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价格涨、政策退、监管严,紧盯年底两大会议【国盛宏观|高频与政策半月观】

熊园、杨涛 熊园观察 2021-07-17
展望未来一段时期的经济形势,不确定性主要来源于外部环境、疫情发展和与之对应的政策节奏。当前欧美疫情发展和复工进度如何?我国经济复苏形势如何?政策走向和节奏有何变化?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对国内外高频数据和重大政策进行跟踪:主要分为1)国外疫情与复工、2)国内经济、3)国内重大政策3个板块。本期为近半月(11.21-12.5)以来的数据跟踪。
核心结论:
一、国外疫情与复工:美国疫情继续攀升,欧洲大幅回落,复工率走势分化
1.国外疫情:美国疫情继续攀升,欧洲大幅回落,全球总疫情高位震荡。
2.交通运输:商业航班维持约7成,交通拥堵指数走势分化,美国降,欧洲升。
3.人员活动:受美国部分地区再度封锁,欧洲多国限制放松影响,欧美谷歌活动指数和复工率走势分化,美国降至近6成,欧洲升至约7成。
4.美国经济:从美国周度经济指数(WEI)、初次申请失业金人数等看,美国经济仍在继续复苏。
二、国内经济:原材料价格涨幅普遍扩大,生产高位震荡,地产景气仍高
1.上游:原材料涨幅普遍扩大。油价、铁矿石、铜价、煤价普遍继续回升。
2.中游:工业生产高位震荡。浙电日均耗煤同比、全国高炉开工率等高位震荡。工业品价格普遍上涨。螺纹钢、水泥、玻璃、化工产品价格继续回升。出口运价连创新高。BDI环比回升,CCFI连创新高,侧面验证我国出口保持强劲。
3.下游:地产景气度维持高位。商品房、土地成交面积均回升;汽车销售小幅回落。汽车半钢胎开工率微升,11月乘用车零售销量同比5%(10月为8%)。食品价格普遍回升。猪价、菜价回升,水果价格反弹。
三、国内重大政策:史上最晚的央行Q3货币政策报告,政策退、监管严
1.重要会议:习主席: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激发创新活力(12月1日);习主席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听取脱贫攻坚总结评估汇报(12月3日);刘鹤: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11月25日);国常会:确定完善失信约束制度,健全社会信用体系(11月25日);国常会:加快做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生效实施(12月2日)。
2.货币政策:央行发布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报告(11月26日);周小川:拓展通货膨胀的概念与度量(11月27日);易纲: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12月2日)。
3.行业与产业政策: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房地产是最大“灰犀牛”
>金融监管:信托公司接窗口指导:压降融资业务规模必须完成(11月26日);证监会:对永煤控股及相关审计机构涉嫌债券违法行为立案调查(11月27日);阎庆民:增强退市刚性,决不允许“久拖不退”(11月30日);易会满:提高直接融资比重(12月2日);郭树清: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体系(12月2日);央行、银保监会发布《系统重要性银行评估办法》(12月3日);中证协发布《证券公司保荐业务规则》(12月4日)。
>产业政策:韩正:落实房地产长效机制,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12月3日)。
四、政策展望:紧盯年底政治局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我们有四大预判
按惯例,未来半个月内将陆续召开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我们预计:1)政策总基调上,大概率是延续五中全会和“十四五”规划建议稿的精神,包括高质量发展、“双循环”、要素市场化改革、科技创新、提升产业链水平、城市圈等等;2)对明年经济会比较有信心,也会强调疫情、保护主义等内外部压力;3)货币政策仍强调稳健中性、灵活适度、精准滴灌,也会加上“把好货币总闸门;搞好跨周期政策设计;货币供应与反映潜在产出的名义GDP相匹配”等央行最近的表述;财政政策会继续强调要积极,但更注重提质增效而非加大赤字;4)强调稳杠杆、防风险,我们继续提示2021年可能是监管大年。
风险提示:疫情演化超预期,外部环境恶化超预期,政策效果不及预期。
正文如下:

、国外疫情与复工:美国疫情继续攀升,欧洲大幅回落,复工率走势分化
1、国外疫情:
全球疫情高位震荡。近半月(11.21-12.5,下同)以来,全球累计确诊近6500万,总死亡超150万,全球日均新增确诊病例57.6万例,较半月前下降2.4%。其中:欧洲再封锁效果显现,疫情持续回落,单日新增降至7万例左右;美国疫情续创新高,单日新增近24万例;印度、巴西疫情维持震荡。综合看,美国疫情继续攀升,欧洲大幅回落,全球总疫情高位震荡。
2、交通运输:商业航班恢复停滞,维持7成左右。截止12月4日,全球商业航班数量约7.3万架次/日,为疫情前正常水平的70%,半月环比未明显提升,显示各国航空管制维持现有水平。
欧美交通拥堵指数分化。截止12月4日,随着欧洲疫情回落,各国限制措施有所放松,城市交通拥堵指数回升至去年水平的6成左右;而美国随着疫情持续恶化,纽约、洛杉矶交通拥堵指数回落至3成左右。
