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安徽省部分地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精选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

设为星标!语文试题仓库!应有尽有!最新高考试题作文高中试题小学试题作文初中试题作文中考试题作文!关注本号可每天收到各种资料。点上面蓝色文语文试题与作文关注。

‍‍‍2020年9月高考优秀作文专辑9月出炉,欢迎淘宝!

高考第一品牌语文月刊代码46-88每月一本定价12元。其中每年8月高考优秀作文点评专辑、9月高考试题分析专辑、12月最新高考分类练习专辑、4月最高高考冲刺AB卷二套题等为高考必备!咨询微信160170248,手机13602424805

 语文月刊2020年9月高考作文专刊目录

海量免费试题,请关注1语文试题汇编2020年6.1-7.7全部语文试题  2.试题汇编2020.5.1-5.31  3.试题汇编2020.4.1-4.30  4.试题汇编2020.3.1-3.31  5.初中试题仓库请点这里 6.小学试题仓库请点这里

安徽省部分地区

2021-2022学年高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精选汇编

文言文阅读专题

安徽省亳州市二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宋璟,邢州南和人。璟耿介有大节,好学,工文辞,举进士中第。调上党尉,为监察御史,迁凤阁舍人。居官鲠正,武后高其才。中宗嘉其直,令兼谏议大夫、内供奉,仗下与言得失。后韦月将告三思乱宫掖,三思讽有司论大逆不道,帝诏殊死。璟请付狱按罪。帝怒,岸巾出侧门,谓璟曰:“朕谓已诛矣,尚何请?”璟曰:“人言后私三思,陛下不问即斩之,臣恐有窃议者,请按而后刑。”帝愈怒。璟曰:“请先诛臣,不然,终不奉诏。”帝乃流月将岭南。

玄宗开元初,坐小累为睦州刺史,徙广州都督,四年,迁吏部兼侍中。帝幸东都,次崤谷,驰道隘,稽拥车骑,帝命黜河南尹李朝隐、知顿使王怡等官。璟曰:“陛下春秋鼎盛,今始巡守,以道不治而罪二臣,繇此相饬,后有受其蔽者。”帝遽命舍之。璟谢曰:“陛下向以怒责之以臣言免之是过归于上而恩在下姑听待罪于朝然后诏还其职进退得矣。”帝善之。广人为璟立遗爱颂,璟上言:“颂所以传德载功也。臣之治不足纪,广人以臣当国,故为溢辞,徒成谄谀者。欲厘正之,请自臣始。”有诏许停。

京兆人权梁山谋逆,敕河南尹王怡驰传往按。初,梁山诡称婚集,多假贷,吏欲并坐贷人。璟曰:“婚礼借索大同,而狂谋率然,非所防亿。使知而不假,是与为反。贷者弗知,何罪之云?”平纵数百人。

璟风度凝远,人莫涯其量。始,自广州入朝,帝遣内侍杨思勖驿迓之。未尝交一言。思勖自以将军贵幸,诉之帝,帝益嗟重。圣历后,突厥默啜侵九姓拔曳固,负胜轻出,为其狙击斩之,入蕃使郝灵佺传其首京师。灵佺自谓还必厚见赏。璟顾天子方少,恐后干宠蹈利者夸威武,为国生事,故抑之。逾年,才授右武卫郎将,灵佺恚愤不食死。

二十五年卒,赠太尉,谥文贞。

(选自《新唐书·列传第四十九》,有删改)

注:①仗下,即退朝后。②殊死,古时指斩首的死刑。

10. 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陛下向以怒责之以臣/言免之是过/归于上而恩在下/姑听待罪于朝/然后诏还其职进退/得矣

B. 陛下向以怒责之/以臣言免之/是过归于上而恩在下/姑听待罪于朝/然后诏还其职进退/得矣

C. 陛下向以怒责之以臣/言免之是/过归于上而恩在下/姑听待罪于朝/然后诏还其职/进退得矣

D. 陛下向以怒责之/以臣言免之/是过归于上而恩在下/姑听待罪于朝/然后诏还其职/进退得矣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凤阁”,唐代武则天时期,将中书省改称凤阁。凤阁舍人,负责为皇帝起草诏书。

B. “春秋”,中国古代先民极其重视春,秋两季的祭祀,由此“春秋”衍生出更多的语言含义,常常用来表示:一年,四季,四时,光阴,年龄等,文中泛指岁月。

C. “巡守”,即“巡狩”,“守”指所戍守的疆土;巡守,指天子出行,视察各地。

D. “京兆”,指国都所在地区的行政长官,也可指京兆尹管辖的地区。文中意指后者。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宋璟直言进谏。宋璟认为皇帝对韦月将的处理会招人私下议论,请求皇帝一定重新查办处理。

B. 宋璟思量周全。他认为皇上倘若因道路堵塞就贸然罢黜官员,这没有顾及此事对今后的影响。

C. 宋璟率先垂范。广州人为宋璟立碑颂德,他上书表达了希望从自己开始纠正不良风气的看法。

D. 宋璟守正不阿。回京路上没有与杨思勖交谈,这让杨思勖认为宋璟自恃皇帝宠幸,品性高傲。

13. 把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之治不足纪,广人以臣当国,故为溢辞,徒成谄谀者。

(2)使知而不假,是与为反。贷者弗知,何罪之云?

 

 

 

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育萃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郭永,大名府元城人,少刚明勇决。以祖任为丹州司法参军。守,武人也,为奸利无所忌,永数引法裁之。守大怒,盛威临永,永不为动,则缪为好言荐之朝。后守欲变具狱,永力争不能得,袖举牒还之,拂衣去。

寻知大谷县。太原帅率用重臣,每宴飨费千金,取诸县以给,敛诸大谷者尤亟。永以书抵幕府曰:非什一而取,皆民膏血也,以资觞豆之费可乎?脱不获命,令有投劾而归耳。府不敢迫。

调东平府司录参军,府事无大小,永咸决之。吏有不能办者,私相靳曰:尔非郭司录耶!通判郑州,燕山兵起,以永为其路转运判官。郭药师屯边,怙恩暴甚,与民市不偿其直,复驱之,至坏目折支乃已。安抚使王安中莫敢问。永白安中,不治且难制,请见而显责之;不从,则取其尤者磔之市。乃见药师曰:朝廷负将军乎?药师惊曰:何谓也?永曰:前日将军杖策归朝廷上推赤心置将军腹中客遇之礼无所不至而将军未有尺寸功报上也今乃倚将军为重乃纵部曲戕民不禁平居尚尔如缓急何药师虽谢无愧容,永谓安中曰:它日乱边者必此人也。已而移河北西路提举常平。

会金人趋京师,所过城邑欲立取之。是时天寒,城池皆冻,金率藉冰梯城,不攻而入。永适在大名,闻之,先弛壕渔之禁,人争出渔,冰不能合。金人至城下,睥睨久之而去。

永博通古今,得钱即买书,家藏书万卷,为文不求人知。见古人立名节者,未尝不慨然掩卷终日,而尤慕颜真卿为人。(杜)充之守大名,名称甚盛,永尝画数策见之,它日问其目。曰:未暇读也。永数之曰:人有志而无才,好名而遗实,骄蹇自用而得名声,以此当大任,鲜不颠沛者,公等足与为治乎?充大惭。

靖康元年冬,金人再犯京师,中外阻绝,或以两宫北狩告永者,永号绝仆地,家人舁归,不食者数日,闻大元帅府檄书至,始勉强一餐。其忠义盖天性然。

(节选自《宋史·忠义》)

(注)①靳:讥笑,奚落。②两宫:指宋徽宗、宋钦宗。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前日将军杖策归朝廷/上推赤心置将军腹中/客遇之礼无所不至/而将军未有尺寸功报上也/今乃倚将军为重/乃纵部曲戕民不禁/平居尚尔/如缓急何/

B. 前日将军杖策归朝廷/上推赤心置将军腹中/客遇之礼/无所不至/而将军未有尺寸功报上也/今乃倚将军为重/乃纵部曲戕民/不禁平居尚尔/如缓急何/

C. 前日将军杖策归朝廷/上推赤心置将军腹中/客遇之礼无所不至/而将军未有尺寸/功报上也/今乃倚将军为重/乃纵部曲戕民不禁/平居尚尔/如缓急何/

D. 前日将军杖策归朝廷/上推赤心置将军腹中/客遇之礼/无所不至/而将军未有尺寸功/报上也/今乃倚将军为重/乃纵部曲戕民/不禁平居尚尔/如缓急何/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什一,十分之一。古代赋税制度,农民向官府缴纳的土地税,约为亩产量的十分之一,叫做“什一之税”。

B. 通判,官名,在州府的长官之下,掌管粮运、家田、水利和诉讼等事项,同时对州府的长官有监察之责。

C. 路,宋元时代行政区域名,类似于现在的“省”。“烽火扬州路”中的“路”与文中的“路”意义相同。

D. 北狩,指到北方打猎,这里运用了春秋笔法,实际指的是两宫因金人再犯京师而被迫向北撤退。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郭永不畏权势,坚持原则。他任丹州司法参军时,太守贪图私利无所顾忌,郭永多次根据法律制裁他;太守凶神恶煞地逼迫郭永,郭永不为所动。

B. 郭永体恤民情,反对腐败。面对太原主帅对大谷县的严重掠取,他写信给幕府反对,表示如果不能获得应允,将呈递弹劾的文书而弃官回家。

C. 郭永喜爱藏书,仰慕贤者。他得到钱就买书,家里藏书万卷,写文章不求别人知道;读到有名节的古人,常常掩卷感慨,叹息终日。

D. 郭永足智多谋,忠于朝廷。他取消了捕鱼的禁令,百姓捕鱼,池不冰结,阻止了金人登城;听到两宫北狩的消息时,号哭气绝,从此重疾不起。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太原帅率用重臣,每宴飨费千金,取诸县以给,敛诸大谷者尤亟。

(2)郭药师屯边,怙恩暴甚,与民市不偿其直,复驱之,至坏目折支乃已。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其后定公以孔子为中都宰,一年,四方皆则之。由中都宰为司空,由司空为大司寇。

定公十年春及齐平夏齐大夫黎鉏言于景公曰鲁用孔丘其势危齐乃使使告鲁为好会于夹谷孔子摄相事,曰:“臣闻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古者诸侯出疆,必具官以从。请具左右司马。”定公曰:“诺。”会齐侯夹谷。

献酬之礼毕,齐有司趋而进曰:“请奏四方之乐。”景公曰:“诺。”于是旌、旄、羽、祓、矛、戟、剑、拨鼓噪而至。孔子趋而进,举袂而言曰:“吾两君为好会,夷狄之乐何为于此!”景公心怍,麾而去之。有顷,齐有司趋而进曰:“请奏宫中之乐。”景公曰:“诺。”优倡、侏儒为戏而前。孔子趋而进曰:“匹夫而荧惑诸侯者罪当诛!请命有司!”有司加法焉,手足异处。景公惧而动,知义不若,归而大恐,告其群臣曰:“鲁以君子之道辅其君,而子独以夷狄之道教寡人,使得罪于鲁君,为之奈何?”有司进对曰:“君子有过则谢以质,小人有过则谢以文。”于是齐侯乃归所侵鲁之郓、汶阳、龟阴之田以谢过。

