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就是中国,这就是南航!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Author 创新前行的

 在全党全国上下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浓厚氛围中,在我校迎来校庆70周年之际,10月10日晚,东方卫视思想政论节目《这就是中国》播出“中国航天航空,创新前行”专题节目,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教授携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昂海松教授,与南航师生进行一场对话,带领大家了解中国航空航天创新前行的故事。

《这就是中国》校园行重磅升级,首次走进长三角著名高校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与师生一起用青春之歌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文末点击“阅读原文”,可查看完整视频



在节目开篇,张维为教授走进南航校史馆讲到:“在这里他们为共和国贡献了若干个第一。多年来,学校为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崛起,培养了一群埋头苦干、拼命硬干的人。他们也成了中国的脊梁。”


十年跨越,重压下敢攀登、创一流



张维为教授从南航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讲起,讲述了这枚“荣誉勋章”所表彰的南航人为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科技,为中国的科技自立自强事业做出的贡献。

中国航天员通过攻克多种问题和数百次的实验,让中国在空间站的建设上又一次突破了来自欧美的许多技术封锁,取得了开创性的成就。张维为教授回忆十年前的时光,那时候,很多人还以为中国航天员在太空长期驻留仍是遥远的梦,中国的航天在很多领域内还在“跟跑”。但绝处逢生是一个“文明型国家”基因里的东西,越受打压,越是能憋着一口气奋起直追。



张维为教授同时结合中十年来中国空间站建设、探月工程、火星探测、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等生动案例,叙述我们的航天事业,如何在美西方的打压下而全面崛起,并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内进入了“并跑”乃至“领跑”。我们有党的领导,有中国的新型举国体制的全力推进,有全国人民的支持,我们必将成功。



漫长岁月,奋进中勇担当、求创新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回望历史总能让我们吸取经验,汲取前行的力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昂海松教授带我们回顾了建国七十多年来中国航空航天事业发展的征程。



昂海松教授从我国航空技术、导弹技术和航天技术三方面的发展娓娓道来,叙述了航空航天技术研发历史上的动人故事,也为同学们科普了南航无人机研发、我国两种国际最先进水平导弹和中国国际空间站建设的专业知识,让同学们对中国航空航天事业在世界的地位有了全新的认识,明白了中国航空航天的发展不但彰显了制度的优越性,也为人类未来生存空间的探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放眼未来,巨人肩膀上开拓新事业



《这就是中国》节目组采取圆桌讨论以及词条问答的形式,通过对话的形式让昂海松教授、张维为教授以及来自南航的康国华教授友好交流,生动形象地讲述航空航天实现长足发展的关键。

在圆桌讨论的过程中,三位教授都多次谈及创新的重要性。

张维为教授谈到,做创新还要具备“眼高手低”的能力,要有一种前瞻的眼光,要认清这个领域内最前沿最先进的是什么,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

他曾经参观过南航的校史馆,校史中的一件事令他印象十分深刻,当时钱学森先生对南航的副校长说,我们需要研发出一种没有人驾驶的靶机,在这种前瞻的眼光下,南航最早研发出无人驾驶的靶机,也就是无人机。

昂海松教授向同学们强调了两句话:爱国是做人之本;创新是强国之首。他回忆年轻时在美国深造的年华,没有被优渥的待遇和安逸的生活迷住双眼,毅然决然回国为中国航空航天事业奋斗。

他向大家阐释了南航背负的历史使命——在抗美援朝战争后期建立的南航,背负了加强我国航空力量,提升我国航空技术的重大使命。南航人一直有开拓进取、锐意创新的决心,从几十年前开始就一直在寻找科研的“无人区”。正是在这种一开始就带着国家使命的基础之上来办学,带着这个使命来学习,南航人便有了一种踏实追求,开拓创新为国家做贡献的这样一种精神。并笑着说:“有这个精神就不怕了。”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康国华教授提出中国航空航天“要走到别人没有去的地方”要在中国已经自立自强的优势和力量基础上不断地要突破和超越,不断地提出创新的要求。

要在科技发展中取得进步,就不能只停留在原有的阶段,“创新一定是在一定的基础上再去往前踏一步”。关键的技术我们是求不来、买不来、要不来的,前辈们已经为我国的航空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那么后辈们应该锐意创新,要比他们做得更好,要实现从原来的0到1的突破。

康国华教授通过介绍一个他的作品“锦囊一号”,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创新的新思路——我们在做创新,在做科研这个工作的时候,一方面需要想象力,还需要跨学科的能力。“锦囊一号”主要研究如何微小卫星的领域实现植物种植。他凭借强大的跨学科能力,将航空航天有关的知识结合生物、历史知识,在科研的“无人区”实现突破创新。“锦囊一号”飞行任务是国内首次将该项技术应用于微纳卫星平台。