3、人员活动:欧美国家谷歌活动指数走势分化。截止12月1日,从零售娱乐、公共交通、工作场所三类人员活动指数来看:1)美国受疫情持续恶化,部分地区(如洛杉矶)重新封锁的影响下,活动指数下降至65%左右;2)欧洲受疫情回落,封锁放松的影响,活动指数回升至7成左右。据此推断,欧美复工率走势分化,美国降至近6成,欧洲升至约7成。
2)亚洲国家复工水平维持高位。其中,日本活动指数维持90%附近;韩国疫情再度扩散,活动指数降至85%左右;印度疫情震荡,活动指数维持75%左右。整体来看,受全球疫情走势分化影响,各国经济重启步伐也趋于分化。
4、美国经济:美国经济延续复苏。截止11月28日,美国周度经济指数(WEI)回升至-2.3%,而当周初次申请失业金人数继续下降至71万人,显示美国经济延续复苏。
二、国内经济:原材料涨幅扩大,生产高位震荡,地产景气仍高
1、上游:原材料价格涨幅普遍扩大。近半月以来,受国内经济复苏态势良好影响,原材料价格普遍上涨,IPE布油价格收于48.8美元/桶,环比上涨9.4%;铁矿石、铜价,煤价环比分别上涨6.6%、6.7%、1.7%。
2、中游:工业生产高位震荡。近半月以来,浙电日均耗煤同比增速下滑19.3个百分点,全国高炉、焦化企业、PTA开工率环比分别变动-0.3、0.5、4.1个百分点。10月挖掘机销量同比60.5%,增速较上月小幅回落,仍维持高位。
工业品价格普遍上涨。受国内经济持续复苏影响,近半月螺纹钢、水泥价格环比分别上涨3.9%、0.8%。
出口运价连创新高。近半月以来,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环比反弹5.4%,而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CCFI)环比继续上涨12.0%,反映我国外需延续复苏态势,出口仍然强劲。
3、下游:
地产市场景气度维持高位。近半月30城商品房成交面积环比上涨7.5%,二手房价格环比持平。100城土地成交面积环比上涨26.5%,100城土地溢价率环比下跌34.8%。
汽车销售小幅回落。近半月以来,汽车半钢胎开工率高位微涨0.5个百分点;据乘联会,11月乘用车零售同比回落至5%(10月8%),但考虑到经济复苏和政策支持,后续汽车销售仍有支撑。
食品价格普遍上涨。近半月以来,猪肉批发价环比上涨2%;菜价环比上涨2.2%;水果价格继续反弹,近半月价格上涨2.7%。
三、国内重大政策
1、重要会议
>习主席: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激发创新活力(12月1日)
事件: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举行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习主席在主持学习时强调,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关系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系高质量发展,关系人民生活幸福,关系国家对外开放大局,关系国家安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从国家战略高度和进入新发展阶段要求出发,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促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
>习主席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听取脱贫攻坚总结评估汇报(12月3日)
事件:习主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采取了许多具有原创性、独特性的重大举措,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经过8年持续奋斗,我们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胜利。
>刘鹤: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11月25日)
事件: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在人民日报撰文指出:一、充分认识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意义。二、准确把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科学内涵。三、全面落实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决策部署。(一)推动科技创新在畅通循环中发挥关键作用。(二)推动供给创造和引领需求,实现供需良性互动。(三)推动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健全现代流通体系。(四)推动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五)推动扩大就业和提高收入水平。(六)推动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更深度融入全球经济。
>国常会:确定完善失信约束制度健全社会信用体系(11月25日)
