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上学期高二级期中考语文试题

设为星标!语文试题仓库!应有尽有!最新高考试题作文高中试题小学试题作文初中试题作文中考试题作文!关注本号可每天收到各种资料。点上面蓝色文语文试题与作文关注。

‍‍‍2020年9月高考优秀作文专辑9月出炉,欢迎淘宝!

高考第一品牌语文月刊代码46-88每月一本定价12元。其中每年8月高考优秀作文点评专辑、9月高考试题分析专辑、12月最新高考分类练习专辑、4月最高高考冲刺AB卷二套题等为高考必备!咨询微信160170248,手机13602424805

 语文月刊2021年12月高考分类练习专刊

海量免费试题,请关注1语文试题汇编2020年6.1-7.7全部语文试题  2.试题汇编2020.5.1-5.31  3.试题汇编2020.4.1-4.30  4.试题汇编2020.3.1-3.31  5.初中试题仓库请点这里 6.小学试题仓库请点这里

2021-2022学年上学期高二级期中考试题

 

语文

 

202111

本试卷共8页,23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笔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卷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3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组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近些年来,我们在很多西方国家的建筑学院做过讲座,讲得最多的主题就是如何“重返自然之道”。对此,传统中国有几点基本理解:自然体现着比人类更优越的东西,自然是人类的老师,学生要对老师保持谦卑的态度;自然直接和道德准则相关,自然体现着比人类的所为更高的道德准则。

在我们考虑建筑、城市、生产、建造之前,首先应该反省我们面对自然的态度,我们需要重新树立自然比人造的建筑和城市更加重要的观念。中国曾经是一个诗意遍布城乡的国家,但是今天的中国,正在经历一种如同被时间机器挤压的快速发展,一切都无暇思考。如果我们能够意识到这种自然、建筑、城市彼此不分的体系的价值,意识到它表达着比现在惯常的建筑观更高的道德与价值,我们就有必要在新的现实中重新创建它的当代版本。

不过,把中国建筑文化传统想象成与西方建筑文化传统完全不同的东西肯定是一种误解,在我们看来,它们之间只是有一些细微的差别,但这种差别却是决定性的。在西方,建筑一直享有面对自然的独立地位,但在中国的文化传统里,建筑在山水自然中只是一种不可忽略的次要之物。换句话说,在中国文化里,自然曾经远比建筑重要,建筑更像是一种人造的自然物。人们不断地向自然学习,使人的生活回复到非常接近自然的状态,一直是中国的人文理想。这就决定了中国建筑在每一处自然地形中总是喜爱选择一种谦卑的姿态,整个建造体系关心的不是人间社会固定的永恒,而是追随自然的演变。这也可以说明为什么中国建筑一向自觉地选择自然材料,建造方式力图尽可能少地破坏自然,材料的使用总是遵循一种反复循环更替的方式。在一栋被拆毁的民居里,我们经常可以发现1000年材料的累积。反复使用某些材料,这不仅是出于节约的考虑,实际上,我们从这种方式读出的是一种信念,人是有可能建造一个与自然相似的世界的。而在西方建筑文化传统里,自然与建筑总是以简明的空间区隔方式区别开来,自然虽让人喜爱,但也总是意味着危险。

之所以要探索一种中国本土的当代建筑,是因为我们从不相信单一世界的存在。所以,我们工作的范围,不仅在于新建筑的探索,更加关注那个曾经充满自然山水诗意的生活世界的重建。无论中国还是西方,它们的建筑传统都曾经是生态的。而当今,东西方之间最具普遍性的问题就是生态问题。建筑学需要重新向传统学习,这在今天的中国更多意味着向乡村学习,不仅学习建筑的观念与建造,更要学习和提倡一种与自然彼此交融的生活方式。在这种意识里,这种形而上的思考从来不能和具体的建造问题分开。我们要想办法把传统的材料运用与建造体系同现代技术相结合。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提升传统技术,这也是我们在使用现代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体系的同时大量使用手工技艺的原因。技艺掌握在工匠的手中,是活的传统。如果不用,即使在形式上模仿传统,传统仍然必死,而传统一旦死亡,可以相信,我们就没有未来。

(摘编自王澎《循环建造的诗意——建造一个与自然相似的世界》)

