沿》(1):54-60。


大学英语教材词汇复杂度级差分析


唐美华

江苏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

梁茂成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提 要:本文聚焦某大学英语教材的词汇复杂度,考察教材册级之间的差异,运用自动聚类方法对该教材的复杂度等级进行重新划分,并对聚类结果进行验证。研究发现:1)教材在词汇复杂度上大致遵循循序渐进的编写原则,但级差显著递进主要体现在低册级和高册级之间;2)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教材按照词汇复杂度可分为三个类别,但并非对原始6册的均等切分,经分组差异检验证明,聚类所分等级的词汇复杂度呈现由低到高的发展趋势。本文尝试为教材词汇复杂度级差提供一种定量、客观的评价方法,期待对大学英语教材的编写和改编带来指导和借鉴。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材;词汇复杂度;级差;聚类分析


文献来源:唐美华、梁茂成,2021,大学英语教材词汇复杂度级差分析[J],《外语教育研究前沿》(1):61-68。(点击阅读全文)


《指南》视域下高校德语精读教材的思政功能:基于语料库的分析


郑峻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提 要:在全面建设高校“课程思政”的指导方针下,《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德语专业教学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对人才培养规格提出的知识要求、素质要求及能力要求为审视德语教材的思政功能提供了重要依据。本文运用AntConc软件,对德语精读教材语料库中中国文化及中国贡献的呈现进行数据处理,探讨文化练习设计与Hanvey跨文化意识四层培养目标的吻合性,由此分析教材与《指南》培养规格的契合度和开展“课程思政”的可行性,并对教材的编写和使用进行反思。


关键词:德语教材;课程思政;《指南》;培养规格;语料库


文献来源:郑峻,2021,《指南》视域下高校德语精读教材的思政功能:基于语料库的分析[J],《外语教育研究前沿》(1):69-76。(点击阅读全文)



2020年第3期

“产出导向法”理论框架下《国际人才英语教程》评价研究:教师视角


贾蕃 沈一新

西南交通大学


提 要:本文基于“产出导向法”教材使用和评价理论框架,从教师视角评价《国际人才英语教程》的“产出目标恰当性”和“促成活动有效性”。研究收集了五名教师的半结构化访谈数据并对授课教师提供的相关教学材料进行了文本分析。研究发现:教材整体上较好地体现了“产出导向法”教材评价理念;教材具有较强的驱动手段、丰富的内容和情景,教学目标被细化为一系列子目标,教学目标之间逻辑性较强;同时,教材提供的输入材料精准对应产出目标,提供了多样化的促成活动。不足之处是,不同级别教材的难度虽逐步增大,但同一级别教材各单元之间的难度是否循序渐进仍有待考证;另外,教学目标的设定缺乏语言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根据教学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和完善。


关键词:“产出导向法”;教材评价;产出目标恰当性;促成活动有效性;《国际人才英语教程》


文献来源:贾蕃、沈一新,2020,“产出导向法”理论框架下《国际人才英语教程》评价研究:教师视角[J],《外语教育研究前沿》(3):19-26。


大学英语教材中华文化呈现研究


张虹 于睿

北京外国语大学


提 要:本研究分析大学英语教材中华文化呈现的内容和方式。研究发现:1)大学英语教材呈现的中华文化内容主要涵盖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2)大学英语教材中华文化的呈现方式以翻译和选词填空隐性呈现为主。基于对大学英语教材的分析,本研究围绕大学英语教材应呈现的中华文化的内容比例和形式等展开讨论。


关键词:教材;大学英语教材;中华文化


文献来源:张虹、于睿,2020,大学英语教材中华文化呈现研究[J],《外语教育研究前沿》(3):42-48。(点击阅读全文)


中学英语教材阅读中的思辨能力培养:基于中德两套教材的对比


陈则航

北京师范大学

邹敏

北京理工大学

苏晓俐

四川外国语大学


提 要:本文从思辨能力的视角出发,以阅读活动和问题设计为切入点,分析和对比了中德两套初中英语教材。研究发现,两套教材都关注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并循序渐进地将思辨能力融入阅读任务中,但它们对各分项技能的关注程度和发展方式略有不同。因此,本研究建议教材编写者依据国家课程标准和学生的认知水平,进一步关注阅读活动中分析类、推理类和评价类任务的分布和类型,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和适度质询,提升中学生的思辨能力。