事件:会议决定,坚持依法合规、保护权益、审慎适度、清单管理,规范和完善失信约束制度,有序健康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一是科学界定信用信息纳入范围和程序。二是规范信用信息共享公开范围和程序。三是规范严重失信主体名单认定标准。四是依法依规开展失信惩戒,确保过惩相当。五是建立有利于自我纠错的信用修复机制。六是加强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会议还确定了促进征信业发展提质的措施,要求推进金融、政务、公用事业等相关征信信息跨领域、跨地域依法共享。加快政府相关数据开放和有序利用。积极稳妥推进个人征信机构准入,加大征信业开放力度。完善征信配套法规制度,强化问责机制,对征信评级弄虚作假等行为要依法严惩。
>国常会:加快做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生效实施(12月2日)
事件:会议指出,近日在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上正式签署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对于成员国共同应对国际环境不确定性、进一步推动区域内自由贸易、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增进相关国家人民福祉,对于促进我国高水平开放,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协定成员国,我国要以自身行动积极推动协定落地生效,这方面有大量紧迫的工作要做。
2、货币政策
>央行发布2020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11月26日)
事件:《报告》梳理了2020年第三季度我国货币信贷概况、货币政策操作、金融市场运行和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的总体情况,并展望了四季度中国宏观经济和介绍了下一阶段我国货币政策思路。同时,《报告》撰写了4个专栏,分别为:专栏1《正确理解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与货币供应的关系》;专栏2《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落地见效》;专栏3《走向更加市场化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专栏4《我国宏观政策有力支持经济复苏》。
简评:应是受近期债券违约事件的影响,本次《报告》是央行历史上最晚公布的一次(2001年首次公布以来,都在11月中旬前;此前最晚是2017年11月17日)。总体看,本次《报告》的重点变化,包括重提“把好货币供给总闸门”、货币供应与反映潜在产出的名义GDP相匹配、突出稳杠杆首提“健全金融风险预防、预警、处置、问责制度体系”、坚持“房住不炒”等,均延续的是10月21日易纲行长金融街论坛讲话、10月29日五中全会公报和11月3日“十四五”规划建议稿、11月21日金融委维护债券市场稳定的会议等说法。具体看,本次《报告》共释放了8大信号(具体请参考前期报告《史上最晚的央行三季度货币政策报告,有8大信号》):
1)央行认为全球经济总体延续复苏但仍脆弱,指出疫情持续时间可能超预期;
2)央行认为物价涨幅总体延续下行走势、不存在长期通胀或通缩的基础;
3)央行重提“把好货币供给总闸门”,货币政策更注重灵活适度、精准导向;维持我们此前判断,我国货币政策已正式转为稳健中性,当前继续宽松和过快收紧的基础都不具备,短期内将既结构性紧又结构性松。
4)央行继续强调“引导市场利率围绕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和中期借贷便利利率平稳运行;增强贷款内外部定价与 LPR 的联动性,用改革的办法促进融资成本进一步下行”;
5)央行强调“货币供应与反映潜在产出的名义GDP相匹配”;
6)央行更突出稳杠杆和防风险,我们预计2021年有可能再度成为监管大年;
7)央行继续强调坚持“房住不炒”,我们提示房地产景气度可能趋于回落;
8)央行撰写专栏《走向更加市场化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强调坚持市场化方向、增强汇率弹性、注重预期引导。
>周小川:拓展通货膨胀的概念与度量(11月27日)
事件:2020年11月28日,由中国金融学会主办的“2020中国金融学会学术年会暨中国金融论坛年会”在北京召开。中国金融学会会长周小川以“拓展通货膨胀的概念与度量”为主题,指出传统通货膨胀度量存在较少包含资产价格、可支配收入计算、劳动付出影响通胀感知,以及可比性不足等问题,对货币政策有效性带来挑战。需深入研究通胀概念与准确测度,更好理解货币政策与通胀、通胀预期的关系。
>易纲: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12月2日)
事件:《〈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辅导读本》近期出版,书中刊发了人民银行行长易纲题为《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署名文章。文章主要内容包括:
一、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重要意义
二、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内涵:(一)健全现代货币政策框架。(二)建设金融基础设施服务体系。(三)构建系统性金融风险防控体系。(四)完善国际金融协调合作治理机制。