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有喜色。门人曰:“闻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孔子曰:“有是言也。不曰‘乐其以贵下人’乎?”于是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与闻国政三月,需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途,途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

齐人闻而惧,曰:“孔子为政必霸,霸则吾地近焉,我之为先并矣,盍致地焉?”黎鉏曰:“请先尝沮之;沮之而不可,则致地,庸迟乎!”于是选齐国中女子好者八十人,文马三十驷,遗鲁君。季桓子将受,乃语鲁君往观终日,怠于政事。桓子卒受齐女乐,三日不听政;郊,又不致膰俎于大夫。孔子遂行。

(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有删改)

(注)①季桓子:鲁国权臣,季孙氏宗主,兼鲁国执政。②膰俎:指盛播肉的祭器;也借指祭肉。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定公十年春及/齐平/夏/齐大夫黎鉏言于景公曰/鲁用孔丘/其势危齐/乃使使告鲁为好/会于夹谷/

B. 定公十年春/及齐平/夏/齐大夫黎鉏言于景公曰/鲁用孔丘/其势危齐/乃使使告鲁为好/会于夹谷/

C. 定公十年春/及齐平/夏/齐大夫黎鉏言于景公曰/鲁用孔丘其势/危齐/乃使使告鲁为好/会于夹谷/

D. 定公十年春及/齐平/夏/齐大夫黎組言于景公曰/鲁用孔丘其势/危齐/乃使使告鲁为好/会于夹谷/

11. 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人尊称为圣人,其思想核心是仁。他的弟子孟子,继承并发展了他的学说,被尊称为“亚圣”。

B. “谨庠序之教”中,庠序都表示学校。商代叫庠,周代叫序。

C. 有司,指有具体职务、做具体工作的官吏,在文中指掌管主持礼乐的官员。

D. 庄子,姓庄名周,著有《庄子》一书;老子,一说老聃,姓老名耳,著有《道德经》一书。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孔子治政有方。他就任中都宰一年就成为四方官员们学习的榜样,代理国相仅仅三个月就使得商贾吏民风气大变。

B. 孔子处变不惊。齐鲁夹谷之会上,他面对齐侯的威胁临危不惧,面对羞辱义正词严,还迫使齐国归还了侵占的土地。

C. 孔子率真可亲。他再度摄行相事时面露喜色,门人说这不是君子该有的表现,他直率回应是为处尊位能谦待人而乐。

D. 孔子见微知著。他看到当权者耽于女乐荒于政事、对大夫们表现出怠慢轻视之后,明白事不可为,果断离开了鲁国。

1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司进对曰:“君子有过则谢以质,小人有过则谢以文。”

(2)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4小题,19分)

邹孟轲之母也,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也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乃去舍市傍。其嬉戏为贾人炫卖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复徙舍学宫之傍。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曰:真可以居吾子矣。遂居之。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诗云:彼姝者子,何以予之?此之谓也。

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之废学,若吾断斯织也。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今而废之,是不免于厮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何以异于织绩而食,中道废而不为,宁能衣其夫子,而长不乏粮食哉!女则废其所食,男则堕于修德,不为窃盗,则为虏役矣。孟子惧,旦夕勤学不息,师事子思,遂成天下之名儒。君子谓孟母知为人母之道矣。诗云:彼姝者子,何以告之?此之谓也。

孟子既娶,将入私室,其妇袒而在内,孟子不悦,遂去不入。妇辞孟母而求去,曰:妾闻夫妇之道,私室不与焉。今者妾窃堕在室,而夫子见妾,勃然不悦,是客妾也。妇人之义,盖不客宿,请归父母。于是孟母召孟子而谓之曰:夫礼,将入门,问孰存,所以致敬也;将上堂,声必扬,所以戒人也;将入户,视必下,恐见人过也。今子不察于礼,而责礼于人,不亦远乎!孟子谢,遂留其妇。君子谓孟母知礼,而明于姑母之道。

(节选自《列女传》,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孟子之少/也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乃去/舍市傍

B. 孟子之少/也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乃去舍市傍

C. 孟子之少也/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乃去舍市傍

D. 孟子之少也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乃去/舍市傍

11. 对文中文化常识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俎豆:古代祭祀、宴飨时盛食物用的两种礼器。亦泛指各种礼器。

B.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才艺。

C. 学宫:是学习的地方,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学校。“学宫”一词在西周时期已经出现,与后世经常使用的“辟雍”一词意义相同,是专门教授国子和贵族子弟的场所。

D. “彼姝者子,何以告之”选自《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孟母两次迁徙自己的住处,主要是为了给儿子寻找一个理想的成长环境。

B. 儿子学习回来,孟母用断织打比方来劝告孟子学不可废,否则后患无穷。

C. 孟母认为男子如失去赖以生存的技艺,那他不是去偷就是被俘虏、被奴役。

D. 孟母对孟子讲明道理,使孟子醒悟过来,于是他留住了自请离去的妻子。

13. 把原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诗云:“彼姝者子,何以予之?”此之谓也。

②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

 

 

安徽省淮北市树人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廖刚字用中,南剑州顺昌人。宣和初,自漳州司录除国子录,擢监察御史。时蔡京当国,刚论奏无所避。以亲老求补外,出知兴化军。钦宗即位,以右正言召。丁父忧,服阕,除工部员外郎,以母疾辞。绍兴元年盗起旁郡官吏悉逃去顺昌民以刚为命刚喻从盗者使反业既而他盗入顺昌部使者檄刚抚定刚遣长子迟喻贼贼知刚父子有信义亦散去寻召为吏部员外郎,言:“古者天子必有亲兵自将,所以备不虞而强主威。愿稽旧制,选精锐为亲兵,居则以为卫,动则以为中军,此强干弱枝之道。”又言:“国家艰难已极,今方图新,若会稽诚非久驻之地。请经营建康,亲拥六师往为固守计,以杜金人窥伺之意。”丁母忧,服阕,复拜给事中。刚言:“国不可一日无兵,兵不可一日无食。今诸将之兵备江、淮,不知几万,初无储蓄,日待浦于东南之转饷,浙民已困,欲救此患莫若屯田。”因献三说,将校有能射耕,当加优赏,每耕田一顷,与转一资。百姓愿耕,假以粮种,复还以租赋,上令都督府措置。时朝廷推究章谆、蔡卞误国之罪,追贬其身,仍诏子孙毋得官中朝。至是章杰自崇道观知婺州,章仅自太府丞提举江东茶盐事。刚封还诏书,谓即如此,何以示惩,乃并与祠。时徽宗已崩,上遇朔望犹率群臣遥拜渊圣【注】,刚言:“礼有隆杀,兄为君则君之,己为君则兄之可也。望勉抑圣心,但岁时行家人礼于内庭。”从之。郑亿年与秦桧有连而得美官,刚显疏其恶,桧衔之。金人叛盟,刚乞起旧相之有德望者,处以近藩,桧闻之曰:“是欲置我何地耶?”改工部尚书,而以王次翁为中丞。初,边报至,从官会都堂,刚谓亿年曰:“公以百口保金人,今已背约,有何面目尚在朝廷乎?”亿年奉祠去。明年致仕。以绍兴十三年卒。

(节选自《宋史·廖刚传》,有删改)

【注】渊圣,即宋钦宗赵桓。其弟宋高宗赵构即位后,遥尊赵桓为“孝慈渊圣皇帝”,宋人因以“渊圣皇帝”或“渊圣”称钦宗。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绍兴元年/盗起旁郡/官吏悉逃去顺昌/民以刚为命/刚喻从盗者使反业/既而他盗入顺昌/部使者檄刚抚定/刚遣长子迟喻贼/贼知刚父子/有信义亦散去

B. 绍兴元年/盗起旁郡/官吏悉逃去/顺昌民以刚为命/刚喻从盗者使反业/既而他盗入顺昌/部使者檄刚抚定/刚遣长子迟喻贼/贼知刚父子/有信义亦散去

C. 绍兴元年/盗起旁郡/官吏悉逃去顺昌/民以刚为命/刚喻从盗者使反业/既而他盗入顺昌/部使者檄刚抚定/刚遣长子迟喻贼/贼知刚父子有信义/亦散去

D. 绍兴元年/盗起旁郡/官吏悉逃去/顺昌民以刚为命/刚喻从盗者使反业/既而他盗入顺昌/部使者檄刚抚定/刚遣长子迟喻贼/贼知刚父子有信义/亦散去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钦宗,皇帝的庙号,是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庙号多用祖、宗称谓。

B. “丁父忧”,指遭遇父亲的丧事。古代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按规定要离职居家守丧。

C. 崩,文中指天子死。古代对不同身份者的“死”有不同称谓,如大夫死曰“不禄”。

D. “奉祠”,指宋代五品以上的官员,年老不能任事或者退休后,只是领取俸禄。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廖刚以孝为重。因为双亲年老而求往地方任职,后又因母病辞任工部员外郎。父母离世,他均守丧期满

B. 廖刚思虑周全。提出国不可一日无兵,兵不可一日无食,提议用优赏的办法激励将校既能打仗又能耕田。

C. 廖刚秉持原则。朝廷下令罪臣子孙不得在朝为官,而实际却又委以任职,廖刚因此封还诏书以表示不满。

D. 廖刚善于劝谏徽宗驾崩,廖刚劝谏圣上不但要向兄长行君礼,还要行兄长之礼和家人之礼来寄托深思。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请经营建康,亲拥六师往为固守计,以杜金人窥伺之意。

(2)百姓愿耕,假以粮种,复还以租赋,上令都督府措置。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宋璟,邢州南和人。璟耿介有大节,好学,工文辞,举进士中第。调上党尉,为监察御史,迁凤阁舍人。居官鲠正,武后高其才。中宗嘉其直,令兼谏议大夫、内供奉,仗下与言得失。后韦月将告三思乱宫掖,三思讽有司论大逆不道,帝诏殊死。璟请付狱按罪。帝怒,岸巾出侧门,谓璟曰:“朕谓已诛矣,尚何请?”璟曰:“人言后私三思,陛下不问即斩之,臣恐有窃议者,请按而后刑。”帝愈怒。璟曰:“请先诛臣,不然,终不奉诏。”帝乃流月将岭南。

玄宗开元初,坐小累为睦州刺史,徙广州都督,四年,迁吏部兼侍中。帝幸东都,次崤谷,驰道隘,稽拥车骑,帝命黜河南尹李朝隐、知顿使王怡等官。璟曰:“陛下富春秋,今始巡守,以道不治而罪二臣,繇此相饬,后有受其蔽者。”帝遽命舍之。璟谢曰:“陛下向以怒责之以臣言免之是过归于上而恩在下姑听待罪于朝然后诏还其职进退得矣。”帝善之。广人为璟立遗爱颂,璟上言:“颂所以传德载功也。臣之治不足纪,广人以臣当国,故为溢辞,徒成谄谀者。欲厘正之,请自臣始。”有诏许停。