关键词:思辨能力;英语教材;分析;推理;评价


文献来源:陈则航、邹敏、苏晓俐,2020,中学英语教材阅读中的思辨能力培养:基于中德两套教材的对比[J],《外语教育研究前沿》(3):49-56。(点击阅读全文)


民国时期中小学英语教科书的文化话语分析


吴宗杰

浙江大学

张迎春

浙江外国语学院


提 要:民国时期的大量中小学英语教科书是随着西方教育思潮的传入和中国传统教育价值观的转型而出现的,其内容、风格和编纂方式等呈现出的话语特征体现了不断变化的文化思维方式、意识形态和教育价值观。这种教科书里的文化话语变迁让我们看到外语教学不仅仅教文化,其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和历史现象,而非凝固不变的知识体系。重温这些教科书,可为当下英语教材的编写和选择提供一个历史和文化视角,促进英语教育的多样性、开放性和包容性。


关键词:民国时期;英语教科书;文化话语;教育价值观;多样性


文献来源:吴宗杰、张迎春,2020,民国时期中小学英语教科书的文化话语分析[J],《外语教育研究前沿》(3):57-65。



2019年第3期

外语教育改革背景下日本初中英语教材育人观的体现研究


朱桂荣 费晓东 徐一平

北京外国语大学


提 要:本文以日本初中英语教材NEW CROWN(1—3册)为对象,分析了其育人观的体现。研究发现:该教材严格遵循了日本《中学学习指导要领》的相关规定,在结构设计、内容编排、题材选取等方面充分体现了培养语言运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沟通能力这些育人目标。NEW CROWN为实现其教材育人功能,选取了国内外大量真实题材,编排了丰富的学习资源,设计了以交际为目的的多层次外语实践活动,对我国教材编写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育人观;初中英语教材;语言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沟通能力


文献来源:朱桂荣、费晓东、徐一平,2019,外语教育改革背景下日本初中英语教材育人观的体现研究[J],《外语教育研究前沿》(3):8-35。(点击阅读全文)



2019年第1期

产出导向法教材使用理论在大学英语思辨性读写教学中的应用


范祖承

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


提 要:在将思辨能力融入大学英语读写课程的教改实践过程中出现了一种教材边缘化的倾向,这是传统教材中缺乏合适的思辨设计以及教师没有深入发掘课文中的思辨因素所致。本文结合思辨内涵以及产出导向法选、调、改、增的教材使用策略,围绕教材中的“区分事实与观点”这一思辨阅读技能对一篇论说文课文的教学作了重新设计,并依据产出导向法教材使用理论对教学设计流程和效果进行了分析和评估。


关键词:思辨/批判性思维;产出导向法;教材使用;教材研究;事实与观点


文献来源:范祖承,2019,产出导向法教材使用理论在大学英语思辨性读写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教育研究前沿》(1):38-43。


相关阅读

前沿热点 | 教学与研究两不误?这一次,让我们看看行动研究如何助力课堂教学!

前沿热点 | 外语教师如何做到“教研结合”?

“一带一路”十周年特辑:“一带一路”语言人才培养这十年

回眸2022,我们盘点了这些“前沿话题

刊讯 | 《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023年第2期目录及提要

刊讯 | 《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023年第1期目录及提要

刊讯 | 《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022年总目次

《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022年度期刊好文汇总

《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022—2023年重点选题方向


【提示】在线阅读/下载

1)点击“阅读原文”或在期刊官网(http://www.celea.org.cn/class/25)阅读各期刊讯;


2)在CNKI下载论文全文:

https://navi.cnki.net/KNavi/JournalDetail?pcode=CJFD&pykm=WYQY


【声明】感谢《外语教育研究前沿》编辑部授权iResearch发布此文。本文版权归《外语教育研究前沿》编辑部及作者所有。其他任何学术平台若有转载需要,可致电010-88819493或发送邮件至research@fltrp.com,我们将帮您协商授权事宜,请勿擅自转载。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外研社外语学术科研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