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河西三十里井子墩:林则徐饮茶吃面的军台

王璞 玉门历史文物 2023-09-19

沿着连霍高速线,在河西走廊玉门境内的大漠戈壁中,可以看见在一片风机下隐藏着一座孤独的烽火台,它是万里丝路上的一座普通驿站,它是具有300年历史的三十里井子烽火台,它掩映在大片的风塔中,现代文明与古代文明在这里交相互映。



红日下的玉门三十里井子墩





红日下的三十里井子风电场

三十里井子烽火台遗址,位于玉门市玉门镇东渠村洁源风电厂东侧高家滩戈壁。烽火台遗址以土坯建造,下宽上窄,顶部有檐,南面有一门,门高1.8米,宽0.8米,有一窄小通道,斜通烽火台顶部。烽火台高7.8米,基座为方形, 边长为9米,内部有两个隔墙,外裹白灰墙皮,是一座较为完整的烽火台。遗址建于清代,保存至今,是研究清代烽火台构造和西北边塞军事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红日下的三十里井子风电场

许多文献和行人对这座烽火台都有过记载,能了解它的一些信息:

1、《重修肃州新志》驿塘,烽堠,桥梁:

《通志》内开靖逆驿传,自赤金峡一百里至靖逆驿,系靖逆卫管理,马六匹,夫三名,岁支工、料外备站价等银二百二十二两三钱,本色粮一十八石。

一、本城东至大泉,计程三里,塘房三间。大泉至三十里井子,二十七里,塘房三间。井子至界牌一十五里,接连赤金所交界。查三十里井子在赤金峡西六十里、卫东三十里戈壁中,本无井泉可掘,仅有其名,常在大东渠取水。

由此说明,三十里井子墩在1737年前,就已经存在。此时有塘房3间。大致判断,此墩应建于1718年前后。此时,清廷进军新疆,疏勒河流域渐次开发,这里设立了赤金卫、靖逆卫。此后便成为玉门境内12个大路军台之一。此时有墩无井。

2、《西域图志》(1762年成书)记载:

 “髙见滩在玊门县治西六十里东北五十里有古塔”

3、《玉门县志》(约1820前后)汛防: 

“靖逆大路,军台一十二处,内:红山墩、惠回堡墩、

七里墩、火烧沟墩、八楞墩、青山墩、赤金硖墩、高见滩墩、三十里井子墩、沙岗墩、头道沟墩、二道沟墩。”

4、林则徐《荷戈纪程》:

道光二十二年(1842),遣戍伊犁,九月初十日,林则徐从赤金峡往西走,路过此墩有记载:“初十日,乙卯,晴,寅刻行,西风颇大。二十里俗名贼窝铺,又二十里高见滩,有古石碣,字迹剥落,今未得见。又二十里三十里井,有居民数家,因在此饮茶吃面。又二十里大东渠,距玉门县城十里。涉靖逆渠,入南门,在城内行馆宿”

此地,没有有关人家的记载,唯独林则徐有居民数家的记载。有待进一步考证。

5、 陶保廉(1891年):

 “二十里(过小墩三)至三十里井子(井深十丈),有方墩,(名三十里大墩),汛卡驻兵五,无居民。向汛兵购柴,煮汤御寒。拭目四眺,无地非碛。西南有雪岭,盖昌马、牛尾诸山,回顾赤金峡没入地平,如眉月矣。”

陶保廉记载这里有井,但井是什么时候挖的呢?根据《清实录》卷之五百四十二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七月上:“又谕、嘉峪关外。路多戈壁。从前并无水泉。今年大兵经过。凿井数处。俱得甘泉。水势胜涌。普济军行。不特所过驼马。汲饮有资。即往来商贾。亦多利赖。此实神明赞佑所致。”

《清实录》卷之五百六十五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六月下:“礼部议准、大学士管陕甘总督黄廷桂疏称、嘉峪关外。素系戈壁。西路进剿时。水泉喷涌。奉旨建立龙神祠。今于得胜墩地方建立。并请封号扁额。以彰神贶。从之。”

三十里井可能也是这一时期开挖,以利大兵通行。并在德胜墩建立龙神祠,

6、法国探险家伯希和《伯希和日记》对这里环境有描述:

1908年6月16日

考虑到时差,我两年的旅行将于今晨6时左右结束。

我们清晨4时半从玉门县出发,直到赤金峡有90里。人们声称这段距离很长,实际上共有130里。但我们并未催马急驰,事实上于8时45分钟便到达了。由此,这段距离比32公里不会多很多,最多35公里。 这条路要经由一片卵石沙漠的荒滩,再经过一条很长的山丘驴背地和圆形小山丘。它们将苏赖河流域与赤金峡何流域分隔开了。在道路的南部是大山,首先是一条赤裸的岩石山岭,紧靠其后和在非常近的地方,便是被大雪覆盖的更高的大山。

在这些驴背形的圆顶中央,是高家台的腰店子,它是沙漠中的一间普通的客店。这条路以砖砌小塔柱路标记为界,似乎每经过五个塔柱,便与更大的炮台轮番出现。但我不清楚该体系的度量基础是多少。

在整条道路沿途,我们都会遇到步行的汉人,他们都是穷苦人。其中最多的是匠人,这些人都是前往新疆撞运气的。

7、邵元冲《西北随轺记》1936:

“(高见滩)二十里,三十里井子,有汛房烽墩,井深数丈,空无一人,极目四望,恍如海洋,不见边际,故风来迅烈,势不可挡。回顾同行者,皆沙尘蒙面,如新出之泥菩萨亦。”



从文献记载初步判断,此墩设立于1718年前后,1891年还在使用,其使用往后可推到清朝结束的1911年,大致使用了200年,到1936年前就已经弃用。它的旁边有井,但似乎自掘开后用的时间不长,驻守士兵便从二十里开外的大东渠拉水吃用。

要到20里外的东渠取水,作为一座军台,军事供给驿站,有井无水,是一个奇特的例子,为何能使用200年,这更是一个奇迹。

图文编辑:蒲佳欣          审核:王璞


往期好文:

玉门市博物馆文物“身份证”发放完毕

一座城池  一段传奇

塞城倩影

祁连疏勒间的历史风烟(四)

祁连疏勒间的历史风烟(三)

祁连疏勒间的历史风烟(二)

祁连疏勒间的历史风烟(一)

疏勒国  疏勒县  疏勒河

小河的文化生命力

祁连山天堑古道昂藏沟考察

玉门千年独登山盐池史海钩沉

玉门赤金峡摩崖石刻初步考证

一个有三座古城的小城

斯坦因笔下的玉门黄花营

长城脚下黄花营

甘肃老“寿星”玉门  2140岁啦!

火烧沟遗址的历史文化价值

唐代玉门军、玉门县及玉门军道考

玉门花海古绿洲历史变迁考

玉门昌马东大沟关隘遗迹初探

玉门考古100年

那河  那城  那文化 ------玉门寻古

诗歌  千百年来为一座城市传唱

玉门市玉门镇古城调查初探

千年玉门

一首诗  一座城——玉门:绵延千年的诗意之城


玉门市博物馆参观预约电话:

0937-3338708

投稿邮箱:189906039@qq.com

玉门市博物馆官网:

http://www.ymsbwg.com

周周都有好文章推送

敬请扫码关注公众号

请点击右下方“好看”以兹鼓励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