京兆人权梁山谋逆,敕河南尹王怡驰传往按。初,梁山诡称婚集,多假贷,吏欲并坐贷人。璟曰:“婚礼借索大同,而狂谋率然,非所防亿。使知而不假,是与为反。贷者弗知,何罪之云?”平纵数百人。

璟风度凝远,人莫涯其量。始,自广州入朝,帝遣内侍杨思勖驿迓之。未尝交一言。思勖自以将军贵幸,诉之帝,帝益嗟重。圣历后,突厥默啜侵九姓拔曳固,负胜轻出,为其狙击斩之,入蕃使郝灵佺传其首京师。灵佺自谓还必厚见赏。璟顾天子方少,恐后干宠蹈利者夸威武,为国生事,故抑之。逾年,才授右武卫郎将,灵佺恚愤不食死。

二十五年卒,赠太尉,谥文贞。

(选自《新唐书·列传第四十九》,有删改)

注:①仗下,即退朝后。②殊死,古时指斩首的死刑。

10. 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陛下向以怒责之以臣/言免之是过/归于上而恩在下/姑听待罪于朝/然后诏还其职进退/得矣

B. 陛下向以怒责之/以臣言免之/是过归于上而恩在下/姑听待罪于朝/然后诏还其职进退/得矣

C. 陛下向以怒责之以臣/言免之是/过归于上而恩在下/姑听待罪于朝/然后诏还其职/进退得矣

D. 陛下向以怒责之/以臣言免之/是过归于上而恩在下/姑听待罪于朝/然后诏还其职/进退得矣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凤阁,唐代武则天时期,将中书省改称凤阁。凤阁舍人,负责为皇帝起草诏书。

B. 岸巾,与“羽扇纶巾”的“巾”均指冠巾。皇帝岸巾而出,表现了严肃庄重性。

C. 巡守,即“巡狩”,“守”指所戍守的疆土;巡守,指天子出行,视察各地。

D. 京兆,指国都所在地区的行政长官,也可指京兆尹管辖的地区。文中意指后者。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宋璟直言进谏。宋璟认为皇帝对韦月将的处理会招人私下议论,请求皇帝一定重新查办处理。

B. 宋璟思量周全。他认为皇上倘若因道路堵塞就贸然罢黜官员,这没有顾及此事对今后的影响。

C. 宋璟率先垂范。广州人为宋璟立碑颂德,他上书表达了希望从自己开始纠正不良风气的看法。

D. 宋璟守正不阿。回京路上没有与杨思勖交谈,这让杨思勖认为宋璟自恃皇帝宠幸,品性高傲。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之治不足纪,广人以臣当国,故为溢辞,徒成谄谀者。

(2)使知而不假,是与为反。贷者弗知,何罪之云?

 

 

 

安徽省无为市华星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卫鞅欲变法,秦人不悦。卫鞅言于秦孝公曰:“夫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甘龙曰:“不然。缘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之。”卫鞅曰:“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贤者更礼,不肖者拘焉。”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乃下令。令行期年,秦民之国都言新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国道不拾遗,山无盗贼,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卫鞅曰:“此皆乱法之民也!”尽迁之于边。其后民莫敢议令。

臣光曰: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是故古之王者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邻,善为国者不欺其民,善为家者不欺其亲。不善者反之,欺其邻国,欺其百姓,甚者欺其兄弟,欺其父子。上不信下,下不信上,上下离心,以至于败。所利不能药其所伤,所获不能补其所亡,岂不哀哉!昔齐桓公不背曹沫之盟,晋文公不贪伐原之利,魏文侯不弃虞人之期,秦孝公不废徙木之赏。此四君者道非粹白,而商君尤称刻薄,又处战攻之世,天下趋于诈力,犹且不敢忘信以畜其民,况为四海治平之政者哉!

(节选自《资治通鉴·卷二》)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夫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

B. 夫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

C. 夫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

D. 夫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左庶长,官爵名,掌军政大权,商鞅变法后,庶长虚化为军功爵位,不再有实职权力。

B. 太子,古时由现任君王册立的王位继承人,由君王的嫡长子担任,其地位次于君王。

C. 黥,《说文解字》有言“黥,墨刑在面也”,就是古代一种在人脸上刺字并涂墨刑罚。

D. 四海,古时认为中国有东海、西海、南海、北海环绕,因称四方为四海,泛指天下、全国。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卫鞅想要变法,却遭到大臣甘龙的反对,卫鞅便用“智者”“愚者”和“贤者”“不肖者”之论,成功说服了秦孝公支持他变法。

B. 卫鞅立木南门,招募能徙者并予奖励,是为颁布新法做准备,他认为必须先在百姓心中树立信誉,才能确保新法顺利实施。

C. 新法初行,太子犯法,卫鞅认为王子犯法与民同罪,虽不能对太子施刑,但却对太子的两位老师处以刑罚,以示执法公正。

D. 新法施行十年,乡邑得到很好的治理,卫鞅却斥责一些说变法好的人,将他们迁徙到边境,是因为这些人当初说变法不好。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令行期年,秦民之国都言新令之不便者以千数。

(2)所利不能药其所伤,所获不能补其所亡,岂不哀哉!

 

 

 

安徽省部分地区

2021-2022学年高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精选汇编

文言文阅读专题

安徽省亳州市二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宋璟,邢州南和人。璟耿介有大节,好学,工文辞,举进士中第。调上党尉,为监察御史,迁凤阁舍人。居官鲠正,武后高其才。中宗嘉其直,令兼谏议大夫、内供奉,仗下与言得失。后韦月将告三思乱宫掖,三思讽有司论大逆不道,帝诏殊死。璟请付狱按罪。帝怒,岸巾出侧门,谓璟曰:“朕谓已诛矣,尚何请?”璟曰:“人言后私三思,陛下不问即斩之,臣恐有窃议者,请按而后刑。”帝愈怒。璟曰:“请先诛臣,不然,终不奉诏。”帝乃流月将岭南。

玄宗开元初,坐小累为睦州刺史,徙广州都督,四年,迁吏部兼侍中。帝幸东都,次崤谷,驰道隘,稽拥车骑,帝命黜河南尹李朝隐、知顿使王怡等官。璟曰:“陛下春秋鼎盛,今始巡守,以道不治而罪二臣,繇此相饬,后有受其蔽者。”帝遽命舍之。璟谢曰:“陛下向以怒责之以臣言免之是过归于上而恩在下姑听待罪于朝然后诏还其职进退得矣。”帝善之。广人为璟立遗爱颂,璟上言:“颂所以传德载功也。臣之治不足纪,广人以臣当国,故为溢辞,徒成谄谀者。欲厘正之,请自臣始。”有诏许停。

京兆人权梁山谋逆,敕河南尹王怡驰传往按。初,梁山诡称婚集,多假贷,吏欲并坐贷人。璟曰:“婚礼借索大同,而狂谋率然,非所防亿。使知而不假,是与为反。贷者弗知,何罪之云?”平纵数百人。

璟风度凝远,人莫涯其量。始,自广州入朝,帝遣内侍杨思勖驿迓之。未尝交一言。思勖自以将军贵幸,诉之帝,帝益嗟重。圣历后,突厥默啜侵九姓拔曳固,负胜轻出,为其狙击斩之,入蕃使郝灵佺传其首京师。灵佺自谓还必厚见赏。璟顾天子方少,恐后干宠蹈利者夸威武,为国生事,故抑之。逾年,才授右武卫郎将,灵佺恚愤不食死。

二十五年卒,赠太尉,谥文贞。

(选自《新唐书·列传第四十九》,有删改)

注:①仗下,即退朝后。②殊死,古时指斩首的死刑。

10. 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陛下向以怒责之以臣/言免之是过/归于上而恩在下/姑听待罪于朝/然后诏还其职进退/得矣

B. 陛下向以怒责之/以臣言免之/是过归于上而恩在下/姑听待罪于朝/然后诏还其职进退/得矣

C. 陛下向以怒责之以臣/言免之是/过归于上而恩在下/姑听待罪于朝/然后诏还其职/进退得矣

D. 陛下向以怒责之/以臣言免之/是过归于上而恩在下/姑听待罪于朝/然后诏还其职/进退得矣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凤阁”,唐代武则天时期,将中书省改称凤阁。凤阁舍人,负责为皇帝起草诏书。

B. “春秋”,中国古代先民极其重视春,秋两季的祭祀,由此“春秋”衍生出更多的语言含义,常常用来表示:一年,四季,四时,光阴,年龄等,文中泛指岁月。

C. “巡守”,即“巡狩”,“守”指所戍守的疆土;巡守,指天子出行,视察各地。

D. “京兆”,指国都所在地区的行政长官,也可指京兆尹管辖的地区。文中意指后者。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宋璟直言进谏。宋璟认为皇帝对韦月将的处理会招人私下议论,请求皇帝一定重新查办处理。

B. 宋璟思量周全。他认为皇上倘若因道路堵塞就贸然罢黜官员,这没有顾及此事对今后的影响。

C. 宋璟率先垂范。广州人为宋璟立碑颂德,他上书表达了希望从自己开始纠正不良风气的看法。

D. 宋璟守正不阿。回京路上没有与杨思勖交谈,这让杨思勖认为宋璟自恃皇帝宠幸,品性高傲。

13. 把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之治不足纪,广人以臣当国,故为溢辞,徒成谄谀者。

(2)使知而不假,是与为反。贷者弗知,何罪之云?

【答案】10.D    11. B    12. D   

13. (1)臣的政绩不值得记载,广州人因为臣作了宰相(是权臣、当权者),所以撰写溢美之词,徒然变成了谄媚之词(谄媚之人)。

(2)假使知道(他要谋反)而不借给他,这是和他一起谋反。借贷的人并不知道底细,有什么罪可言呢?

