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博物馆十大热搜展览推介Vol.46

当前正在展出的十大热门展览

*根据中博热搜榜近期榜单梳理
成都博物馆
汉字中国——方正之间的中华文明
中国丝绸博物馆文明大观:丝绸之路上的敦煌
四川博物院盛世莲开一一中国文化中的莲荷意象特展
上海博物馆“实证中国——崧泽•良渚文明考古特展”
陕西历史博物馆消失的文明一一印加人和帝国四方之地
内蒙古博物院融合之路一一拓跋鲜卑迁徙与发展历程
福建博物院福航天下——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印记
山东博物馆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研究成果展


上海闵行博物馆漠北锋鸣——鄂尔多斯青铜器文物精品展


广东省博物馆

绽放:维多利亚时代的艺术



更多热门展览查询:「中博热搜榜」最新榜单及指数工具查询
十大热搜展览推介Vol.45(美术馆及当代艺术)


中博热搜榜今日发布最新一期(第46期)“博物馆十大热搜展览推介”,本期推介展览为2023年7-8月以来受到全国网友高频搜索和较高关注的全国博物馆十大文博展览。

  • 三星堆博物馆

(2023年7月27日起)


三星堆博物馆新开馆展览分为“世纪逐梦”“巍然王都”“天地人神”三大篇章,采用丰富的文物组合和视觉、听觉等多种表现手段,全方位多层次展示三星堆遗址前世今生及考古发掘、研究最新成果。既回顾三星堆百年考古历程,展示考古成果和中国考古的新理念新方法,更站在中华文明起源发展的视角,深度阐释三星堆文化的兼容并蓄和融合创新,生动呈现中华文明的多元共生和开放包容。


新馆上新文物堪称博物馆最大亮点。除了青铜神树等1986年出土的珍贵文物移步新馆,还有近600余件文物首次和观众见面,其中包括6座新发现祭祀坑出土的300多件珍品。3000年后再合体的青铜鸟足神像、“月光宝盒”青铜龟背形网格状器、“出道即出圈”的扭头跪坐人像等网红文物悉数出展。



新馆参观体验全面升级,裸眼立体新媒体技术、多媒体沙盘纷纷运用。观众还可看到青铜神坛、青铜骑兽顶尊人像等多件国宝重器及其数字化虚拟修复成果。

相关报道:三星堆新馆盛大开馆! 总书记现场调研 1500+文物震撼亮相


  • 六朝博物馆

(2023年7月26日-11月12日)


展览以古希腊神话中的六位神祇作为组织展品的故事线索,通过陶器、雕塑、钱币等精美文物,呈现普利亚地区艺术、文化、商业、农业等生活风貌。 展览中,一件件文物像一块块拼图,拼接出了立体的历史图景,或奇异、或宏大、或励志的故事情节在文物间流转。

千年一瞬,文明之花绚丽绽放,传承的文化记忆如今又融入现代生活之中。展览沉浸式空间Infinity Room装置,由意大利知名数码艺术家Roberto Santoro创作,文物舞动,历久弥新,从过去到未来。展览中,多幅意大利摄影家授权作品,以及意大利著名女性艺术家Alessia Rollo的创意数码作品带领观众领略亚得里亚海域的美景。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百余件珍贵文物穿越历史,跨越千山万水,从意大利普利亚来到中国南京,在六朝博物馆与华夏文明相映生辉,共同演绎一场文明对话。

  • 浙江自然博物院
(2023年7月19日起)

展览从“我从哪里来?”“我是谁?”“我要到哪里去?”这三个永恒的问题出发,去追溯人类的起源和进化之路,见证人类在复杂环境中生存的超凡适应力以及走进人体微观世界去了解其中不可思议的运行机制。
人类的起源、进化、未来,是人类永恒的探索课题。浙江自然博物院策划主办的“人类的奥秘”特展,以问题为导向,以科学为依据,以创新为手段,打造了一场沉浸式、互动式、可视化的人类科普展览。这是国内首次以“百万年的人类史”为主题的自然博物馆展览,填补了国内相关展览的空白,也是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实证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理念的深入践行。

展览将“人”放在时间与空间两大维度下去审视,在时间尺度上,观众可以穿越历史长河,追溯人类的起源和进化之路,见证人类先祖在复杂环境中的生存繁衍能力;在空间尺度上,观众可以进入人体内部的微观世界,了解人体精密的组织结构与系统之间的协同运作,更深入地认识自身。展览以丰富的科学信息,多元化的视角,引导大家去揭示人类本源,探索未知世界,思考人类的未来发展。

  • 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
(2023年6月30日起)