三、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重大举措:(一)完善货币供应调控机制。(二)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三)建立现代金融机构体系。(四)推进金融双向开放。(五)健全金融风险预防、预警、处置、问责制度体系。
3、行业政策
(1)金融监管
>信托公司接窗口指导:压降融资业务规模必须完成(11月26日)
事件:据证券时报报道,多家信托公司近日收到来自监管部门的窗口指导,要求严格压降融资类信托业务规模,保证完成此前设定的压降任务(2020年全行业压降1万亿元具有影子银行特征的融资类信托业务)。由于部分信托公司存在融资类业务压降不达标的情况,在此次窗口指导中被要求全面暂停融资类业务。
>证监会:对永煤控股及相关审计机构涉嫌债券违法行为立案调查(11月27日)
事件:证监会官网公告表示:根据相关金融管理部门移送的永煤控股及相关审计机构涉嫌违法违规的线索,近日,我会决定依法对永煤控股及希格玛会计师事务所立案调查。
对永煤控股和相关审计机构涉嫌违法行为立案调查,是我会依据《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债券市场执法工作的意见》确定的债券市场统一执法工作机制作出的安排。下一步,我会将与相关金融管理部门密切协同,按照国务院金融委“零容忍”的工作要求,依据《证券法》等法律法规严肃查处相关违法违规行为,保护投资人合法权益,推动债券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阎庆民:增强退市刚性,决不允许"久拖不退"(11月30日)
事件:中国证监会副主席阎庆民表示,近期证监会将启动为期两年的公司治理专项行动,要求公司对照监管要求,全面自查、严格整改,实现治理水平整体提升。同时,对于严重财务造假的“害群之马”、丧失持续经营能力的“空壳僵尸”,增强退市刚性,决不允许“久拖不退”。
>易会满:提高直接融资比重(12月2日)
事件:《〈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辅导读本》近期出版,书中刊发了证监会主席易会满题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的署名文章。文章主要内容包括:一、充分认识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的重大意义。二、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三、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的重点任务:(一)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拓宽直接融资入口。(二)健全中国特色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增强直接融资包容性。(三)推动上市公司提高质量,夯实直接融资发展基石。(四)深入推进债券市场创新发展,丰富直接融资工具。(五)加快发展私募股权基金,突出创新资本战略作用。(六)大力推动长期资金入市,充沛直接融资源头活水。四、凝聚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合力。
>郭树清: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体系(12月2日)
事件:《〈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辅导读本》近期出版,书中刊发了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题为《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体系》的署名文章。文章主要内容包括:一、深刻汲取金融监管的历史经验:货币经济绝不能背离实体经济。将本求利是商业活动的正常状态。收益永远和风险成正比。持续建设法治和诚信环境。把握好金融创新的边界。管好货币总闸门。坚决抑制房地产泡沫,房地产是现阶段我国金融风险方面最大的“灰犀牛”。紧紧抓住公司治理“牛鼻子”。
二、正确认识现阶段金融形势:金融体系内部风险仍在持续累积,一些长期形成的隐患并未彻底消除。金融相关制度存在较多短板,金融法治还很不健全。
三、持续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体系。
>央行、银保监会发布《系统重要性银行评估办法》(12月3日)
事件:为完善我国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框架,建立系统重要性银行评估与识别机制,人民银行会同银保监会制定了《系统重要性银行评估办法》,《评估办法》作为《关于完善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的指导意见》的实施细则之一,是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认定的依据,也是对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提出附加监管要求、恢复与处置计划要求、实施早期纠正机制的基础。
《评估办法》主要内容包括:一是明确评估目的。识别出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每年发布名单,根据名单对系统重要性银行进行差异化监管,切实维护金融稳定。二是确定评估方法。采用定量评估指标计算参评银行的系统重要性得分,再结合其他定量和定性信息作出监管判断。三是明确评估流程。每年确定参评银行范围,收集参评银行数据进行测算,提出系统重要性银行初始名单,结合监管判断,对初始名单进行必要调整,经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确定后发布。