材料二: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当下,现代都市高楼林立,但古人笔下的绿水青山仍是令人神往的桃花源。作为承载城市文化精神、塑造城市风貌特色的当代建筑,如何在钢筋水泥空间为人们营造栖息的诗意?如何以建筑寄托人文精神?追求自然之道依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追求“自然”的建筑,不仅意味着从自然形象中汲取灵感,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使建筑与自然发生关系;更意味着树立以“天人合一”为核心的美学追求。正如北宋山水画家郭熙所言,“身即山川而取之”。这也是中国古代建筑设计追求的境界。在当代建筑设计中,崇尚“自然”不是单纯模仿古典园林样式,也不是盲目追求抽象的建筑形式,更不是为概念而概念,而是顺应生态环境、人文传统、建造法则,以独特的生命体验激发创造灵感。这样的创作观有利于设计者形成个人风格,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对话,解决“千城一面”之困境。

追求“自然”还意味着构建绿色、可持续的发展观。目前,由于各种原因,我国每年都有一批建筑尚未达到50年使用寿命便被拆除,既浪费资源、破坏环境,又难以为子孙后代留下建筑遗产与历史文脉。破解这一难题,一方面要从体制机制上着手改革,重视城市规划设计;另一方面,也要鼓励建筑师积极将节能低碳、集约高效的绿色科技手段引入设计,树立可持续发展的建设理念。绿色,象征着自然、友好、创新与生机,也当成为中国建筑发展鲜亮的底色,为构筑和谐的人居环境提供指引。

(摘编自马苏薇《追求建筑的自然之道》)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传统的建筑观把自然看得比人造的建筑和城市更加重要,并且认为建筑在山水自然中只是一种不可忽略的次要之物。

B.与中国建筑文化传统不同,西方建筑文化传统对自然十分排斥,所以要将建筑与自然区别开来,并赋予建筑独立的地位。

C.中国古代建筑一向自觉地选择自然材料并反复使用,体现了古人向自然学习、使生活回复到非常接近自然的状态的人文理想。

D.追求建筑的自然之道,有助于在城市中为人们营造栖息的诗意,也有助于解决“千城一面”的难题,构筑和谐的人居环境。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虽然今天的中国有着超出常规的发展速度,但城乡却失去了原有的诗意,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们缺乏对自然应有的谦卑。

B.中国与西方的建筑学都面临生态传统遭到破坏的问题,解决之道就是重新向传统学习,特别是向乡村学习建筑的观念与建造。

C.传统建筑的材料、手工技艺由于与现代建筑的材料、技术的巨大差异,很难得到真正的应用,一旦沦为形式就会走向死亡。

D.当代中国不乏模仿古典园林样式、追求抽象的建筑形式、表达特定的概念的建筑设计,但这些设计都与建筑的自然之道绝缘。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自然之道”的建筑观的一项是(   )(3分)

A.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B.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C.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D.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行文思路。(4分)

5追求建筑的自然之道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应在哪些方面创新?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话说黛玉正自悲泣,忽听院门响处,只见宝钗出来了,宝玉袭人一群人都送出来。待要上去问着宝玉,又恐当着众人问羞了宝玉不便,因而闪过一旁,让宝钗去了,宝玉等进去关了门,方转过来,尚望着门洒了几点泪。自觉无味,转身回来,无精打彩的卸了残妆。

紫鹃雪雁素日知道黛玉的情性:无事闷坐,不是愁眉,便是长叹,且好端端的不知为着什么,常常的便自泪不干的。先时还有人解劝,或怕他思父母,想家乡,受委屈,用话来宽慰。谁知后来一年一月的,竟是常常如此,把这个样儿看惯了,也都不理论了。所以也没人去理他,由他闷坐,只管外间自便去了。那黛玉倚着床栏杆,两手抱着膝,眼睛含着泪,好似木雕泥塑的一般,直坐到二更多天方才睡了。一宿无话。

次日芒种,且说宝钗、迎春、探春、惜春、李纨、凤姐等并大姐儿、香菱与众丫鬟们,都在园里玩耍,独不见黛玉,迎春因说道:“林妹妹怎么不见?好个懒丫头,这会子难道还睡觉不成?”宝钗道:“你们等着,等我去闹了他来。”说着,便撂下众人,一直往潇湘馆来。

忽然抬头见宝玉进去了,宝钗便站住,低头想了一想:“宝玉和黛玉是从小儿一处长大的,他兄妹间多有不避嫌疑之处,嘲笑不忌,喜怒无常;况且黛玉素多猜忌,好弄小性儿,此刻自己也跟进去,一则宝玉不便,二则黛玉嫌疑,倒是回来的妙。”想毕,抽身回来。

