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Tilda Swinton和她的电影课

夏非 NOWNESS现在
2024-09-07

🎞️

电影课

“我的电影学校是贾曼(Derek Jarman),是和他建起的‘马戏团’。在他去世前的10年合作里,我学会了怎么和人平等沟通,怎么共同做出决定。”蒂尔达·斯文顿(Tilda Swinton)在她的北京之行中这样说。

于是,我们送给蒂尔达一首贾曼的诗。NOWNESS全新短片《透明Transparent》记录了蒂尔达在颐和园泛舟读诗的那个下午。她读得很慢,像是装满了绵长的怀念。


今天是2024年2月19日,30年前的今天,英国导演、诗人、作家德里克·贾曼逝世。在短片的最后,蒂尔达说:“这首名为《色度Chroma》的诗,是贾曼在1993年失明时所写,那时他开始对色彩有着非常的兴趣,在同一时间,他拍摄了《蓝》这部伟大的电影,这部电影里,从头到尾都是蓝色。”


在短片中,导演朱云逸使用了超8毫米胶片(Super 8 mm film)。他凭借《一切近的都将远去》获得了第4届NOWNESS天才计划最佳影片和生态关注荣誉,又因新作《另一面镜子里的梦中之梦》获得了第5届天才计划最佳导演。这两部作品都关注了盲童,关心那个看不见的世界里的故事。

蒂尔达很喜欢胶片,拍摄的第二天,她在北京电影学院跟学生们分享道,超8毫米胶片让她想起了自己从影最初和贾曼一起工作的时光。


时隔14年,蒂尔达再次来到中国,走进北京电影学院的校园。她讲述了自己与挚友贾曼的故事——这是她电影之路的开始。关于电影的过去和未来,这是一场属于她的,也是我们的电影课。

北京电影学院报告厅,一扇狭窄的入口门排了长队,大部分都是在校学生。半小时之后,厅内已经满座,开始有学生在过道处的地上坐下,时不时看看时间,再看看台上。


他们在等待蒂尔达·斯文顿。这位世界级的演员,如今以多重艺术身份活跃着。过去几年,她在CHANEL Next Prize以评审的身份,支持具有冒险精神的艺术家。你很难用几个标签来定义她——她可以在任何领域出现。

蒂尔达在掌声和尖叫中走到台前,笑容真挚,语气诚恳:“我深受感动,为你们将要制作的电影、你们注定会铸造的友谊以及你们将要与观众建立的情谊而激动不已。未来50年的电影,就在今天这个屋檐下。”


香奈儿携手中国导演协会,支持“青葱计划”,于今年9月至12月共同开启2023年电影大师班与影展,持续助力中国电影积蓄青年创作力量,并于今年将大师班带入校园。品牌形象大使蒂尔达·斯文顿作为青葱计划首位国际大师,走入北京电影学院,面对面地与电影新人们对话。

教授、编剧梅峰、青年导演郭容非作为对谈嘉宾出现在现场。梅峰向她提出了自己的第一个问题——你是如何步入电影之路的?


这大约是所有热爱电影之人的问题,关于起点,关于最初的热情。蒂尔达·斯文顿的北京之行,故事便从这里开始。

蒂尔达曾为了成为诗人前往剑桥大学学习,然而在校期间却从未写过一首诗;她曾与同学们一同表演,却感到自己是最没有动力的那一个。她的电影之路,实际上是1985年与德里克·贾曼相遇开启的。那是一段无畏的旅程,也是这样开阔的起点,让蒂尔达永远穿梭在电影交流的世界。

《卡拉瓦乔》(1986,德里克·贾曼)

“当我正在犹豫还要不要做演员时,德里克·贾曼邀请我出演了《卡拉瓦乔》,就这样,我成为了他世界,也是他生活中的一部分。”在大师班现场,Tilda回忆第一次与贾曼的合作。


9年9部电影,蒂尔达这张空灵的面孔,化身《卡拉瓦乔》从油画中走出的古典模特,《爱德华二世》被背叛的冷峻王后伊莎贝拉,《英格兰末日》里带着圣寓色彩的护士。但大多时候,她是尽情即兴的“模特”,与贾曼一起制造粗粝、跳脱、诗意的影像实验。

爱德华二世(1991,德里克·贾曼)