“锦囊一号”卫星智能管理单元

传送的舱内照片

校庆70周年电子标识


在南航70周年之际,“锦囊一号”在轨成功开机并顺利传下遥测数据,遥测信息中载有南航校庆70周年电子标识从太空传来了对学校70周年校庆的祝贺。



也有许多同学带着问题来到对话的现场,采取词条问答的方式,与教授们就科研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航天学院航空航天工程专业2019级本科生刘上

Q1

我国未来的商业火箭的发展前景如何?


康国华教授认为商业航天的发展前景是非常蓬勃的。商业航天是航天的一个必由之路,随着月球、火星(探索)这些技术的不断地沉淀和成熟,低轨的空间逐步开始向普通的老百姓开放。

“国家把前面的困难都给你解决掉了,剩下的这些问题交给民用的市场,所以现在应该来说迎来了整个商业航天发展的一个非常好的机遇期。



机电学院机械专业研究生二年级的岳出琛

Q2

航空航天人如何抵制诱惑,专心科研?


张维为教授细数中国人口多、市场大、迭代快等优质发展条件,且拥有发展友善的政府,优秀工程师队伍和大基数熟练工人的人才优势。每个人的未来都对一片星辰大海。

康国华教授也相信,随着国家的不断地进步和发展,我们一定能够解决好这个理想和现实相矛盾的问题。



空学院工程力学专业的2019级本科生罗欢

Q3

中国的空间站将如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昂海松教授认为中国空间站不光是为中国自己的科研服务,更为全世界服务,能够从宏观说去了解、掌握这个气候的变化,避免各种灾难,守护全人类的利益。

康国华教授则举出未来将推出的巡天望远镜的例子,并将其与哈勃望远镜对比,并叙述其300倍于哈勃望远镜的视野可以带来更丰富的科学资料,改变人类对宇宙的看法。




作为入学教育的重要一环,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组织300余名研究生新生参与节目录制,加强研究生学子对三航文化、国防军工文化的认同感、荣誉感、幸福感。



朱俊翰

航空学院  2022级力学专业

科学技术与工业水平的发展,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中国航空航天事业取得辉煌成就,是无数勤劳勇敢的能工巧匠们艰苦奋斗的结果。南航作为具有深厚航空航天背景的高等学府,也始终与时代同向,为守护共和国的空天安全贡献了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站在新时代的新起点上,前辈们取得的成绩不仅是我们民族自豪感的来源,更是激励新时代青年人开拓进取的不竭动力。“板凳甘坐十年冷”,唯有禁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才能把稳自身科研道路的前进方向,更好地投身到新时代航空航天事业的建设中去。


吕远飞

能源与动力学院  2022级车辆工程专业

在南航建校七十周年之际,我有幸在南航现场观看《这就是中国》节目,更为祖国的强大感到骄傲。我们不断突破西方国家一层层技术封锁和经济制裁,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已经追上世界脚步、实现了弯道超车甚至达到“领跑”水平。作为研究生,更应肩负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使命,立足所学专业,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攻坚克难;坚持科技自主创新,勇攀高峰;自觉服务国家重大需求,自立自强。我相信祖国将越来越繁荣昌盛,中国人民也将越来越自信。


高浩钧

机电学院  2022级机械专业

临近南航建校七十周年,《这就是中国》节目组走进南航,三位教授与我们畅谈中国航空航天发展及南航贡献的智慧与力量。回首我们国家取得的辉煌成就,无数航天人筚路蓝缕、呕心沥血,从一无所有到独步全球。作为一个中国人,我骄傲自豪,作为一名南航学子,我备受鼓舞。南航人航空报国、矢志一流的理想抱负是指引我们不断前进的灯塔,我们将脚踏实地、潜心科研,为建设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做出新的贡献,我们将仰望星空、勇挑重担,在星辰大海的征途上写下最美的青春诗篇。


节目录制结束后,同学们纷纷与张维为教授合影留念



心有所信,方能远行

立足建校70周年新起点

南航人将继续前行

以优异的办学成绩

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以开拓进取、锐意创新的决心

为中国航天航空民航事业做出更多贡献




出品丨晓南晓航工作室

素材来源丨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东方卫视《这就是中国》

值班编辑丨柴雨婷、陆美奇

责任编辑丨王伟、李爽

审核丨王晖、许静

求分享

求点赞

求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