刚要寻别的姊妹去。忽见面前一双玉色蝴蝶,大如团扇,一上一下,迎风翩跹,十分有趣。宝钗意欲扑了来玩耍,遂向袖中取出扇子来,向草地下来扑。只见那一双蝴蝶忽起忽落,来来往往,将欲过河去了。引的宝钗蹑手蹑脚的,一直跟到池边滴翠亭上,香汗淋漓,娇喘细细。宝钗也无心扑了,刚欲回来,只听那亭里边嘁嘁喳喳有人说话。原来这亭子四面俱是游廊曲栏,盖在池中水上,四面雕镂子,糊着纸。宝钗在亭外听见说话,便煞住脚往里细听。只听说道:“你瞧这绢子果然是你丢的那一块,你就拿着;要不是,就还芸二爷去。”又有一个说:“可不是我那块!拿来给我罢。”又听道:“你拿什么谢我呢?难道白找了来不成?”又答道:“我已经许了谢你,自然是不哄你的。”又听说道:“我找了来给你,自然谢我;但只是那拣的人,你就不谢他么?”那一个又说道:“你别胡说。他是个爷们家,拣了我们的东西,自然该还的。叫我拿什么谢他呢?”又听说道:“你不谢他,我怎么回他呢?况且他再三再四的和我说了,若没谢的,不许我给你呢。”半晌,又听说道:“也罢,拿我这个给他,算谢他的罢。你要告诉别人呢?须得起个誓。”又听说道:“我要告诉人,嘴上就长一个疔,日后不得好死!”又听说道:“嗳哟!咱们只顾说,看仔细有人来悄悄的在外头听见。不如把这子都推开了,就是人见咱们在这里,他们只当我们说玩话儿呢。走到跟前,咱们也看的见,就别说了。”

宝钗外面听见这话,心中吃惊,想道:“怪道从古至今那些奸淫狗盗的人,心机都不错,这一开了,见我在这里,他们岂不臊了?况且说话的语音,大似宝玉房里的小红。他素昔眼空心大,是个头等刁钻古怪的丫头,今儿我听了他的短儿,‘人急造反,狗急跳墙’,不但生事,而且我还没趣。如今便赶着躲了料也躲不及,少不得要使个‘金蝉脱壳’的法子。”犹未想完,只听“咯吱”一声,宝钗便故意放重了脚步,笑着叫道:“颦儿,我看你往那里藏!”一面说一面故意往前赶。

那亭内的小红坠儿刚一推窗,只听宝钗如此说着往前赶,两个人都唬怔了。宝钗反向他二人笑道:“你们把林姑娘藏在那里了?”坠儿道:“何曾见林姑娘了?”宝钗道:“我才在河那边看着林姑娘在这里蹲着弄水儿呢。我要悄悄的唬他一跳,还没有走到跟前,他倒看见我了,朝东一绕,就不见了。别是藏在里头了?”一面说,一面故意进去,寻了一寻,抽身就走,口内说道:“一定又钻在山子洞里去了。遇见蛇,咬一口也罢了!”一面说,一面走,心中又好笑:“这件事算遮过去了。不知他二人怎么样?”

谁知小红听了宝钗的话,便信以为真,让宝钗去远,便拉坠儿道:“了不得了!林姑娘蹲在这里,一定听了话去了!”坠儿道:“听见了,管谁筋疼!各人干各人的就完了。”小红道:“要是宝姑娘听见还罢了。那林姑娘嘴里又爱克薄人,心里又细,他一听见了,倘或走露了,怎么样呢?”二人正说着,只见香菱、臻儿、司棋、侍书等上亭子来了。二人只得且和他们玩笑。只见凤姐儿站在山坡上招手儿,小红便连忙弃了众人,跑至凤姐前,堆着笑问:“奶奶使唤做什么事?”凤姐打量了一回,见他生的干净俏丽,说话知趣,因笑道:“我的丫头们今儿没跟进我来。我这会子想起一件事来,要使唤个人出去,不知你能干不能干?说的齐全不齐全?”小红笑道:“奶奶有什么话,只管吩咐我说去;要说的不齐全,误了奶奶的事,任凭奶奶责罚就是了。”

(节选自《红楼梦》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黛玉想着要当面问宝玉是因为上一回合所写她替宝玉忧虑,而宝钗夜访宝玉传出的笑语,又让她多心宝玉移情宝钗。