“我的电影学校是贾曼,是和他建起的‘马戏团’。他给了我充分的自由和空间发挥创造。在他去世前的10年合作里,我学会了怎么和人平等沟通,怎么共同做出决定。电影是集体性的创作,最关键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纽带。”德里克·贾曼是蒂尔达最重要的挚友。现在,她回忆起与贾曼的往事,仍感慨那时的纯粹。

实际上,蒂尔达参与创作的作品,往往都起始于她和创作者的友情。“这些年,让我坚持电影这条道路的,一直都是友谊”,蒂尔达说道。那些迥异的角色,多是在与朋友漫长的酝酿中生长出来。与导演卢卡·瓜达尼诺一起筹备的新版《阴风阵阵》,跨度超过20年。她有位“天才女友”般的童年玩伴——导演乔安娜·霍格。她们等了近40年,才弥补上失去的时间,在2019年的《纪念品》里相遇。

纪念品(2019,乔安娜·霍格)

好像总是在漫不经心地等一颗种子发芽。今年6月,蒂尔达与导演阿彼察邦合作的《记忆》在中国大陆公映。2004年,她在戛纳电影节当评审,看完阿彼察邦的《热带疾病》深受触动。之后,他们开始了长达17年的书信往来。《记忆》正是在漫长的“灌溉”里生发成型。


《记忆》在中国上映期间,她曾特地录制了一封视频感谢信给中国观众:“感谢你们给予《记忆》如此温暖的拥抱,我们能以这样的方式连接,真是太好了。电影就是我们的宇宙飞船,我们可以乘着它一起穿越星际。愿我们的友谊天长地久。”

记忆(2021,阿彼察邦·韦拉斯哈古)

《雪国列车》里夸张狂躁的“独裁”梅森部长令人印象深刻。那时,蒂尔达邀请奉俊昊来家里共进午餐,她认为这个角色其实处于一种怪异的“中间性别”,便提议改变角色原本的性别,更在造型上做成滑稽的哥特金属风。


疫情期间,蒂尔达与同样害羞的阿莫多瓦终于建联,远程讨论出了一部英语短片《人类的呼声》。厨房,家附近的海边,赶场电影节的早餐时刻,蒂尔达的聊天创作不拘泥于任何场景。

人类的呼声(2020,佩德罗·阿莫多瓦)

这次来北京,蒂尔达带来了《最后与最初的人类》,一部她与已故友人、冰岛作曲家约翰·约翰逊合作的作品。它是青葱计划“成为导演之前——电影的本来与未来”主题影展的开幕影片。全片画面仅由沉默的建筑遗迹组成,蒂尔达的独白和约翰逊神秘而带有预兆性的配乐贯穿其中。蒂尔达的声线与气场,天然适合宏大诗意的叙述,接近片尾时,她的声音越来越慢,越来越弱,一场关于人类末世的告别仪式,随之画上句点。


蒂尔达用数不清的假发、服装和口音塑造了无数角色,但她的根基再简单不过。那就是人,与基于尊重的联结感。

最后与最初的人类(2020,约翰·约翰逊)

青葱计划电影大师班现场,年轻的创作者问到了具体的操作难题,关于如何有效地让演员打开自己。蒂尔达毫无保留地分享了她多年的心得:


“首先是尊重演员,进行平等坦诚的沟通。不要试着去操纵、欺骗演员。你不需要具体指导演员如何表演,有演员自然就有表演。你所需做的,是建立安全可靠的现场环境。以一种真正敞开心扉的方式和演员进行交流,先看到这个真实的人,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和身处的具体情境。作为演员,我想和一个善于沟通、值得信任、甚至愿意展现自己脆弱与糟糕一面的导演合作,我们能一起探寻自我,一起探索疯狂。”

12岁时,蒂尔达读了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奥兰多》,之后每隔五年都会重温。31岁时,她与导演莎莉·波特合作,出演了传奇的奥兰多。蒂尔达的灵动,让这段厚重的400年历史,变得轻盈明朗。人们常常讨论这部作品先锋的性别流动意识。不过,蒂尔达认为《奥兰多》的可贵不仅仅在此,“它不属于任何既有的范式,而是处于永恒流动的状态,划分界限的标签都被搁置一旁。这种纯粹的无限性,具有无穷的魅力。”