【解析】

【分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子大意是:陛下从前因为生气而责罚他们,又因为臣的话语而宽免他们,这使过错归于皇上而恩德出于臣下。姑且听任他们在朝廷待罪,然后下诏恢复他们的职位,这样就进退适宜了。

“之”是“责”的宾语,“陛下向以怒责之”主谓宾俱全,句子结构完整,“之”后断开,而且“以怒责之”和“以臣言免之”两句结构一致,应分别断开,排除AC

“其职”是“诏还”的宾语,二者构成动宾结构,结构完整,宾语后断开,排除B

故选D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B.“文中泛指岁月”错。结合语境“陛下春秋鼎盛”可知,“春秋”在这里指年龄。

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守正不阿……”错误,结合原文“璟风度凝远,人莫涯其量。始,自广州入朝,帝遣内侍杨思勖驿迓之。未尝交一言。思勖自以将军贵幸,诉之帝,帝益嗟重”,此处不能表现宋璟的守正不阿,并且文中“将军”是杨思勖自称,“贵重”是杨思勖认为自己身份高贵,不是选项说的“认为宋璟自恃皇帝宠幸,品性高傲”。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题得分点有:“治”,政绩;“足”,值得;“纪”,记载;“以”,因为;“当国”,掌权;“为”,撰写;“溢辞”,溢美之词;“徒”,徒然。

2)题得分点有:“使”,假使;“假”,借给;“是”,这;“贷”,借贷。

参考译文:

宋璟,是邢州南和人。他耿直有大节,喜爱学习,工于文章,考中进士。调任上党尉,担任监察御史,升任凤阁舍人。他为官刚正不阿,武后很看重他的才能。中宗赞赏他刚直,让他兼任谏议大夫、内供奉,退朝后和他谈论政务得失。后来韦月将告发武三思秽乱后宫,武三思让主管部门论处韦月将大逆不道,皇帝下诏准备将韦月将处死。宋璟请求将案件交付刑狱部门查办此事。中宗大怒,衣衫不整地走出侧门,对宋璟说:“朕已经说了要杀掉他,还请求什么呢?”宋璟说:“有人说皇后偏爱武三思,陛下不加追问就将他杀掉,臣担心有私底下对此议论纷纷的人,请求您查证后再施刑。”中宗越发愤怒。宋璟说:“那就先杀了臣,否则,臣不会奉行诏令的。”皇帝才将韦月将流放岭南。

玄宗开元初年,因为受了一点牵累获罪贬为睦州刺史,调任广州都督,四年,升任吏部尚书兼侍中。皇帝巡幸东都,驻扎在崤谷,驰道狭窄,造成车马拥挤停滞,皇帝命令罢免河南尹李朝隐、知顿使王怡等官员。宋璟说:“陛下正当壮年,如今开始巡守,因为道路不畅通而治罪两个臣子,由此相互告诫,今后要有人遭受困苦蒙蔽。”皇帝赶紧命令宽免他们。宋璟谢罪说:“陛下从前因为生气而责罚他们,又因为臣的话语而宽免他们,这使过错归于皇上而恩德出于臣下。姑且听任他们在朝廷待罪,然后下诏恢复他们的职位,这样就进退适宜了。”皇帝认为他说得很对。广州一带的人民为宋璟树立遗爱颂碑,宋璟上奏说:“颂是用来传扬德行、记载功绩的。臣的政绩不值得记载,广州人因为臣作了当权者,所以撰写溢美之词,徒然变成了谄媚之词。想要加以改正,就从臣开始吧。”下诏允许停止。

京兆人权梁山谋反,皇上下令河南尹王怡从驿道兼程赶去审理。起初,权梁山谎称置办婚礼,向许多人借贷,有关官吏想要牵连借贷的人一起判罪。宋璟说:“婚礼借贷基本都是相同的,可是谋恶者轻举妄动,不是人们所能预料防备的。假使知道他要谋反而不借给他,这是和他一起谋反。借贷的人并不知道底细,又有什么罪可言呢?”便平反释放了数百人。

宋璟风度端庄深沉,人们难以揣测他的器量。起初,他从广州入朝,皇帝派遣内侍杨思勖从驿道兼程赶去迎接他,他不曾与杨思勖交谈一句话。杨思勖认为自己身为将军地位尊贵,将此诉说给皇帝,皇帝更加赞叹器重宋璟。圣历后,突厥默啜进犯九姓拔曳固,依仗胜利轻率出击,被拔曳固狙击斩杀,入蕃使郝灵佺将默啜首级传送至京城。郝灵佺自认为还朝后一定会得到优厚的奖赏。宋璟考虑天子正年少,担心日后求宠逐利者会夸耀武力,给国家造成事端,因此有意压制他。第二年,才授予郝灵佺右武卫郎将,郝灵佺怀恨在心绝食而死。

二十五年去世,追赠太尉,谥号文贞。

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育萃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郭永,大名府元城人,少刚明勇决。以祖任为丹州司法参军。守,武人也,为奸利无所忌,永数引法裁之。守大怒,盛威临永,永不为动,则缪为好言荐之朝。后守欲变具狱,永力争不能得,袖举牒还之,拂衣去。

寻知大谷县。太原帅率用重臣,每宴飨费千金,取诸县以给,敛诸大谷者尤亟。永以书抵幕府曰:非什一而取,皆民膏血也,以资觞豆之费可乎?脱不获命,令有投劾而归耳。府不敢迫。

调东平府司录参军,府事无大小,永咸决之。吏有不能办者,私相靳曰:尔非郭司录耶!通判郑州,燕山兵起,以永为其路转运判官。郭药师屯边,怙恩暴甚,与民市不偿其直,复驱之,至坏目折支乃已。安抚使王安中莫敢问。永白安中,不治且难制,请见而显责之;不从,则取其尤者磔之市。乃见药师曰:朝廷负将军乎?药师惊曰:何谓也?永曰:前日将军杖策归朝廷上推赤心置将军腹中客遇之礼无所不至而将军未有尺寸功报上也今乃倚将军为重乃纵部曲戕民不禁平居尚尔如缓急何药师虽谢无愧容,永谓安中曰:它日乱边者必此人也。已而移河北西路提举常平。

会金人趋京师,所过城邑欲立取之。是时天寒,城池皆冻,金率藉冰梯城,不攻而入。永适在大名,闻之,先弛壕渔之禁,人争出渔,冰不能合。金人至城下,睥睨久之而去。

永博通古今,得钱即买书,家藏书万卷,为文不求人知。见古人立名节者,未尝不慨然掩卷终日,而尤慕颜真卿为人。(杜)充之守大名,名称甚盛,永尝画数策见之,它日问其目。曰:未暇读也。永数之曰:人有志而无才,好名而遗实,骄蹇自用而得名声,以此当大任,鲜不颠沛者,公等足与为治乎?充大惭。

靖康元年冬,金人再犯京师,中外阻绝,或以两宫北狩告永者,永号绝仆地,家人舁归,不食者数日,闻大元帅府檄书至,始勉强一餐。其忠义盖天性然。

(节选自《宋史·忠义》)

(注)①靳:讥笑,奚落。②两宫:指宋徽宗、宋钦宗。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前日将军杖策归朝廷/上推赤心置将军腹中/客遇之礼无所不至/而将军未有尺寸功报上也/今乃倚将军为重/乃纵部曲戕民不禁/平居尚尔/如缓急何/

B. 前日将军杖策归朝廷/上推赤心置将军腹中/客遇之礼/无所不至/而将军未有尺寸功报上也/今乃倚将军为重/乃纵部曲戕民/不禁平居尚尔/如缓急何/

C. 前日将军杖策归朝廷/上推赤心置将军腹中/客遇之礼无所不至/而将军未有尺寸/功报上也/今乃倚将军为重/乃纵部曲戕民不禁/平居尚尔/如缓急何/

D. 前日将军杖策归朝廷/上推赤心置将军腹中/客遇之礼/无所不至/而将军未有尺寸功/报上也/今乃倚将军为重/乃纵部曲戕民/不禁平居尚尔/如缓急何/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什一,十分之一。古代赋税制度,农民向官府缴纳的土地税,约为亩产量的十分之一,叫做“什一之税”。

B. 通判,官名,在州府的长官之下,掌管粮运、家田、水利和诉讼等事项,同时对州府的长官有监察之责。

C. 路,宋元时代行政区域名,类似于现在的“省”。“烽火扬州路”中的“路”与文中的“路”意义相同。

D. 北狩,指到北方打猎,这里运用了春秋笔法,实际指的是两宫因金人再犯京师而被迫向北撤退。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郭永不畏权势,坚持原则。他任丹州司法参军时,太守贪图私利无所顾忌,郭永多次根据法律制裁他;太守凶神恶煞地逼迫郭永,郭永不为所动。

B. 郭永体恤民情,反对腐败。面对太原主帅对大谷县的严重掠取,他写信给幕府反对,表示如果不能获得应允,将呈递弹劾的文书而弃官回家。

C. 郭永喜爱藏书,仰慕贤者。他得到钱就买书,家里藏书万卷,写文章不求别人知道;读到有名节的古人,常常掩卷感慨,叹息终日。

D. 郭永足智多谋,忠于朝廷。他取消了捕鱼的禁令,百姓捕鱼,池不冰结,阻止了金人登城;听到两宫北狩的消息时,号哭气绝,从此重疾不起。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太原帅率用重臣,每宴飨费千金,取诸县以给,敛诸大谷者尤亟。

(2)郭药师屯边,怙恩暴甚,与民市不偿其直,复驱之,至坏目折支乃已。

【答案】10.A    11. D    12. D   

13. (1)太原的主将都任用重臣,每次摆酒筵花费千金,(钱财)都从各个县索取,其中对大谷县的盘剥尤其厉害。

(2)郭药师屯驻在边地,依仗皇恩非常凶暴,在集市上跟百姓买东西不照价付钱,又驱赶(殴打)百姓,直到打伤眼睛折断四肢才罢休。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断句能力。

句子意思是:前些日子将军骑马归顺朝廷,皇上推心置腹地和将军交谈,像客人那样招待你,礼节无所不至,而将军没有立下尺寸的功劳报答皇上。现在委你以重任,你却放纵部下残害百姓不加禁止,平常尚且这样,如果情况紧急时怎么办呢!