B.两个丫鬟在亭中的对话吐露出私情,这不是大观园这个有着森严封建等级秩序的社会所允许的,所以言语十分隐晦。

C.宝钗在情急之下撒谎,主观上有把偷听嫌疑转嫁给黛玉的想法,客观上加深人们对黛玉的误解,读者会认为合情合理。

D.小红(红玉)的形象非常丰富,宝钗说她眼空心大,头等刁钻,她对贾芸、对王熙凤表现出了不同的性格,既痴情又势利。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人物的刻画非常典型,如对黛玉“倚着床栏杆,两手抱着膝,眼睛含着泪”的描写,也为后文写黛玉葬花的多愁善感蓄势作铺垫。

B.小说人物的语言描写非常精彩,符合人物身份特点,如小红和王熙凤的对话,就体现了大观园中主子和奴仆各自该有的客套与精明。

C.小说情节安排看似随意,实则别具匠心,如宝钗扑蝶,看似可有可无,实则引出亭中人物对话及后续情节,加深人们对黛玉的偏见。

D.小说适时采用全知视角,设置悬念,颇具趣味,如小红和坠儿亭中叙话,在宝钗看来,就是多个“又听说道”,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8请简析本文中薛宝钗的形象特点及塑造方法。(6分)

9《红楼梦》对人情世故的刻画入木三分,经常通过一些或叙或议的文字来实现,请举出两处并赏析。(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秦琼,字叔宝,齐州历城人。始为隋将来护儿帐内,母丧,护儿遣使吊之。吏怪曰:士卒死丧,将军未有所问,今独吊叔宝何也?护儿曰:是子才而武,志节完整,岂久处卑贱邪?俄从通守张须陀击贼卢明月下邳,贼众十余万,须陀所统才十之一,坚壁未敢进,粮尽,欲引去。须陀曰:贼见兵却,必悉众追我,得锐士袭其营,且有利,谁为吾行者?众莫对。惟叔宝与罗士信奋行。乃分劲兵千人伏莽间,须陀委营遁,明月悉兵追蹑。叔宝等驰叩贼营,门闭不得入,乃升楼拔贼旗帜,杀数十人,营中乱,即斩关纳外兵,纵火焚三十余屯。明月奔还,须陀回击,大破之。又与孙宣雅战海曲,先登。以前后功擢建节尉。从须陀击李密荥阳。须陀死,率残兵附裴仁基。仁基降密,密得叔宝大喜,以为帐内骠骑,待之甚厚。密与宇文化及战黎阳,中矢堕马,濒死,追兵至,独叔宝捍卫得免。后归王世充,署龙骧大将军。与程咬金计曰:世充多诈,数与下咒誓,乃巫妪,非拨乱主也。因约俱西走,策其马谢世充曰:自顾不能奉事,请从此辞。贼不敢逼,于是来降。高祖俾事秦王府王尤奖礼从镇长春宫拜马军总管战美良川破尉迟敬德功多帝赐以黄金瓶,劳曰:不恤妻子而来归我,且又立功,使朕肉可食,当割以啖尔,况子女玉帛乎!寻授秦王右三统军,走宋金刚于介休,拜上柱国。从讨世充、建德、黑闼三盗,未尝不身先锋鏖阵,前无坚对。积赐金帛以千万计,进封翼国公。每敌有骁将锐士震耀出入以夸众者,秦王辄命叔宝往取之,跃马挺枪刺于万众中,莫不如志,以是颇自负。及平隐、巢,功拜左武卫大将军,实封七百户。后稍移疾,尝曰:吾少长戎马间,历二百余战,数重创,出血且数斛,安得不病乎?卒,赠徐州都督,陪葬昭陵。太宗诏有司琢石为人马立墓前,以旌战功。贞观十三年,改封胡国公。

(选自《新唐书》,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高祖俾事秦王府/王尤奖礼/从镇长春宫/拜马军总管/战美良川破/尉迟敬德功多/帝赐以黄金瓶

B.高祖俾事秦王府/王尤奖礼/从镇长春宫/拜马军总管/战美良川/破尉迟敬德/功多/帝赐以黄金瓶

C.高祖俾事秦王/府王尤奖礼/从镇长春宫/拜马军总管/战美良川破/尉迟敬德功多/帝赐以黄金瓶

D.高祖俾事秦王/府王尤奖礼/从镇长春宫/拜马军总管/战美良川/破尉迟敬德/功多/帝赐以黄金瓶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卿,早期是古代对人的敬称,适用范围较广,后来多用作君主对臣下的称呼。