奥兰多(1992,莎莉·波特)

蒂尔达有换不完的面具。《康斯坦丁》的天使长加百列,《纳尼亚传奇》的白女巫,《唯爱永生》的吸血鬼夏娃……各种脱离现实的神秘角色,仿佛为她量身打造。在人类的维度,年龄、性别等世俗标签,在她身上也会失效:她看似轻松地在多个角色中转变,好似一张完美的空白画布,能被任意涂抹。


在青葱计划电影大师班现场,当被问及这种完美是否困扰过她时,她坦言:“小时候,我一直觉得我的脸很奇怪,白得出奇,没有睫毛,一眼也分不清我是男孩还是女孩。当我开始拍电影时,没有演员长得像我这样,但我很享受最终能塑造那么多不同的角色。而在现实生活里,我从未想过维持一种完美人设。我可能不化妆,穿着随意,尽可能真实地与每个人交往。”

唯爱永生(2013,吉姆·贾木许)

对于“特别的中性气质”这样的形容,她也曾解释:“人们给中性加了很多无聊的注解,但中性也代表着不设限。”


同样,她从不会被所谓“主流”与“独立”的分类所扰乱,只是游刃有余地穿梭其中。她与大师班的年轻人们分享了自己的从影经历,在她看来,独立电影与主流商业大片,不是非黑即白的相斥选择。


去好莱坞以后尝试的《康斯坦丁》和《纳尼亚传奇》,她认为在某种程度上都具有实验性:“《康斯坦丁》在镜头设计上,下了很多功夫,那时许多技术高手在片场研究怎么拍更有冲击力。《纳尼亚传奇》的导演之前只做过动画片,突然接手一个真人项目,简直是在黑暗中摸索。和贾曼拍电影时,我们也是一无所知,就自己开拓。在我看来,拍摄贾曼的电影和漫威电影的经验,其实是很接近的。我们都在推翻过往的经验,这些都是历险。”

康斯坦丁(2005,弗朗西斯·劳伦斯)

此外,她和“新人导演”约书亚·奥本海默合作了《末日》。奥本海默之前执导的《杀戮演绎》《沉默之像》,都是题材尖锐的纪录片。听闻他要拍一部关于世界末日的音乐片,蒂尔达爽快加入了这场“冒险”。对契合的创作者,有点害羞的蒂尔达会格外主动,不是要求对方为她“定制”角色,而是一起从无到有地创造。

蒂尔达在中国的行程很紧凑,但她还是抽空在上海见了好友杜可风。她还“逃离”了城市,游玩了张家界——曾经,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在此取景。还有颐和园。“在颐和园偶遇蒂尔达”的消息,连同各种有趣的合影铺天盖地地出现在了网上。


事实上,那是一场有意前行,但收获了许多意料之外的惊喜的相遇。我们和蒂尔达在颐和园泛舟,她在这里念了一首贾曼的诗,那是贾曼在失明后写的,名字是《色度CHROMA》。她读得很慢,词与词之间留了空隙,像是装了绵长的怀念。

电影没有国籍,没有性别,太多的名词其实是干扰信号。比如在技术飞速迭代的今天,“痴迷技术会分散注意力,空有技术无法拍出最有魔力的电影。”而在大师班现场,面对类似的困惑,面对新人导演对创新和历险的渴求,蒂尔达作出了最切实的回答:


“你们会感到电影发展至今,好像故事都讲完了,很难创新。当你在一开始就抱有寻求独一无二的想法时,这就是干扰信号。小津安二郎的电影,我重看了很多遍仍会被深深打动。他的电影没有特效,只是用最纯粹的语言就能直抵内心。”

“不论是过去的还是当下的包袱,都会让人分心。不要被干扰,保持对生活的感受力,静下来体会最简单、最打动你的事物,然后试着把细微切实的体验放在你的电影里。我们每个人都在具体地活着,你会找到属于你的重心。”


在蒂尔达的描述里,那些羁绊人的条条框框、语言文化的隔阂,都能被消融。她说电影是古老的,坚固的,有弹性的。居家隔离期间,她的家人聚在一起看了最爱的电影:迈克尔·鲍威、巴斯特·基顿……那时,她刚好在读迈克尔·鲍威的自传。他出生时,电影也刚诞生,“我意识到这本自传能带我重温电影史,看它如何经历时间的淘洗,成为如今的模样。