>中证协发布《证券公司保荐业务规则》(12月4日)
事件:《规则》共六章五十一条,主要内容包括:调整保荐代表人管理模式,强化保荐机构对保荐代表人的管理责任,将保荐代表人准入资格考试改为非准入型的水平评价测试,将事前执业资格管理改为事后执业登记管理;建立保荐代表人名单分类机制等。
(2)产业政策
>韩正:坚定不移落实房地产长效机制,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12月3日)
事件: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3日在住房城乡建设部召开座谈会。韩正表示:要牢牢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不把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时刻绷紧房地产市场调控这根弦,从实际出发不断完善政策工具箱,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要加强“十四五”时期住房发展顶层设计,研究好住房市场和住房保障两个体系,更好发挥规划的导向作用。完善相关法规和政策,加强日常监管,促进住房租赁市场健康发展。韩正强调,要以保障性租赁住房为着力点,完善基础性制度和支持政策,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要处理好基本保障和非基本保障的关系,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着力解决困难群体和新市民住房问题。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既强化政府保障作用,也要积极运用市场化手段。要处理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坚持不搞“一刀切”,鼓励和指导城市政府因地制宜,完善住房保障方式,落实好城市主体责任。
风险提示:疫情演化超预期,外部环境恶化超预期,政策效果不及预期。
联系人:熊园,国盛宏观首席分析师;杨涛,国盛宏观研究员何宁,国盛宏观分析师;刘新宇,国盛宏观研究员;
相关文章:
[1]《扩张提速,四季度GDP可能超预期—11月PMI的5大信号》2020-11-30
[2]继续关注价格普涨的行业信号—10月工业盈利点评2020-11-28
[3]《史上最晚的央行三季度货币政策报告,有8大信号2020-11-27
[4]高频与政策半月观—RCEP签署,严罚“逃废债”,关注价格普涨的行业信号2020-11-22
[5]《会有过热风险么?—全面解读10月经济2020-11-16
本文节选自国盛证券研究所已于2020年12月5日发布的报告《高频与政策半月观—价格涨、政策退、监管严,紧盯年底两大会议》,具体内容请详见相关报告。
熊园        S0680518050004        xiongyuan@gszq.com
特别声明:《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微信形式制作的本资料仅面向国盛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非国盛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受或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信息。因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烦请谅解!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
 
重要声明:本订阅号是国盛证券宏观团队设立的。本订阅号不是国盛宏观团队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的信息仅面向专业投资机构,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本订阅号所载的信息均摘编自国盛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者系对已发布报告的后续解读,若因对报告的摘编而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读者参考时还须及时跟踪后续最新的研究进展。
本资料不构成对具体证券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或投资建议,不能够等同于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性意见,普通的个人投资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报告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因此个人投资者还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本资料仅供参考之用,接收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或传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