B.赠,皇帝对活着或已死官员加封官爵或荣誉称号,受封的官员往往有重大功绩。

C.诏,先秦时代上级给下级的命令文告称“诏”,秦汉以后专指帝王的文书命令。

D.贞观,唐太宗李世民统治时期的年号,年号是从汉朝开始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秦叔宝率残兵投靠裴仁基,后裴仁基投降李密,李密得到秦叔宝,黎阳一战中,李密中箭堕马,秦叔宝救了他。

B.秦叔宝在秦王帐下立功,不久被任命为秦王右三统军,在介休与宋金刚协同作战,取得战功后,又被封为上柱国。

C.秦叔宝英勇善战,每逢敌军有骁将精兵耀武扬威时,秦王总是派他去击败那些将士。他每战必胜,因此很是自负。

D.秦叔宝去世后,唐太宗下诏命令主管官员用石头雕琢成人马立在秦叔宝的墓前,用来表彰他的卓越战功。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是子才而武,志节完整,岂久处卑贱邪?(4分)

(2)从讨世充、建德、黑闼三盜,未尝不身先锋鏖阵,前无坚对。(4分)

14张须陀在下邳成功击败卢月明,请分析取胜的原因?(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5-16题。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高适

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峽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一个“嗟”字,开篇就表达了强烈的感情。“此别”、“谪居”四字,紧扣题目中的“送”和“贬”两字。

B.颔联承首联写送别所见之景,饮酒相送时,听到一声声猿啼,看到一行行归雁,视听结合,不言情而情自显。

C.颈联上句写青枫江上帆行渐远,下句写白帝城边古木稀疏,对仗工整,意境深远,一联同赠两人,内容相称。

D.本诗中间两联情景相融,苍凉中蕴含送别之情味。所写之境,错综交织而井然不乱,显出作者的艺术造诣。

16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概括分析。(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在《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分别运用典故,表现游子思妇两人音讯断绝,相思无着落。

(2)青年担当着国家兴盛的重责,应当以《论语·泰伯》中曾子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勉,表现出有抱负的人要担当大任,要胸怀宽广、意志坚定。

(3)《将进酒》中诗人表达对自己才能的充分肯定和虽遭困厄却永不沉沦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8-20题。

中国中央民族乐团日前在柏林艺术中心举行《玄奘西行》大型民族管弦音乐会,用丝竹管弦的动人音律,向现场听众讲述1300年前高僧玄奘西行取经的传奇旅程。琵琶、管子、胡琴、古筝、箫等中国民族乐器悉数登场,国内知名演奏家与乐队的完美配合,重现1000多年前的西域风情,并体现玄奘___________的毅力和___________的精神。《玄奘西行》大型民族管弦音乐会是中国对外文化集团打造的“中华风韵”品牌节目之一。“中华风韵”项目从启动至今,一直致力于中国舞台表演艺术精品推广到世界各地,西方观众了解和欣赏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成果。

当晚,柏林艺术中心___________。(        )。他不仅惊叹于丰富多样的中国传统民族乐器,更为中国作曲家和演奏家的艺术成就所折服。此外,乐团还一并奉上《春江花月夜》《花好月圆》等中国人熟知的曲目,令当地华人华侨听众欣喜不已,___________地随着韵律哼唱。由中阮、唢呐等乐器及人声集体呈现的《信天游随想》,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18依次填入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坚韧不拔    孜孜不倦    座无虚席    不由自主

B.坚定不移    孜孜不倦    高朋满座    情不自禁

C.坚韧不拔    孜孜以求    座无虚席    情不自禁

D.坚定不移    孜孜以求    高朋满座    不由自主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这是一场“美妙绝伦”的演出,听众马克西姆激动地说。

B.听众马克西姆很激动,说这是一场“美妙绝伦”的演出。

C.听众马克西姆激动地说,这是一场“美妙绝伦”的演出。

D.马克西姆是一位听众,他激动地说这场演出“美妙绝伦”。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一直致力于将中国舞台表演艺术精品推广到世界各地,西方观众了解和欣赏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成果。

B.一直致力于将中国舞台表演艺术精品推广到世界各地,让西方观众欣赏和了解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成果。

C.一直致力于中国舞台表演艺术精品推广到世界各地,让西方观众欣赏和了解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成果。

D.一直致力于将中国舞台表演艺术精品推广到世界各地,让西方观众了解和欣赏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成果。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21-22题。