“客遇之礼无所不至”,“无所不至”作“礼”的谓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D;“尺寸功”,“尺寸”是“功”的定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

故选A

11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理解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D“实际指的是两宫因金人再犯京师而被迫向北撤退”说法错误,北狩是皇帝被掳到北方去的委婉说法。

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分析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D.“从此重疾不起”说法错误,原文“永号绝仆地,家人舁归,不食者数日,闻大元帅府檄书至,始勉强一餐”,是说郭永号哭气绝,倒在地上,家人把他抬回去,好几天不吃东西,听说大元帅府檄书来到,才勉强吃了一顿饭。原文并没有写他从此重疾不起。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

1)句中,“率”,都;“宴”,名词作动词,摆酒筵;“飨费”,招待客人的花费;“敛”,征收,盘剥;“诸”,兼词,之于;“亟”,急,厉害。

2)句中“屯”,驻扎;“怙”,依仗;“市”,名词作动词,买东西;“直”,通假字,通“值”,价值;“支”,通假字,通“肢”,肢体、四肢;“已”,停止,罢休。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郭永,大名府元城人,年轻时刚强、精明、勇毅、果决。继承祖先的官职担任丹州司法参军。太守是习武之人,无所顾忌地谋取私利,郭永多次根据法律制裁他。太守非常愤怒,凶神恶煞地逼迫郭永,郭永不被动摇,太守就假意说把他推荐给朝廷这样的好话。后来太守想更改已经定罪的案卷,郭永竭力争辩,但太守不听从,郭永从袖子里拿出文书还给他,拂袖离去。

不久又任大谷县知县。太原的主将都任用重臣,每次摆酒筵花费千金,(钱财)都从各个县索取,其中对大谷县的盘剥尤其厉害。郭永上书到主将的府署,说:(赋税如果)不是按十分之一收取的,(其余的)都是民脂民膏,用来充当宴会的经费可以吗?如果没有得到命令,我将呈递弹劾的文书而弃官回家。府署因此不敢强迫征收。

调任东平府司录参军,府中事情无论大小,都由郭永决断。官吏有不能办理的,私下相互嘲笑说:你不是郭司录啊!任郑州通判,燕山战事兴起,让郭永担任那个路的转运判官。郭药师屯驻在边地,依仗皇恩非常凶暴,(在集市上)跟百姓买东西不照价付钱,又驱赶(殴打)百姓,直到打伤眼睛折断四肢才罢休。安抚使王安中不敢过问。郭永告诉王安中,不惩办将难以控制郭药师,请见到郭药师明确地责备他;如果不从,就抓住那些罪行严重的在集市上斩了。他就去见药师说:朝廷有对不住将军的地方吗?郭药师吃惊地说:为什么这么说呢?郭永说:前些日子将军骑马归顺朝廷,皇上推心置腹地和将军交谈,像客人那样招待你,礼节无所不至,而将军没有立下尺寸的功劳报答皇上。现在委你以重任,你却放纵部下残害百姓不加禁止,平常尚且这样,如果情况紧急时怎么办呢!郭药师虽然谢罪但没有惭愧的神色,郭永对王安中说:将来败坏边事的一定是这个人。不久调任河北西路提举常平。

碰上金人向京师进发,所经过的城邑都想立刻攻占。这时天气寒冷,护城河都被冻住,金人都利用冰设置梯子登城,不用攻打就进入城中。郭永刚好在大名,听到消息,首先放松了在濠沟中捕鱼的禁令,人们争着出来捕鱼,冰不能冻住。金人到了城下,观望了很久才离去。

郭永博通古今,得到钱就买书,家中藏书万卷,写文章不求别人知道。看到立名节的古人,没有不合上书感慨叹息终日的时候,他尤其仰慕颜真卿的为人。杜充守卫大名,名声很大,郭永曾经谋划了几条策略去见他,过了几天问事情的眉目。杜充说:没有时间阅读。郭永数落他说:人有志向而没有才能,喜好虚名而丢掉实际,骄横傲慢刚愎自用而取得名声,以此来担当大任,很少有不导致百姓颠沛流离的,你们值得让我和你们一起处理政事吗?杜充非常惭愧。

靖康元年冬天,金人再次侵犯京师,内外被隔绝,有人把两宫被迫北行的消息告诉郭永,郭永号哭气绝,倒在地上,家人把他抬回去,好几天不吃东西,听说大元帅府的檄书来到,才勉强吃了一顿饭。他的忠义大概天生就是这样。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其后定公以孔子为中都宰,一年,四方皆则之。由中都宰为司空,由司空为大司寇。

定公十年春及齐平夏齐大夫黎鉏言于景公曰鲁用孔丘其势危齐乃使使告鲁为好会于夹谷孔子摄相事,曰:“臣闻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古者诸侯出疆,必具官以从。请具左右司马。”定公曰:“诺。”会齐侯夹谷。

献酬之礼毕,齐有司趋而进曰:“请奏四方之乐。”景公曰:“诺。”于是旌、旄、羽、祓、矛、戟、剑、拨鼓噪而至。孔子趋而进,举袂而言曰:“吾两君为好会,夷狄之乐何为于此!”景公心怍,麾而去之。有顷,齐有司趋而进曰:“请奏宫中之乐。”景公曰:“诺。”优倡、侏儒为戏而前。孔子趋而进曰:“匹夫而荧惑诸侯者罪当诛!请命有司!”有司加法焉,手足异处。景公惧而动,知义不若,归而大恐,告其群臣曰:“鲁以君子之道辅其君,而子独以夷狄之道教寡人,使得罪于鲁君,为之奈何?”有司进对曰:“君子有过则谢以质,小人有过则谢以文。”于是齐侯乃归所侵鲁之郓、汶阳、龟阴之田以谢过。

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有喜色。门人曰:“闻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孔子曰:“有是言也。不曰‘乐其以贵下人’乎?”于是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与闻国政三月,需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途,途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

齐人闻而惧,曰:“孔子为政必霸,霸则吾地近焉,我之为先并矣,盍致地焉?”黎鉏曰:“请先尝沮之;沮之而不可,则致地,庸迟乎!”于是选齐国中女子好者八十人,文马三十驷,遗鲁君。季桓子将受,乃语鲁君往观终日,怠于政事。桓子卒受齐女乐,三日不听政;郊,又不致膰俎于大夫。孔子遂行。

(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有删改)

(注)①季桓子:鲁国权臣,季孙氏宗主,兼鲁国执政。②膰俎:指盛播肉的祭器;也借指祭肉。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定公十年春及/齐平/夏/齐大夫黎鉏言于景公曰/鲁用孔丘/其势危齐/乃使使告鲁为好/会于夹谷/

B. 定公十年春/及齐平/夏/齐大夫黎鉏言于景公曰/鲁用孔丘/其势危齐/乃使使告鲁为好/会于夹谷/

C. 定公十年春/及齐平/夏/齐大夫黎鉏言于景公曰/鲁用孔丘其势/危齐/乃使使告鲁为好/会于夹谷/

D. 定公十年春及/齐平/夏/齐大夫黎組言于景公曰/鲁用孔丘其势/危齐/乃使使告鲁为好/会于夹谷/

11. 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人尊称为圣人,其思想核心是仁。他的弟子孟子,继承并发展了他的学说,被尊称为“亚圣”。

B. “谨庠序之教”中,庠序都表示学校。商代叫庠,周代叫序。

C. 有司,指有具体职务、做具体工作的官吏,在文中指掌管主持礼乐的官员。

D. 庄子,姓庄名周,著有《庄子》一书;老子,一说老聃,姓老名耳,著有《道德经》一书。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孔子治政有方。他就任中都宰一年就成为四方官员们学习的榜样,代理国相仅仅三个月就使得商贾吏民风气大变。

B. 孔子处变不惊。齐鲁夹谷之会上,他面对齐侯的威胁临危不惧,面对羞辱义正词严,还迫使齐国归还了侵占的土地。

C. 孔子率真可亲。他再度摄行相事时面露喜色,门人说这不是君子该有的表现,他直率回应是为处尊位能谦待人而乐。

D. 孔子见微知著。他看到当权者耽于女乐荒于政事、对大夫们表现出怠慢轻视之后,明白事不可为,果断离开了鲁国。

1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司进对曰:“君子有过则谢以质,小人有过则谢以文。”

(2)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答案】10.B    11. B    12. B   

13. (1)有关官员上前回答说:“君子有了过错就用实际行动来道歉,小人有了过错则用流于形式的言行来道歉。”
(2)倘若顺应天地万物的本性,驾驭着六气的变化,遨游于无穷的境地,他还要凭借什么呢?

【解析】

【分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鲁定公十年春季,鲁国与齐国和好。夏季,齐国大夫黎组对齐景公说:“鲁国任用孔丘,这形势就会危及齐国。”于是齐国派出使者告知鲁定公举行友好会见,约定在夹谷会面。

其中,“定公十年春”是表示时间的状语,“春”后断开,排除AD

“鲁用孔丘”是完整的主谓结构,主语是“鲁”;“其势危齐”是完整的主谓结构,“其势”是的主语,所以应在“其势”前面断开,排除C

故选B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B.“商代叫庠,周代叫序”错误,应是商代称学校为“序”,周称“庠”。

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B.“迫使”错,根据文章第三段“于是齐侯乃归所侵鲁之郓、汶阳、龟阴之田以谢过”可知,齐侯归还侵占的土地,是为了以实际行动向鲁君谢罪,并非孔子在夹谷之会上斗争的直接结果,所以不是孔子“迫使”齐国归还了侵占的土地。

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1)得分点:有司,有关官员;谢,道歉;质,实际行动;文,流于形式的言行;“谢以质”“谢以文”,状语后置句。

(2)得分点:乘,遵循,凭借;正,本,这里指自然的本性;辩,通“变”,变化;且,将要;恶,何,什么。

参考译文:

此后,鲁定公任命孔子为中都宰,经过一年的时间,四处都来效法他。孔子由中都宰升任司空,又由司空升任大司寇。

鲁定公十年春季,鲁国与齐国和好。夏季,齐国大夫黎鉏对齐景公说:“鲁国任用孔丘,这形势就会危及齐国。”于是齐国派出使者告知鲁定公举行友好会见,约定在夹谷会面。孔子代理盟会司仪之事,说:“臣下听说有文事的话必须有武备,有武事的话必须有文备。古代诸侯越出自己的疆界,必定配备文武官员作为随从。请配备左、右司马。”鲁定公说:“好。”到夹谷会见齐景公。

宴饮献酬之礼完毕后,齐国官吏小步疾走进来说:“请演奏四方的舞乐。”齐景公说:“好。”于是夷狄乐人打着旌旗,挥舞羽毛、彩缯,手持矛戟剑盾,击鼓呼叫着到来。孔子快步上前,挥举长袖说:“我们两国的君主举行友好盟会,夷狄的舞乐为何在此!”景公内心有愧,挥手让他们离去。过了一会儿,齐国的官吏小步疾走进来说:“请演奏宫中的舞乐。”齐景公说:“好。”于是艺人、侏儒便演戏调笑着上前。孔子又快步进去,说:“百姓而胆敢蛊惑诸侯的,罪该诛杀!请命令有关官员执行!”有关官员施加刑法,艺人、侏儒手足分离。齐景公恐惧而震动,知道齐国的礼义不如鲁国,回国后大为惊恐,告诉他的群臣说:“鲁国臣子用君子之道辅佐他们的君主,而你们只是用夷狄之道来教我,使我得罪了鲁君,对这如何是好?”有关官员上前回答说:“君子有了过错就用实际行动来道歉,小人有了过错则用流于形式的言行来道歉。”于是齐景公便归还了侵占鲁国的郓、汶阳、龟阴之田来认错道歉。

鲁定公十四年,孔子五十六岁,他由大司寇代理国相职务,脸上露出喜悦神色。他的弟子说:“听说君子大祸临头不恐惧,大福到来也不喜形于色。”孔子说:“有这句话,但不是还有一句‘乐在处高位而能谦待下’的话吗?”在这个时期他诛杀了扰乱国政的大夫少正卯。孔子参与国政三个月,贩卖羊和猪的商人就不敢哄抬物价,男女行人都分开走路,掉在路上的东两也没人捡走。各地的旅客来到鲁国的城邑,用不着向官员们求情送礼,都能得到照顾,满意而归。