“鲍威提到了有声片的出现,对当时的默片造成史无前例的冲击。电影在日后面临的危机也不少,彩色片、电视机、录像带,现在是流媒体。但我一点都不担心电影会消亡。艺术,是我们最崇高的希望。电影,制造了联结不同人的通道。当我们共享一块大银幕时,收获的是无法言说的情感共振。”


在银幕上“不可思议”的蒂尔达,其实真实可触。“我常常在电影里掩盖自己原本的面貌,我很喜欢那种不透明的状态。在现实生活里,我想与所有有趣的人,真实、坦诚地邂逅。”


比起表演,她对电影本身更有兴趣。而比起电影,她认为生活更重要。她在音乐节读诗,在爱丁堡电影节领舞,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睡觉”,拍摄记录作家约翰·伯格的隐居生活,在家乡小镇的旧舞厅举办迷你电影节,建立“八岁半基金”电影资料库给全世界的儿童……蒂尔达好像拥有数不尽的能量,去敞开拥抱世界。

所以,对于青葱大师班现场一位制片人“是否考虑来中国拍电影”的提问,在现场夹带众多意味的笑声中,这样轻松但又诚恳的回答就显得无比“蒂尔达”——


“来苏格兰,我们去海边散步聊。”

CHROMA


Brilliant, gorgeous, painted, gay, 

Vivid, flaunting, tearaway, 

Glowing, flaring, lurid, loud,

Screaming, shrieking, marching, proud, 

Mellow, matching, deep and somber, 

Pastel, sober, dead and dull, 

Constant, colorful, chromatic, 

Party-coloured and prismatic, 

Kaleidoscopic, variegated, 

Tattooed, dyed, illuminated,

Daub and scumble, dip and dye, 

High-keyed colour, colour lie.


/Derek Jarman

色度


灿烂的,华丽的,多彩的, 欢快的,

生动的,招摇的,鲁莽的,

发光的,闪烁的,耀眼的,响亮的,

尖叫的,刺耳的,振奋的,骄傲的,

柔美的,和谐的,深沉的,忧郁的,

浅淡的,素净的,阴沉的,暗淡的,

坚韧的,丰富的,多姿多彩的,

万花筒般的,缤纷的,

刺青的,染色的,彩饰的

涂抹的,淡化的,浸染的

高调的色彩,色彩谎言。


/德里克·贾曼 

翻译 施昀佑

《色度Chroma》,1993,脸谱出版

滑动查看翻译

蒂尔达在许多场合都曾经谈到挚友贾曼对自己的演艺生涯产生的深刻影响。在贾曼逝世30周年的今天,我们将贾曼执导、蒂尔达主演的7部长片推荐给大家。

滑动查看贾曼与蒂尔达的长片合作

《蓝》,1993

贾曼遗作《蓝》,记录下了他罹患艾滋后的最后岁月。此时的贾曼已经双目失明。影片从始至终都是满眼的蓝色,无画面无情节,也没有对白没有人物,除了诗性的背景音乐和贾曼宁静安详的自白。

《维特根斯坦》, 1993

本片讲述了哲学家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的生平和思想,描绘了这位天才从童年到一战时期的生活,呈现了他敏锐的直觉和追求完美的人生。

《爱德华二世》,1991

除了公主伊莎贝尔(Isabel)之外,爱德华二世还拥有一位同性情人——皮尔斯·加维斯顿。贾曼以现代性别政治的眼光改写了克里斯托弗·马洛的戏剧。

《花园》,1990

贾曼的花园位于肯特郡的Dungeness,一座木屋矗立在开阔地上,面对着核电站。他将镜头在花园中晃了一圈制作出这部宗教讽刺作品。

《战争安魂曲》,1989

这是一部没有对白的电影,以作曲家本杰明·布里顿(Benjamin Britten)的《战争安魂曲》为背景音乐。影片反映了欧文和士兵在一战期间的故事,还包括二战、越战的真实镜头。