我料想董华先生在写作《大地知道你的童年》这本书时一定是愉悦和享受的,正如① ,因为读着读着,我就会忘却钢筋水泥般的城市,逃离熙熙攘攘的人群,回到远方的故乡。

那个空旷的天空下,一片同样空旷的田野上,一个瘦弱的男孩,漫无目的地走着,穿过几块摇曳的稻田,穿过水边茂密的林子,路过柳条垂落的池塘,踏上一座细窄摇晃的小木桥,爬上高高的河堤,坐在大河旁,看着立满鱼鹰的小船如何在声韵水影中缔造五光十色的捕鱼盛宴,看着热闹的水面重新归于平静。白帆远去,夕阳如血,映照着散落的村庄,稀疏矮小的草房子,纵横交错的水流,阡陌相连的小道,袅娜缠绕的炊烟。童年的生活虽然贫瘠,但是② 。那时的孩子每日在大千世界中领略自然光影声色的变幻,日升日落,月圆月缺,四季流转。

所以,③ ,正是因为文学,我才得以时时观照那个记忆中早已远去的故乡,那是我取之不尽的创作宝库,即使我不再写童年的乡村故事,那样的情怀却能奇迹般地使得故事具有再生长的可能,鲜活得几乎触手可及。

2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文本分析其表达效果。(5分)

 

22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四、作文(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习近平主席在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纪念活动上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中国人民对战争带来的苦难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对和平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

材料二:《求是》杂志刊文指出,历史虚无主义的一大表现是丑化黄继光、狼牙山五壮士、刘胡兰、董存瑞、雷锋和林则徐、岳飞等英雄先烈与历史人物。

历史是一个国家的共同记忆,是一个民族的国家认同。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作为青年学生,你对祖国历史的学习除了通过学校的历史课堂,还通过哪些途径,又从中收获了怎样的国家认同感。请结合自身的经历,谈谈你的体会,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1-2022学年上学期高二级期中考试题

语文答案及说明

1.B(西方建筑文化传统对自然十分排斥”有误,原文“自然虽让人喜爱,但也总是意味着危险”最多算是一种警醒的态度,不能算“十分排斥”

2.A(B解决之道就是重新向传统学习”错误,重新向传统学习只是中国的解决之道,并不一定是西方的解决之道;C“由于与现代建筑的材料、技术的巨大差异,很难得到真正的应用”错误, “我们要想办法把传统的材料运用与建造体系同现代技术相结合。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提升传统技术,这也是我们在使用现代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体系的同时大量使用手工技艺的原因”,可见,手工技艺已经得到运用,传统建筑的材料也在想办法运用;D“但这些设计都与建筑的自然之道绝缘”错误,“模仿古典园林样式、追求抽象的建筑形式、表达特定概念的建筑设计”未必“与建筑的自然之道绝缘”。原文要否定的是“单纯模仿古典园林样式”“盲目追求抽象的建筑形式”“为概念而概念”

3.B(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只描写了皇宫建筑的气派,并未体现建筑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

4示例一:材料二先指出城市建筑面临的现实困境,引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即“追求自然之道”,接着从美学追求和发展观两个方面阐述其具体做法。

示例二:材料二先指出城市建筑存在的问题“是什么”,接着从“怎么办”的角度,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即“追求自然之道”,并从美学追求和发展观两个方面详细说明。

5我们要把传统的材料运用与建造体系同现代技术相结合,在这一过程中提升传统技术。②我们要着手改革体制机制,重视城市规划设计。③建筑师要积极创新,引入节能低碳、集约高效的绿色科技手段,树立可持续发展的建设理念。

6.C(原文不支持宝钗主观上有把偷听嫌疑转嫁给黛玉的想法)

7.D(采用了有限视角)

8.①语言描写,宝钗被小红坠儿开窗撞见,笑着喊黛玉,说看你往那里藏,又反向二人笑问,你们把林姑娘藏在那里了,体现她从容镇定,机智敏捷;②动作描写,宝钗欲扑蝴蝶,取扇来扑,蹑手蹑脚,香汗淋漓,娇喘细细,体现她闲暇时也有天真可爱的一面;③心理描写,在潇湘馆外,宝钗见宝玉进去,低头一想,自己跟进去,宝玉不便,黛玉嫌疑,还是不进为好,体现她思虑周全,处事稳重,能为别人着想。