齐国人听到了这个消息就害怕了,说:“孔子参与政事,鲁国一定会称霸,一旦鲁国称霸,我们靠它最近,必然会被先吞并。何不送给鲁国一些土地呢?”黎鉏说:“我们先试着阻止他们一下,如果不成,再送土地也不迟嘛!”于是就从齐围挑选了八十个美貌女子,一百二十匹毛色文采的马,一起送给鲁君。季桓子打算接受下来,就告诉鲁君以外出到各地周游视察为名,整天去观齐国的美女和骏马,把国家政事都荒废掉了。季桓子终于接受了齐国送来的女子乐团,一连三天不过问政务;在郊外祭祀结束后,义违背常礼,没把祭祀的肉分给大夫们。孔子于是离开了鲁国。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4小题,19分)

邹孟轲之母也,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也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乃去舍市傍。其嬉戏为贾人炫卖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复徙舍学宫之傍。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曰:真可以居吾子矣。遂居之。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诗云:彼姝者子,何以予之?此之谓也。

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之废学,若吾断斯织也。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今而废之,是不免于厮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何以异于织绩而食,中道废而不为,宁能衣其夫子,而长不乏粮食哉!女则废其所食,男则堕于修德,不为窃盗,则为虏役矣。孟子惧,旦夕勤学不息,师事子思,遂成天下之名儒。君子谓孟母知为人母之道矣。诗云:彼姝者子,何以告之?此之谓也。

孟子既娶,将入私室,其妇袒而在内,孟子不悦,遂去不入。妇辞孟母而求去,曰:妾闻夫妇之道,私室不与焉。今者妾窃堕在室,而夫子见妾,勃然不悦,是客妾也。妇人之义,盖不客宿,请归父母。于是孟母召孟子而谓之曰:夫礼,将入门,问孰存,所以致敬也;将上堂,声必扬,所以戒人也;将入户,视必下,恐见人过也。今子不察于礼,而责礼于人,不亦远乎!孟子谢,遂留其妇。君子谓孟母知礼,而明于姑母之道。

(节选自《列女传》,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孟子之少/也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乃去/舍市傍

B. 孟子之少/也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乃去舍市傍

C. 孟子之少也/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乃去舍市傍

D. 孟子之少也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乃去/舍市傍

11. 对文中文化常识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俎豆:古代祭祀、宴飨时盛食物用的两种礼器。亦泛指各种礼器。

B.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才艺。

C. 学宫:是学习的地方,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学校。“学宫”一词在西周时期已经出现,与后世经常使用的“辟雍”一词意义相同,是专门教授国子和贵族子弟的场所。

D. “彼姝者子,何以告之”选自《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孟母两次迁徙自己的住处,主要是为了给儿子寻找一个理想的成长环境。

B. 儿子学习回来,孟母用断织打比方来劝告孟子学不可废,否则后患无穷。

C. 孟母认为男子如失去赖以生存的技艺,那他不是去偷就是被俘虏、被奴役。

D. 孟母对孟子讲明道理,使孟子醒悟过来,于是他留住了自请离去的妻子。

13. 把原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诗云:“彼姝者子,何以予之?”此之谓也。

②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

【答案】10.C    11. D    12. C   

13. ①《诗经》上说:“那美丽的女子啊,我拿什么来赠送给你呢?”说的就是这件事。

②有德行的人学习是为了树立名声,求问才能增长知识,因此平时能平安无事,做起事来就可以避开祸害。

【解析】

【分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子大意:(因此)孟子小时候,游戏玩耍的都是下葬哭丧那一类的事,特爱()造墓埋坟。孟母(见了)说:“这里不该是我带着孩子住的地方啊!”于是(带着孟子)迁住在了(一个)集市的旁边。

“孟子之少也”是时间状语,“也”字用于句末,一般后面断开,排除AB

“为墓间之事”是“嬉游”的具体内容,中间不能断开,排除D

故选C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D. “浪漫主义”错。《诗经》是我国第一部“现实主义”诗歌总集。

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 “孟母认为男子如失去赖以生存的技艺……”错。原文是“女则废其所食,男则堕于修德,不为窃盗,则为虏役矣”,孟母认为“男子若对修养德行懈怠,那么不是去偷,就是被俘虏、被奴役”。

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本题(1)得分点有:“姝者子”,美丽的女子;“以何”,“何以”,宾语前置句;“予”,赠送;“此之谓也”,宾语前置句,“此谓之也”。

本题(2)得分点有:“立名”,树立名声;“广”,使……广大,引申为增长;“远害”,避开祸害。

参考译文:

鲁国邹邑人孟轲的母亲,人称孟母。当初她的家靠近一片墓地。因此孟子小时候,游戏玩耍的都是下葬哭丧那一类的事,特爱学造墓埋坟。孟母见了说:“这里不该是我带着孩子住的地方啊!”于是带着孟子搬家住在了一个集市的旁边。孟子又学玩起了奸猾商人夸口买卖那一类的事。孟母又说:“这里也不是我应该带着孩子住的地方啊!”于是再次把家迁到了一个学校的旁边。这时孟子所学玩的,才是祭祀礼仪、作揖逊让、进退法度等仪礼方面的学问了。孟母说:“这里才真正是可以让我带着儿子居住的地方啊!”于是,把家安在了这里。等孟子长大成人,便很顺利地学精了六艺,最终成就了儒家大师的大名。后来的君子贤人都说孟母善于利用环境渐染教化孩子。《诗经》上说:“那美丽的女子啊,我拿什么来赠送给你呢?”说的就是这件事。

孟子小的时候,有一次放学回家,他的母亲正在织布,见他回来便问道:“学习怎么样了?”孟子回答说:“跟过去一样。”孟母就用剪刀把织好的布剪断。孟子见状害怕极了,就问他母亲为什么要这样做,孟母说:“你荒废学业,如同我剪断这布一样。有德行的人学习是为了树立名声,求问才能增长知识,因此平时能平安无事,做起事来就可以避开祸害。如果现在荒废了学业,就不免于做下贱的劳役,而且难于避免祸患。这和依靠织布而生存有什么不一样,中途废弃而不做,哪能使她的丈夫和儿子有衣服穿,并且长期不缺乏粮食呢!女子若失去她赖以生存的技艺,男子若对修养德行懈怠,那么不是去偷,就是被俘虏、被奴役啊。”孟子听后很害怕,自此,从早到晚勤学不止,把子思当作老师,终于成为天下有名的大儒。有德行的人认为孟母懂得做母亲的法则。《诗经》上说:“那美丽的女子啊,我拿什么来向你禀告呢?”说的就是这件事。

孟子娶妻以后,有一次刚进入内室,他的妻子裸着身体在屋里,孟子不高兴,于是离开不再进去。他的妻子向孟母告别要求离去,说:“我听说夫妇之间的规矩,在卧室里可以不遵守。现在我在卧室偷懒,而丈夫见到我,勃然大怒,这是把我当成客人了。做女人的规矩,不能住在别人家里,请让我回到父母家中。”于是孟母叫来孟子对他说:“《礼》上说过,将要进入大门,要问一下谁在里边,这是表示尊敬;将要进入厅堂,声音一定要响亮,这是表示通知了人家;将要进入屋子,眼睛一定要向下看,表示担心撞上人尴尬的时候。如今你不遵守礼节,却责怪别人没有礼节,不是和圣人差得太远了吗!”孟子道歉,于是挽留了他的妻子。君子说孟母懂得礼节,而且清楚如何处理婆媳之间的关系。

安徽省淮北市树人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廖刚字用中,南剑州顺昌人。宣和初,自漳州司录除国子录,擢监察御史。时蔡京当国,刚论奏无所避。以亲老求补外,出知兴化军。钦宗即位,以右正言召。丁父忧,服阕,除工部员外郎,以母疾辞。绍兴元年盗起旁郡官吏悉逃去顺昌民以刚为命刚喻从盗者使反业既而他盗入顺昌部使者檄刚抚定刚遣长子迟喻贼贼知刚父子有信义亦散去寻召为吏部员外郎,言:“古者天子必有亲兵自将,所以备不虞而强主威。愿稽旧制,选精锐为亲兵,居则以为卫,动则以为中军,此强干弱枝之道。”又言:“国家艰难已极,今方图新,若会稽诚非久驻之地。请经营建康,亲拥六师往为固守计,以杜金人窥伺之意。”丁母忧,服阕,复拜给事中。刚言:“国不可一日无兵,兵不可一日无食。今诸将之兵备江、淮,不知几万,初无储蓄,日待浦于东南之转饷,浙民已困,欲救此患莫若屯田。”因献三说,将校有能射耕,当加优赏,每耕田一顷,与转一资。百姓愿耕,假以粮种,复还以租赋,上令都督府措置。时朝廷推究章谆、蔡卞误国之罪,追贬其身,仍诏子孙毋得官中朝。至是章杰自崇道观知婺州,章仅自太府丞提举江东茶盐事。刚封还诏书,谓即如此,何以示惩,乃并与祠。时徽宗已崩,上遇朔望犹率群臣遥拜渊圣【注】,刚言:“礼有隆杀,兄为君则君之,己为君则兄之可也。望勉抑圣心,但岁时行家人礼于内庭。”从之。郑亿年与秦桧有连而得美官,刚显疏其恶,桧衔之。金人叛盟,刚乞起旧相之有德望者,处以近藩,桧闻之曰:“是欲置我何地耶?”改工部尚书,而以王次翁为中丞。初,边报至,从官会都堂,刚谓亿年曰:“公以百口保金人,今已背约,有何面目尚在朝廷乎?”亿年奉祠去。明年致仕。以绍兴十三年卒。

(节选自《宋史·廖刚传》,有删改)

【注】渊圣,即宋钦宗赵桓。其弟宋高宗赵构即位后,遥尊赵桓为“孝慈渊圣皇帝”,宋人因以“渊圣皇帝”或“渊圣”称钦宗。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绍兴元年/盗起旁郡/官吏悉逃去顺昌/民以刚为命/刚喻从盗者使反业/既而他盗入顺昌/部使者檄刚抚定/刚遣长子迟喻贼/贼知刚父子/有信义亦散去

B. 绍兴元年/盗起旁郡/官吏悉逃去/顺昌民以刚为命/刚喻从盗者使反业/既而他盗入顺昌/部使者檄刚抚定/刚遣长子迟喻贼/贼知刚父子/有信义亦散去

C. 绍兴元年/盗起旁郡/官吏悉逃去顺昌/民以刚为命/刚喻从盗者使反业/既而他盗入顺昌/部使者檄刚抚定/刚遣长子迟喻贼/贼知刚父子有信义/亦散去

D. 绍兴元年/盗起旁郡/官吏悉逃去/顺昌民以刚为命/刚喻从盗者使反业/既而他盗入顺昌/部使者檄刚抚定/刚遣长子迟喻贼/贼知刚父子有信义/亦散去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钦宗,皇帝的庙号,是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庙号多用祖、宗称谓。