《英格兰末日》,1987

贾曼以一种接近诗歌的影像语言呈现了撒切尔时代正在衰落的伦敦。

《卡拉瓦乔》,1986

本片走近17世纪著名画家卡拉瓦乔辉煌而近乎亵渎神明的画作,再现了这位画家的传奇生命。

这里还有一份国内出版的关于贾曼的书单。我们也邀请了几位朋友们,一起聊聊贾曼。

“关于自由、压迫、政治、死亡、异类、情欲、性、诗、记忆。关于画面、声音、装置、舞台、身体。关于植物、花朵、波浪、沙砾、风、微笑、细语。关于悬而未决的历史。关于抗争。他一生都在寻找意义。游吟诗人。浪荡子。圣徒。他创造出一种新语言。自成一格的书写形式。永恒的美感。”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编剧、导演  梅峰


贾曼最打动我的地方在于,一个才华横溢的人按照自己的方式肆意地生活。在他身上,能够看到那个时代人们身上的自由与肆意,和之后的自省。我觉得贾曼对我来说,是一种关于“人生应该怎样度过”的完美示范,虽然他可能对当人生导师没有什么兴趣,但他确实给了我一个珍贵的启发——要态度鲜明地活着。

——作家、《贾曼的花园》译者 陶立夏


“賈曼的溫柔體現在他的慷慨,在創作中中他毫不保留地與每個人分享他自己,沒有畏懼地把讀著擁在懷中,讓或溫暖或殘酷的記憶與他豐沛的閱讀和知識交織。在我閱讀他作品的交流經驗中,時刻能感受到他對人的愛,而這可能也是我最被他的天份與創造力感動的原點。”

——《色度Chroma》译者 施昀佑


“贾曼身上有种迷人的矛盾感:俚俗而优雅,张狂又温柔,毫无顾忌地创作最柔情的作品。他的人生、影像和文字莫名让人振奋——并非在不公、病痛中扮演坚强、快乐,而是源自贾曼对生活与艺术的热爱,这让我更爱他了。”

——《色》《慢慢微笑》编辑 苏苏


“贾曼很激进,也很特立独行,从他的创作中能看到对传统的挑衅。但同时,我也能感受到一种纯粹和温柔。他既能拍具有现实讽刺意味的作品——而且讽刺力度很强,也能拍自由的、梦幻的想象。他真正打动我的正是这样一种没有保留的艺术创造力,这种创造力后来也成为我在艺术创造上的动力。”

——《色》《慢慢微笑》设计师 山川

滑动查看书单

《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

这本在病痛中写成的随笔集里,贾曼穿梭于牛顿、达·芬奇、维特根斯坦等古今艺术家、哲人的梦境,浇筑这献给酷儿、诗人与艺术爱好者的色彩形而上学。

《慢慢微笑》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0

这本书是贾曼在绝症之中写下遗书般优美的日记,惊世骇俗又饱含深情,关于贾曼的最后岁月,最温柔的袒露与最缓慢的告别,艺术灵魂于陨落前的竭力燃烧。

《现代自然》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这本日记,记叙了他在身罹绝症之际,如何以一己之力在英国邓杰内斯角的核电站旁、荒凉的卵石滩上筑起一座花园,诗歌与丰富的植物学知识穿插其间。

《贾曼的花园》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

这本书是贾曼的私人纪录,从1986年最初的开始到他生命里最后的一年,记录下了花园的发展历程。自1991年起,他的朋友、摄影师霍华德·苏雷拍摄了150多幅照片,捕捉了花园各个阶段与一年中不同季节的瞬间。

《色度》 脸谱,2017

这本书由一篇引言与十九篇小品文构成,贾曼谈论绘画、电影、人物,以及个人关于色彩的种种色考与回忆。本片中蒂尔达·斯文顿朗读的《色度CHROMA》是此版本。

制片人:肖耀辉  监制:鲍俊宇  导演:朱云逸

创意:连旌乔/dmc  平面摄影:孙瑞祥
制片:刘芮佳宁  
执行制片:一零三工作室  制片助理:王一雯
摄影指导:陆晓朦  收音:张一飞  化妆师:Yooyo  发型:张明虎

剪辑:滕/欣子  调色:时文龙  混音:范成辰  现场测录:李赛

编辑:孙佳慧  撰文:夏非  媒体传播:严千贤

平面设计:44  排版:胖狗

场地鸣谢:颐和安缦  器材鸣谢:友缘


特别感谢 香奈儿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NOWNESS现在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