9.①“谁知后来一年一月的,竟是常常如此,把这个样儿看惯了,也都不理论了”,写出了人情的肤浅,身边人并不能真正关心黛玉。

②“宝玉和黛玉是从小儿一处长大的,他兄妹间多有不避嫌疑之处,嘲笑不忌,喜怒无常”,写出了人情的美好,表现宝玉黛玉两小无猜的美好情感。

③“他是个爷们家,拣了我们的东西,自然该还的。叫我拿什么谢他呢?”,写出了封建社会男女交往的规矩,暗藏了小红对贾芸的爱慕。

④“不如把这子都推开了,就是人见咱们在这里,他们只当我们说玩话儿呢。走到跟前,咱们也看的见,就别说了”,写出了人与人之间的防备意识,体现了亭中二人的小心和顾虑。

⑤“怪道从古至今那些奸淫狗盗的人,心机都不错”,写出了人与人之间的猜疑,体现了宝钗紧张和尴尬。(其它答案,言之成理都可给分)

10.B(句意:高祖让他在秦王府做事,秦王对他特别奖掖礼遇。秦琼跟从秦王镇守长春宫,被委任为马军总管。在美良川打仗,他打败了尉迟敬德,功劳很大,皇帝赐给他黄金瓶

11.B(赠,赐死者以官爵或荣誉称号,皇帝赐予官员、及其父母、妻室以爵位名号,存者称封,已死称赠

12.B(在介休与宋金刚协同作战”错误,原文“走宋金刚于介休”,是在介休击退宋金刚

131)这个人有才干并且勇武,志向高远节操完美,哪里会长期处在卑贱地位呢?(是子,这个人;志节,志向节操;岂……邪,哪里……呢?各1分,大意1分)

2)跟从秦王讨伐世充、建德、黑闼三个叛贼时,他没有不冲锋在前在战场上激战的,战场上没有人是他的对手。(从讨,省略宾语“之(秦王)”,从之讨;鏖阵,在战场上激战;坚对,强敌,坚强的对手;各1分,大意1分)

141)张须陀使用妙计,出奇制胜;(2)秦叔宝等人不怕危险,作战勇猛。

参考译文:

秦琼,字叔宝,是齐州历城人。他最初在隋将来护儿手下做事,他的母亲死了,来护儿派遣使者凭吊她。官吏责怪道:“士兵们家有丧事,将军你从不过问,如今为什么单单吊唁秦叔宝家的丧事呢?”来护儿说:“秦琼这个人有才干并且勇武,志向高远节操完美,哪里会长期处在卑贱地位呢?”不久,跟随通守张须陀在下邳攻打敌人卢明月。敌军有十余万人,而张须陀所统帅的兵马只有敌人的十分之一,只能加固壁垒而不敢进攻。最后粮食吃完了,便想引兵退去。须陀说:“敌人看到我们退兵,一定会用全部的人马来追我们,如果我们用精锐的士兵去袭击他们的营寨,一定能胜利,谁愿意为我去?”众人没有愿意去的。只有叔宝与罗士信自告奋勇前往。于是分了一千精锐的士兵埋伏在草丛中,须陀弃营撤军,明月用全部的军队追击。叔宝等人骑马快速攻打敌营,城门关着进不去,于是爬上城楼拔下敌人的旗帜,杀了几十人,敌营中开始混乱,叔宝等人便砍断门闩迎接外面自己的军队,放火焚烧了三十多个屯。明月返还,须陀回击,大败明月。又与孙宣雅在海曲进行战斗,秦琼第一个登上城楼。因为前前后后的功绩升为建节尉。(秦琼)跟从须陀在荥阳攻打李密。后来须陀死了。秦琼率领剩下的部队归附裴仁基。仁基投降了李密,李密得到叔宝后很高兴,封他为帐内骠骑,待他非常好。李密和宇文化及在黎阳打仗,李密中箭落马,快要死了,追兵到,幸亏叔宝保护他,他才免于一死。后来又归附王世充,被封为龙骧大将军。他和程咬金商量说:“王世充很狡诈,多次与下属诅咒发誓,简直就是巫婆,而不是能改变乱世的主人!”于是相约一同西去,秦琼骑着自己的马前去向王世充告别,说:“我自认为不能为侍奉您,请让我现在告辞吧。”王世充不敢逼迫他,于是秦琼来投奔高祖。高祖让他在秦王府做事。秦王对他特别奖掖礼遇,秦琼镇守长春宫,官拜马军总管。在美良川打仗,他打败了尉迟敬德,功劳很大,皇帝赐给他黄金瓶,慰劳他说:“你不顾念妻子儿女而来归附于我,并且又立了大功,如果我的肉可以吃,就应该割下来给你吃,何况是财物、美女呢!”后来又封他为秦王右三统军,他在介休击退宋金刚,官拜上柱国。跟从秦王讨伐世充、建德、黑闼三个叛贼时,他没有不冲锋在前在战场上激战的,战场上没有人是他的对手。累计得到赏赐的金帛要用千万计算,进封为翼国公。每当敌军有勇猛的将士在军前出入来炫耀,秦王就命叔宝前去击败他。秦琼跃马挺枪在万军中(奔驰),没有不取胜的,因为这秦琼颇为自负。平定隐、巢后,他因功升官为左武卫大将军。实封食邑700户。后秦琼上书称病,要求隐退,他曾经说:“我从小长在军队,经历二百多次战争,多次受重伤,出血有好几斛,哪能不生病呢?”死后,秦琼被追赠为徐州都督,他的灵柩被葬在昭陵。唐太宗诏令相关部门雕凿石人石马立在他的墓前,用来表彰他的战功。贞观十三年,改封胡国公。