B. “丁父忧”,指遭遇父亲的丧事。古代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按规定要离职居家守丧。

C. 崩,文中指天子死。古代对不同身份者的“死”有不同称谓,如大夫死曰“不禄”。

D. “奉祠”,指宋代五品以上的官员,年老不能任事或者退休后,只是领取俸禄。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廖刚以孝为重。因为双亲年老而求往地方任职,后又因母病辞任工部员外郎。父母离世,他均守丧期满

B. 廖刚思虑周全。提出国不可一日无兵,兵不可一日无食,提议用优赏的办法激励将校既能打仗又能耕田。

C. 廖刚秉持原则。朝廷下令罪臣子孙不得在朝为官,而实际却又委以任职,廖刚因此封还诏书以表示不满。

D. 廖刚善于劝谏徽宗驾崩,廖刚劝谏圣上不但要向兄长行君礼,还要行兄长之礼和家人之礼来寄托深思。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请经营建康,亲拥六师往为固守计,以杜金人窥伺之意。

(2)百姓愿耕,假以粮种,复还以租赋,上令都督府措置。

【答案】10.D    11. C    12. D   

13. (1)请规划治理建康(南京),亲率六军前往作为固守的计策,以断绝金人有攻占的想法。

(2)百姓愿意耕种的,借给他们粮种,之后再用租赋偿还,皇上命令都督府安排这件事。

【解析】

【分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

句子大意是:绍兴元年,邻州出现了盗贼,官吏全都逃走,顺昌人都听廖刚的命令,廖刚告知跟随盗贼的人回来就业,接着其它盗贼进入顺昌,部使者用檄文征召廖刚安抚平定。廖刚派长子廖迟规劝盗贼,贼知道廖刚父子有信义,也都散去。

“顺昌”作定语修饰“民”,中间不可断开,排除AC;“有信义”与“刚父子”组成主谓短语,作“知”的宾语,中间不开断开,排除B

故选D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C.“大夫死曰‘不禄’”错误,大夫死曰卒,士死称不禄。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劝谏圣上不但要向兄长行君礼,还要……”错误,根据原文“兄为君则君之,己为君则兄之可也。望勉抑圣心,但岁时行家人礼于内庭”,可知,廖刚劝谏皇上只要逢年过节在内廷行家人礼就可以了。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题得分点有:“经营”,规划治理;“拥”,率领;“杜”,断绝。

2)题得分点有:“假”,借;第二个“以”,用;“措置”,安排。

参考译文:

廖刚字用中,是南剑州顺昌人。宜和初年,从漳州司录被任命为国子录,提升为监察御史。当时蔡京掌权,廖刚论奏无所顾忌。因为父母年老请求补外任,出京管理兴化军。钦宗即位,用右正言的职位征召他。父亲去世服丧,服丧期满,授工部员外郞,因母亲有病推辞不受。绍兴元年,邻州出现了盗贼,官吏全都逃走,顺昌人都听廖刚的命令,廖刚告知跟随盗贼的人回来就业,接着其它盗贼进入顺昌,部使者用檄文征召廖刚安抚平定。廖刚派长子廖迟规劝盗贼,贼知道廖刚父子有信义,也都散去。不久召入任吏部员外郞,进谏说:“古代天子一定有亲兵自己率领,用来防备意外并加强君主的威势,希望考核旧制,挑选精锐为亲兵,平常作为防御,行动时作为中军,这是强干弱枝之法。”又进谏说:“国家艰难已达到顶点,现在正要图谋革新,像会稽这样的地方确实不是可以长久停留的。请重点建设建康(南京),亲率六军前往作为固守的计策,以杜绝金人有攻占的想法。”母亲去世服丧,服丧期满,又被任命为给事中。廖刚进谏说:“国家不能一天没有军队,军队不能一天没有粮食。现在众将的军队防守江、淮,不知几万人,开始没有储蓄,每天等待东南运来的粮饷开饭,浙民已经贫乏,想除去这个忧患不如屯田。”于是献上三条建议,将校有能射猎耕种的,应当给予优厚的奖赏,每耕田一顷,给他升一级武阶。百姓愿意耕种的,借给他们粮种,之后用租赋偿还。皇上命令都督府安排这件事。当时朝廷追究章惇、蔡卞误国的罪,不仅降低他们的身份,还下诏不让他们的子孙到朝中为官。而这时章杰由崇道观任婺州知府,章仅由太府丞提拔负责江东茶盐事。廖刚把诏书封好送回朝廷,认为如果这样,怎么能显示惩戒,于是都给他们设立祠堂。当时徽宗已经去世,皇上遇到初一、十五还率领群臣遥拜渊圣(宋钦宗),廖刚进谏说:“礼有厚薄,哥哥为君就用君礼对待他,自己为君就用兄长之礼对待他,希望您抑制内心的感情,只要逢年过节在内廷行家人礼就可以了。”皇帝听从了建议。郑亿年因与秦桧有关系而得到位高禄厚之官,廖刚公开上奏章揭发他的恶行,秦桧恨廖刚。金人背叛盟约,廖刚请求起用德高望重的旧相,安排到临近边防去守备,秦桧知道后说:“这是想把我放到什么地方呢?”改授工部尚书,而以王次翁为御史中丞。当初,边境地区向朝廷汇报情况的文书到时,属官聚集在都堂,廖刚对郑亿年说:“你(当初)用百口保证金人(不侵犯我们),现在金人已经背叛盟约,有什么面目还待在朝廷呢?”郑亿年为祠禄官而离朝。廖刚第二年退休,绍兴十三年去世。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宋璟,邢州南和人。璟耿介有大节,好学,工文辞,举进士中第。调上党尉,为监察御史,迁凤阁舍人。居官鲠正,武后高其才。中宗嘉其直,令兼谏议大夫、内供奉,仗下与言得失。后韦月将告三思乱宫掖,三思讽有司论大逆不道,帝诏殊死。璟请付狱按罪。帝怒,岸巾出侧门,谓璟曰:“朕谓已诛矣,尚何请?”璟曰:“人言后私三思,陛下不问即斩之,臣恐有窃议者,请按而后刑。”帝愈怒。璟曰:“请先诛臣,不然,终不奉诏。”帝乃流月将岭南。

玄宗开元初,坐小累为睦州刺史,徙广州都督,四年,迁吏部兼侍中。帝幸东都,次崤谷,驰道隘,稽拥车骑,帝命黜河南尹李朝隐、知顿使王怡等官。璟曰:“陛下富春秋,今始巡守,以道不治而罪二臣,繇此相饬,后有受其蔽者。”帝遽命舍之。璟谢曰:“陛下向以怒责之以臣言免之是过归于上而恩在下姑听待罪于朝然后诏还其职进退得矣。”帝善之。广人为璟立遗爱颂,璟上言:“颂所以传德载功也。臣之治不足纪,广人以臣当国,故为溢辞,徒成谄谀者。欲厘正之,请自臣始。”有诏许停。

京兆人权梁山谋逆,敕河南尹王怡驰传往按。初,梁山诡称婚集,多假贷,吏欲并坐贷人。璟曰:“婚礼借索大同,而狂谋率然,非所防亿。使知而不假,是与为反。贷者弗知,何罪之云?”平纵数百人。

璟风度凝远,人莫涯其量。始,自广州入朝,帝遣内侍杨思勖驿迓之。未尝交一言。思勖自以将军贵幸,诉之帝,帝益嗟重。圣历后,突厥默啜侵九姓拔曳固,负胜轻出,为其狙击斩之,入蕃使郝灵佺传其首京师。灵佺自谓还必厚见赏。璟顾天子方少,恐后干宠蹈利者夸威武,为国生事,故抑之。逾年,才授右武卫郎将,灵佺恚愤不食死。

二十五年卒,赠太尉,谥文贞。

(选自《新唐书·列传第四十九》,有删改)

注:①仗下,即退朝后。②殊死,古时指斩首的死刑。

10. 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陛下向以怒责之以臣/言免之是过/归于上而恩在下/姑听待罪于朝/然后诏还其职进退/得矣

B. 陛下向以怒责之/以臣言免之/是过归于上而恩在下/姑听待罪于朝/然后诏还其职进退/得矣

C. 陛下向以怒责之以臣/言免之是/过归于上而恩在下/姑听待罪于朝/然后诏还其职/进退得矣

D. 陛下向以怒责之/以臣言免之/是过归于上而恩在下/姑听待罪于朝/然后诏还其职/进退得矣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凤阁,唐代武则天时期,将中书省改称凤阁。凤阁舍人,负责为皇帝起草诏书。

B. 岸巾,与“羽扇纶巾”的“巾”均指冠巾。皇帝岸巾而出,表现了严肃庄重性。

C. 巡守,即“巡狩”,“守”指所戍守的疆土;巡守,指天子出行,视察各地。

D. 京兆,指国都所在地区的行政长官,也可指京兆尹管辖的地区。文中意指后者。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宋璟直言进谏。宋璟认为皇帝对韦月将的处理会招人私下议论,请求皇帝一定重新查办处理。

B. 宋璟思量周全。他认为皇上倘若因道路堵塞就贸然罢黜官员,这没有顾及此事对今后的影响。

C. 宋璟率先垂范。广州人为宋璟立碑颂德,他上书表达了希望从自己开始纠正不良风气的看法。

D. 宋璟守正不阿。回京路上没有与杨思勖交谈,这让杨思勖认为宋璟自恃皇帝宠幸,品性高傲。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之治不足纪,广人以臣当国,故为溢辞,徒成谄谀者。

(2)使知而不假,是与为反。贷者弗知,何罪之云?

【答案】10.D    11. B    12. D   

13. (1)臣的政绩不值得记载,广州人因为臣作了宰相(是权臣、当权者),所以撰写溢美之词,徒然变成了谄媚之词(谄媚之人)。

(2)假使知道(他要谋反)而不借给他,这是和他一起谋反。借贷的人并不知道底细,有什么罪可言呢?