国内首家新闻出版专业博物馆——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于6月30日正式对公众开放,展厅分为序厅、主题馆、儿童出版馆、印刷技术馆、艺术设计馆、数字出版馆、音像馆、临展厅8个板块,展陈面积约5600平方米,展陈中运用裸眼3D、3D MAPPING、多媒体互动、数字印刷还原技术及3D打印等手段,建设基于5G、覆盖手机和PC端的数字三维导览系统,以现代高科技技术及手段更完整清晰地呈现历史之源与未来之盼,营造沉浸式、数字化的表现,让文物活起来,营造身临其境的氛围。


一楼展出中华书局图书馆旧藏,创新性地复原、展示了中华书局的旧有图书馆;二楼主题馆以“东方初晓”的艺术装置影片开启整个展览,主题馆呈现了自清末“西学东渐”至党的二十大召开以来,我国新闻出版行业波澜壮阔的发展历史;三楼印刷技术馆以近代六大印刷技术的传入与发展为切入点,展现中国出版印刷技术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以及“印刷无处不在”对社会进步、人们生活的改变,此外三楼儿童出版馆讲述童书百年发展史,让小朋友在参观过程中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童书历史,同时让大朋友在展厅中找回童年记忆。

四楼艺术设计馆用近200件展品,对百余年来中国出版物的设计历史进行梳理,让隐身在出版物之后的近300位设计师通过作品亮相,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平面设计中一项重要分支:出版物设计五楼音像出版馆,以时间线索,通过代表性的人、物、事以及声像载体技术的演变,展示中国百年音像出版业的发展历史,打造“可听见的历史与可看见的声音”,让参观者身临其境回到刻下声音的年代。


伴随着开馆,五楼临展厅推出由上海市委宣传部网络出版处和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共同主办的“想象直达生活——首届网络游戏视觉艺术展”。从“游戏+艺术”“游戏+音乐”“游戏+非遗”“游戏+科普”“数字+党建”“游戏道具”等多板块,近距离展示网络游戏精美原画,沉浸式体验游戏影音。



  • 中国国家博物馆
(2023年7月18日起)

“中国古代佛造像”展经改陈后,7月18日向公众重新开放。该展览是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常设专题展之一,集中陈列了馆藏佛造像精品,通过馆藏造像诠释了中国古代佛造像艺术与传统文化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历程,展现了多姿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艺术。

焕新亮相的“中国古代佛造像”展通过236件藏品,完整勾勒出中国古代佛造像的发展历程,系统呈现了不同地域佛造像的精彩造型和丰富内涵,彰显了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源远流长、开放包容和博大精深。

展览以专题方式展示,从“传播之路——石窟寺撷珍”“神采华韵——汉传佛造像”“交相辉映——藏传佛造像”三个不同角度阐述中国古代佛造像艺术形成、发展历程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展览改陈后,增加了中国石窟寺的内容,“传播之路——石窟寺撷珍”选取了国博馆藏的新疆焉耆佛像、云冈石窟佛像、天龙山石窟佛像作为展示重点,通过这些源于石窟寺的展品,以点带面地勾画出中国石窟寺分布区域、艺术风格与发展脉络,让观众了解多元文化交流融合的中国古代佛造像艺术。


为了给观众营造更加舒适的参观环境,改陈后,展览空间设计更简洁,重点突出,展线流畅,同时,重点展品使用了中心展柜和三面展柜的形式,尽可能全方位展现展品各方面的细节。



  • 天津博物馆
(2023年8月1日-10月8日)

“聚赏珍玉”展以时代为脉络,分为7大部分,内含32个专题,以历代玉器的造型、纹饰及其文化内涵为专题亮点,全景展现从新时期时代至清代中国历代玉器及玉文化发展的风貌,让观众领略到不同时期多姿多彩的玉器珍品,感悟玉文化的深邃内涵和独特魅力。


全新升级的“聚赏珍玉”展览汇集320余件玉器珍品,其中将近四分之一的展品为全新上展,同时加入了天津地区考古发现的玉器精品,追溯天津本地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特色。例如天津市蓟州区青池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人面形石饰(天津市文化遗产中心藏),以及天津市宝坻区牛道口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玉玦、新石器时代玉匕形饰(天津市宝坻区文化馆藏)都在该展览中首次展出。

唐 青白玉飞天
  • 安康博物馆
(2023年6月20日-8月31日)

展览以展示汉文化为主线,分为汉水肇基、汉风垂范、汉韵溢彩三个单元,展出汉代文物(含复制品)130件(组),见证汉代汉水流域大开发大发展,以及与民生息的文景之治、虽远必征的汉武雄风,讲述汉王朝从汉水肇基,走向大汉的壮美历程。