15.B(“写送别所见之景……听到一声声猿啼,看到一行行归雁”理解错误。颔联中,前一句,诗人设想李少府来到峡中,在这荒远之地听到凄厉的猿啼,不禁流下感伤的眼泪,后一句设想王少府贬到长沙,衡阳在长沙南面,衡山有回雁峰,传说北雁南飞至此不过,遇春而回。所以并不是送别之地的景色,都是想象的虚景,不是眼前所见的实景。)

16.(1)首联诗人首先抓住二人都是遭贬,都有满腹愁怨,而眼下又即将分别这一共同点,以深表关切的问句开始,表达了对李、王二少府遭受贬谪的同情,以及对分别的惋惜。(2)中间两联针对李、王二少府的现实处境,从二人不同的贬谪之地分别着笔,进一步表达对他们的关心和安慰。(3)最后一联诗人针对李、王二少府远贬的愁怨和惜别的忧伤,进行了语重心长的劝慰,对前景作了乐观的展望。

17(1)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  

(2)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  

(3)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18.C(第一组:坚定不移:稳定坚强,毫不动摇;不放弃。坚韧不拔:形容意志坚定,不可动摇。这两个近义成语区别很小,后者的程度更深一些;从使用对象看,“坚韧不拔 ”仅限于形容人的品格意志,但“坚定不移”则不一定,范围更广一些。根据语境“毅力”,用“坚韧不拔”。第二组:孜孜不倦: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通常指教师或学生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孜孜以求:比喻不知疲倦地探求。前者强调学习或者工作“勤奋、不知疲倦”;后者重在不知疲倦地“探求”。语境强调“探求”,因此应该用“孜孜以求”。第三组:高朋满座:高贵的朋友坐满了席位,形容宾客很多。座无虚席:座位没有空着的,多形容观众、听众或出席、参加的人很多。这里强调观众多,应该用“座无虚席”。第四组:情不自禁:禁,抑制。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强调完全被某种感情所支配。不由自主:指由不得自己,控制不住自己。两个近义成语都有“不能控制感情的意思”,但“情不自禁”一般指因为太激动而控制不住感情,而“不由自主”则指自己无法掌控自己。语境是观看演出很“激动”,所以用“情不自禁”)

19.C(题中A项,将“这是一场‘美妙绝伦’的演出”提到前面加以强调,然后交代说话人。与语境和下文不连贯。B项,重点在强调“很激动”,“说”放在后半句,弱化了语势,而且和下文衔接连贯不好,与语境不协调。D项,前半句强调马克西姆的身份是一位“观众”,后半句和下文不连贯,不协调)

20.B(“……推广到世界各地”,要补出一个“将”。“西方观众了解和欣赏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偷换主语,整个句子的主语是上文的“‘中华风韵’项目”,因此要在“西方观众”前加上使令动词“让”。“了解和欣赏”语序不当,观看演出,首先是“欣赏”节目,进而了解“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成果”。题中A项,暗换主语、语序不当;C项,成分残缺;D项,语序不当)

21. ①运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把夕阳比作血,运用偏正短语的结构,将村庄、草房子、水流、炊烟乡村景物作排比,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一幅黄昏时分夕阳西下时清新宁静生机盎然的典型的乡村景象。句式整齐中有变化,节奏和谐,朗朗上口。   

22. ①我阅读时(感受到)的愉悦与享受一样 ②充满了乐趣/乐趣无穷。③我时常感恩文学。

23.

 

文章转载自:

本文由语文试题与作文(stzuowen)整理,转载注明出处。

投稿:1224355909@qq.com 商务合作:QQ1224355909


扫码或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语文试题与作文(stzuowen


初中试题库大(stkuda)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语文试题与作文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