【解析】

【分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之”是“责”的宾语,“陛下向以怒责之”主谓宾俱全,句子结构完整,“之”后断开,而且“以怒责之”和“以臣言免之”两句结构一致,应分别断开,排除AC

“其职”是“诏还”的宾语,二者构成动宾结构,结构完整,宾语后断开,排除B

故选D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B.“岸巾……指冠巾”“表现了严肃庄重性”错误。岸巾,“岸”指将冠巾掀起,露出前额,表示态度洒脱,衣着简率不拘。文中皇帝发怒,衣衫不整地走出侧门。因此不是表现严肃庄重性。

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D.“守正不阿……”错误,结合原文“璟风度凝远,人莫涯其量。始,自广州入朝,帝遣内侍杨思勖驿迓之。未尝交一言。思勖自以将军贵幸,诉之帝,帝益嗟重”,此处不能表现宋璟的守正不阿,并且文中“将军”是杨思勖自称,“贵重”是杨思勖认为自己身份高贵,不是选项说的“认为宋璟自恃皇帝宠幸,品性高傲”。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治”,政绩;“足”,值得;“纪”,记载;“以”,因为;“当国”,掌权;“为”,撰写;“溢辞”,溢美之词;“徒”,徒然。

2)“使”,假使;“假”,借给;“是”,这;“贷”,借贷。

参考译文:

宋璟,是邢州南和人。他耿直有大节,喜爱学习,工于文章,考中进士。调任上党尉,担任监察御史,升任凤阁舍人。他为官刚正不阿,武后很看重他的才能。中宗赞赏他刚直,让他兼任谏议大夫、内供奉,退朝后和他谈论政务得失。后来韦月将告发武三思秽乱后宫,武三思让主管部门论处韦月将大逆不道,皇帝下诏准备将韦月将处死。宋璟请求将案件交付刑狱部门查办此事。中宗大怒,衣衫不整地走出侧门,对宋璟说:“朕已经说了要杀掉他,还请求什么呢?”宋璟说:“有人说皇后偏爱武三思,陛下不加追问就将他杀掉,臣担心有私底下对此议论纷纷的人,请求您查证后再施刑。”中宗越发愤怒。宋璟说:“那就先杀了臣,否则,臣不会奉行诏令的。”皇帝才将韦月将流放岭南。

玄宗开元初年,因为受了一点牵累获罪贬为睦州刺史,调任广州都督,四年,升任吏部尚书兼侍中。皇帝巡幸东都,驻扎在崤谷,驰道狭窄,造成车马拥挤停滞,皇帝命令罢免河南尹李朝隐、知顿使王怡等官员。宋璟说:“陛下正当壮年,如今开始巡守,因为道路不畅通而治罪两个臣子,由此相互告诫,今后要有人遭受困苦。”皇帝赶紧命令宽免他们。宋璟谢罪说:“陛下从前因为生气而责罚他们,又因为臣的话语而宽免他们,这使过错归于皇上而恩德出于臣下。姑且听任他们在朝廷待罪,然后下诏恢复他们的职位,这样就进退适宜了。”皇帝认为他说得很对。广州一带的人民为宋璟树立遗爱颂碑,宋璟上奏说:“颂是用来传扬德行、记载功绩的。臣的政绩不值得记载,广州人因为臣作了当权者,所以撰写溢美之词,徒然变成了谄媚之词。想要加以改正,就从臣开始吧。”下诏允许停止。

京兆人权梁山谋反,皇上下令河南尹王怡从驿道兼程赶去审理。起初,权梁山谎称置办婚礼,向许多人借贷,有关官吏想要牵连借贷的人一起判罪。宋璟说:“婚礼借贷基本都是相同的,可是谋恶者轻举妄动,不是人们所能预料防备的。假使知道他要谋反而不借给他,这是和他一起谋反。借贷的人并不知道底细,又有什么罪可言呢?”便平反释放了数百人。

宋璟风度端庄深沉,人们难以揣测他的器量。起初,他从广州入朝,皇帝派遣内侍杨思勖从驿道兼程赶去迎接他,他不曾与杨思勖交谈一句话。杨思勖认为自己身为将军地位尊贵,将此诉说给皇帝,皇帝更加赞叹器重宋璟。圣历后,突厥默啜进犯九姓拔曳固,依仗胜利轻率出击,被拔曳固狙击斩杀,入蕃使郝灵佺将默啜首级传送至京城。郝灵佺自认为还朝后一定会得到优厚的奖赏。宋璟考虑天子正年少,担心日后求宠逐利者会夸耀武力,给国家造成事端,因此有意压制他。第二年,才授予郝灵佺右武卫郎将,郝灵佺怀恨在心绝食而死。

二十五年去世,追赠太尉,谥号文贞。

安徽省无为市华星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卫鞅欲变法,秦人不悦。卫鞅言于秦孝公曰:“夫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甘龙曰:“不然。缘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之。”卫鞅曰:“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贤者更礼,不肖者拘焉。”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乃下令。令行期年,秦民之国都言新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国道不拾遗,山无盗贼,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卫鞅曰:“此皆乱法之民也!”尽迁之于边。其后民莫敢议令。

臣光曰: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是故古之王者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邻,善为国者不欺其民,善为家者不欺其亲。不善者反之,欺其邻国,欺其百姓,甚者欺其兄弟,欺其父子。上不信下,下不信上,上下离心,以至于败。所利不能药其所伤,所获不能补其所亡,岂不哀哉!昔齐桓公不背曹沫之盟,晋文公不贪伐原之利,魏文侯不弃虞人之期,秦孝公不废徙木之赏。此四君者道非粹白,而商君尤称刻薄,又处战攻之世,天下趋于诈力,犹且不敢忘信以畜其民,况为四海治平之政者哉!

(节选自《资治通鉴·卷二》)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夫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

B. 夫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

C. 夫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

D. 夫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左庶长,官爵名,掌军政大权,商鞅变法后,庶长虚化为军功爵位,不再有实职权力。

B. 太子,古时由现任君王册立的王位继承人,由君王的嫡长子担任,其地位次于君王。

C. 黥,《说文解字》有言“黥,墨刑在面也”,就是古代一种在人脸上刺字并涂墨刑罚。

D. 四海,古时认为中国有东海、西海、南海、北海环绕,因称四方为四海,泛指天下、全国。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卫鞅想要变法,却遭到大臣甘龙的反对,卫鞅便用“智者”“愚者”和“贤者”“不肖者”之论,成功说服了秦孝公支持他变法。

B. 卫鞅立木南门,招募能徙者并予奖励,是为颁布新法做准备,他认为必须先在百姓心中树立信誉,才能确保新法顺利实施。

C. 新法初行,太子犯法,卫鞅认为王子犯法与民同罪,虽不能对太子施刑,但却对太子的两位老师处以刑罚,以示执法公正。

D. 新法施行十年,乡邑得到很好的治理,卫鞅却斥责一些说变法好的人,将他们迁徙到边境,是因为这些人当初说变法不好。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令行期年,秦民之国都言新令之不便者以千数。

(2)所利不能药其所伤,所获不能补其所亡,岂不哀哉!

【答案】10.C    11. B    12. D   

13. (1)变法令实行了一周年,秦国百姓前往国都诉说新令不可取的数以千计。

(2)所得到的利益不足以医治它所受的创伤,所得到的收获不足以补救它所蒙受的损失,这难道不是很可悲的吗!

【解析】

【分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

句意:平民百姓不可同他们谋划始创事业的事,但可同他们共享事业的成功。讲求高尚德行的人不去迁就习俗,成就大功业的人不在众人中谋划。所以圣贤之人只要能够强国,就不必效法旧的传统。

“始”作“虑”的宾语,其后断开;“而可与乐成”中“而”为转折关系的连词,置于句首,之前断开;且“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形成对称句,结构一致。排除AB

“和”置于否定副词“不”后为动词“迎合、迁就”,其后“于”引出对象“俗”为宾语,故“俗”后断开;“成大功者”作后面句子的主语,之前断开,且“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属于对称结构,“俗”和“众”后断开;“是以”引出表结果的分句,之前断开。据以上分析排除D

故选C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B. “由君王的嫡长子担任”错误,古时太子大部分由君王的嫡长子担任,但也有“立贤不立长”“立贤不立嫡”的情况。

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能力。

D.“是因为这些人当初说变法不好”错误,原文信息是“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卫鞅曰:‘此皆乱法之民也!’尽迁之于边。其后民莫敢议令”,可见是因为这些人随意议论并扰乱国家法令。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1)“期年”,一周年;“便”,好处、方便;“数”,计算。

2)“利”,利益;“药”,医治;“亡”,损失;“岂”,难道。

参考译文:

卫鞅想实行变法改革,秦国人不高兴。卫鞅对秦孝公说:“平民百姓不可同他们谋划始创事业的事,但可同他们共享事业的成功。讲求高尚德行的人不去迁就习俗,成就大功业的人不在众人中谋划。所以圣贤之人只要能够强国,就不必效法旧的传统。”甘龙说:“不是这样。依循旧法来治理国家,官吏既已熟习而民众也安居守法。”卫鞅说:“庸常的人安守旧的俗尚,学者们沉湎拘泥于旧的见闻,依凭这两种人,要他们安守官职遵守旧法是可以的,但不能够同他们议论旧法之外的事情。聪明的人制订法规政策,蠢笨的人只会受制于人;贤德的人因时而变动礼法,无能的人只会被现成的礼法束缚住。”秦孝公说:“说得好!”便任命卫鞅担任左庶长,最终确定变法的法令。法令已拟订好但还没公布,恐怕民众不信从,于是在国都的集市南门竖立了三丈高的木头,招募百姓有能够把木头移徙放置在北门的奖给十金。百姓对此觉得奇怪,没有谁敢去移徙。再又下令说:“能移徙的人奖给五十金!”有一个人前来把它移徙到了北门,便奖给他五十金。于是公布了变法的命令。变法令实行了一周年,秦国百姓前往国都诉说新令不可取的数以千计。当时太子触犯新法。卫鞅说:“新法不能推行,是由于上面的人触犯新法。”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不能施以刑罚,便把他的老师公子虔处以刑罚,将另一个老师公孙贾脸上刺字。第二天,秦国人(听说此事)都遵从了法令。变法令实行十年后,秦国内道不拾遗,山中无盗贼,百姓勇于为国作战,不敢再行私斗,乡邑得到了很好的治理。秦国民众中当初说变法令不可行的,如今有些人又来说变法令很好。卫鞅说:“这些都是扰乱法制的民众!”把他们全部迁徙到边境地方。从这以后民众没有谁敢议论国家的政令了。

臣司马光说:诚信,是国君的重宝。国家靠百姓来保卫,百姓靠诚信来保护;不靠诚信就没有办法驱使民众,不靠民众也就没有办法守卫国家。所以古代成就王道者不欺骗天下,建立霸业者不欺骗四方邻国,善于治国者不欺骗百姓,善于治家者不欺骗亲人。不善于治理的则与此相反,欺骗邻国,欺骗百姓,更厉害的还欺骗兄弟,欺骗父子。上面的人不信下面的人,下面的人不信上面的人,上下离心,以至于败亡。所得到的利益不足以医治它所受的创伤,所得到的收获不足以补救它所蒙受的损失,这难道不是很可悲的吗!过去齐桓公不违背与曹沫订的盟誓,晋文公不贪图攻伐原国的利益,魏文侯不违背同管理山泽的人的约会,秦孝公不废止给移徙木头者的奖赏。这四位国君他们的行事并不是纯粹清白,而卫鞅尤其被称为刻薄寡恩的人,又处于战国攻伐不已的时代,天下都崇尚诈力,尚且不敢忘记以诚信来抚养他的百姓,何况今日治理天下的当政者呢!

 



文章转载自(直接来源):

本文由语文试题与作文(stzuowen)整理,转载注明出处。

投稿:1224355909@qq.com 商务合作:QQ1224355909


扫码或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语文试题与作文(stzuowen


初中试题库大(stkuda)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语文试题与作文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