“汉水肇基”单元展出了多件安康境内汉水流域出土的多件农业生产工具,铁铧、铁剪、铁镰、铁铲,以及汉代的农业管理机构建筑构件上林农官瓦当等。


汉朝时期,中国的版图得到了充分的扩大和统一,具有进取精神的汉武帝派遣张骞、班固经略西域,派卫青、霍去病驰骋沙场,使得边疆防御体系也得到了加强。在该展览中展出的茂陵、阳陵出土的多件武士俑、骑兵俑,以及茂陵出土的四神纹青玉铺首、咸阳博物院保存的大(小)骑马俑、武士俑均见证了奋发进取的汉风精神。

在陕西出土的汉代文物中,不难发现大量的铜、陶、石等器物上,刻有漂亮的文字和多种体现吉祥的图案,它们以一种细腻的方式,诉说着汉代韵味的瑰丽之处,在本次展览中可以看到多件体现汉韵的玉器、青铜器、陶器和石器。


  • 恭王府博物馆
2023年8月1日-8月27日)

展览由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与景德镇御窑博物院联合主办,展出景德镇御窑遗址发掘出土并修复的明代花卉主题瓷器99件(套),其中不乏孤品和珍品,极具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不同于以往从制度、工艺、品种等层面对御窑出土瓷器的解读,本次展览另辟蹊径,以恭王府四季景象为背景,从瓷器上的花卉植物纹样和茶、酒、花、香等器用的角度,在古与今、恭王府与景德镇御窑之间展开一场关于美好精雅生活的“对话”。


作为改造工程的竣工揭幕展,恭王府博物馆与刚刚荣获“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的景德镇御窑博物院合作,将景德镇御窑遗址出土的明代瓷器置入恭王府的古典建筑园林之中,进行了创新性的情境式解读。展览以“四时充美”“花气袭人”“赏心乐事”为题在乐道堂院落的三座殿宇依次拉开帷幕,分别展示了御窑出土的四季花卉组合纹样器物,如洪武时期独有的春牡丹、夏石榴、秋菊花、冬茶花的组合样式,形制各异、釉色丰富的花器以及与赏花相关的各类雅玩瓷器。宣德朝各式蟋蟀罐、成化朝斗彩鸡缸杯等名品皆在展出之列。
今年适逢恭王府博物馆创建40周年,这座现存最完整的清代王府已全面对公众开放,并在博物馆发展之路上稳步前行。两馆的这次合作,展示了在党和国家对于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视和几代文博工作者的艰辛奋斗下,历经沧桑的恭王府遗址和深埋地层的御窑瓷片,在新时代重现历史、文化和艺术光华的喜人成果。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
(2023年7月28日-2024年1月28日)

展览从故宫博物院院藏近一万九千件(套)清代玉雕艺术品中,遴选一百件(套)精品,分“受命于天”“法相梵音”“玉不去身”“清室雅伴”“几暇清赏”“含英咀华”六个单元,以玉器功能为经,材质、工艺、造型、纹饰、内涵、包装为纬,立体展示清代玉雕艺术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并由近及远,体味中华玉文化的渊源有自和绵延不绝,增强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


本次展览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新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发挥文物在推动“文化润疆”工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的作用,加大主题教育成果转化力度。


“故宫厅”是故宫博物院首次在本院外设立的常态化举办精品展览的专业展厅,在全国也是首家。在新疆设立“故宫厅”,既是贯彻落实文化润疆的重大举措,也是故宫博物院与新疆紧密合作,强化展览交流,携手推动新疆文博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见证。


  • 盐城市博物馆

(2023年5月18日-8月20日)


展览分为“梦华录”“文人志”“今时月”三个篇章,汇聚了河北博物院、山东博物馆、定州市博物馆、深圳望野博物馆、东莞市松山湖望野博物馆、盐城市博物馆等多家博物馆馆藏生活类器具、名窑瓷品等共110余件文物精品,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宋人点茶、插花、挂画、焚香等“风雅”生活图景,使观众在视、听、嗅、味、触五感之美的沉浸式体验中,感受宋朝特有的社会风貌和文化特征。




宋代随着市民文化的兴起,“雅”与“俗”的界限被打破。在文人群体的带领下,宋代的审美文化走向了日常化。美,就蕴藏在稀松平常的生活中,一箪食、一瓢饮,皆有雅韵,皆为美。宋代多元化的审美意识和美学理念,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思想经验和精神财富。




上一期榜单回顾:

相关阅读:
20项指数全面采‍集!中博热搜榜评价体系更新

编辑:杨怡
审核:赵娣
监制:博物馆头条




推荐阅读

●  投稿邮箱:icurator@foxmail.com

●「文博预算通」为全国博物馆免费做预算 科学编制特展规划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