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歧路盐灯 | 综合类大学外语系和北上外,作为保送生的我该怎么选?

Editor's Note

【摘要】第一部分:已有明确目标的人适合去北上外。第二部分:没有明确目标的人适合综合类985,优点:1)退路多,保研选调名额多 2)异质性 3)灵活性 第三部分:一种决策思维工具:生涯选择平衡表 第四部分:勿被遴选冲昏头脑、外国语大学带来的择偶劣势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歧路盐灯 Author 好心灵


又是一年保送季。知乎上关于保送生选校的提问又多了起来。


彼时彼刻,恰如此时此刻(……)五年前的这个时候,我也曾是一名外国语高中保送生。‍‍‍‍‍


虽然《费桐雨上进记》一直坑在那里了,但是关注我的人大概基本都知道(?)我会来到外国语大学非通用语专业,也是因为被保送政策稀里糊涂地安排进来了。


整个高中时期,我和全国许多年级排名稳在保送区间内的外国语高中学生一样,我一直在疑惑,到底该去综合类大学还是外语类大学?


我问过许多许多人。家人,亲戚,搞保送辅导的辅导班老师,学长学姐,网上的陌生人。


他们都或多或少地解答了我的问题。他们分别告诉我综合类大学与外国语的优缺点。当然,给非亲非故的人提建议时,因为负不起责任,肯定也没法直截了当地告诉别人“综合类大学就是好”或者“外语类大学就是好”。这很正常。


但不知道为什么,那个时候没有任何一个人问过我,“你将来想做什么?”


没有人提醒我“适合你的最重要”。


没有人提醒我,手段配合目的,读大学是手段不是目的,重要的是你的目的。


没有人提醒我,做决策时还要考虑“是否适合”这一点,汝之蜜糖彼之砒霜。


连家人也没有提醒过我。


如今回想起来,这就是“束手无策的青春期”吧。


我突然还想起一个有趣的细节:我高中的外语保送生是一次只能报考一所大学,一所大学的结果没出来时,不能报另一所。各所大学的报名时间、考试时间、结果公示时间是彼此有所重叠的,这就需要在各所大学间做出抉择。比如北外和上外从报名到考试到结果公示的时间都完全重合,只能二选一;比如有些大学的考试时间晚,你如果押宝这些大学,最终没考上,可能就已经错过了绝大多数学校的报名时间。


当年外交学院来招生挺早的。外交学院来的时候,我的家人甚至还差点考虑让我去报了。现在回想起来都离大谱。我?外交事业?哈哈哈哈哈哈!也不知道如果去了,然后没考上,然后你外的报名时间也错过了,现在的我会在哪里,过着怎么样的生活。会不会反而比在你外度过四年更快乐。


为了尽量让我当年的悲剧不再重现,在保送选校季,我决定写一篇文章详细讲一下,如果我能重新当一次保送生我会怎么选。



一、什么样的人适合去外国语大学?





第一类:清心寡欲型


早就清心寡欲四大皆空只想追求学术理想,有明确的学术目标,需要靠就读外国语大学来实现。

如:

> 早已决定要一门心思从事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下各方向的学术研究的,如语言学/文学/下的学科,至于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其他人文社科应谨慎考虑)。

>想从事某一冷门地区的相关研究,对象国语言只有外国语大学开设


第二类:铁混子型


早就知道小语种就业受局限,铁了心就是来混学校的招牌和地段,靠实习转行的。有明确的就业目标,早就明白专业可以放弃。

如:

>早已决定破罐子破摔只想混个北外/上外的211 名头,在金字招牌加持下狂搞实习,成绩能毕业就行

>外国语大学的冷门语种专业有助于帮助自己更轻松地进入北外上外,获得“京/沪211“ 的名头,打定主意不考虑本专业相关的就业


这二者,看似是两个极端,但其实是同一类。总的来说,就是认清形势、明确目标、没有心存幻想的。


外国语大学是否适合你?假如你的预期和它能给的一致,那就是适合你的。


但如果你没有目标,还对它有太多不切实际的幻想,又要读外国语大学小语种专业,又想要“前景好”;又想找高薪工作,又放不下卷绩点、忘不掉部委遴选的梦,首鼠两端,那它显然是不适合你的。





二、为什么我不建议没有明确目标的人去外国语大学?






综合类985有更广阔的视野,有更多的退路:考公的话,选调生机会多;读研的话,保研名额多;出国的话,排名高而且对均分要求低;就算啥都没决定的话,起码它学科门类齐全,能蹭听的课种类也多。综合类大学的氛围还是不一样的。外国语大学太重视语言学习了,对有志于从事相关研究或靠语言吃饭的人是个礼物,但对于不想做这个的人往往是噩梦。


1. 现实原因:“多就是美,大就是好!”


如果没想好做啥但不排斥升学和考公的话,推荐综合类985。


你想升学的话,985的保研名额比小型211名额多。


你想选调的话,综合类985的保研名额比小型211名额多。


你可能觉得,虽然名额少,但我努力当那个最优秀的不就好了?


但世界又不是按古典概率的模型来运转的。实际上,考虑到世界的随机性和混沌性,在10人里当第一名是比在100人里当前十名要难的。


至于就业,北外上外的title虽然在少数跟外语相关的细分领域强无敌,但你未必毕业后一定会去挤那个小小的细分领域。何况,外国语言文学作为一个老文科生专业,老文科生的基本盘主要是实习+软技能。两外的大部分院系排课多且零碎这两点很不利,相比之下,985再得一分。


2. 异质性


既指开设学科方面,也指学生群体方面。


所谓的“眼界”听起来很虚,但是真的太重要了。外国语大学这种小而精的学校应该也有它自己的好处,但我读下来真的无比讨厌这种高度同质化的环境。许多北外上外的同学也提到“像高中的延续”“没有大学的感觉”“像语言培训班”。甚至一位本科和硕士分别在政法和师范院校、而博士在人大读的网友@唐临 也同样赞同了这一点,用ta的原话来说就是“综合类大学没找到做啥的话可以在大花园里慢慢找,政法类院校就全员考司法考试,师范类院校全员考教资,入学时多种多样的人毕业时就一个模子了”。


985都是综合类院校,规模大,专业多样。小规模的专业类院校最致命的问题就是开设的专业种类太少,来来去去就是文学学位经济学学位管理学学位那几个。法学学位只有0301和0302下的专业。


假如你想蹭个历史系本科生的课?没有。


你想蹭个中文系本科生的课?没有。


社会学?没有。


人类学?更没有。


没有这些人文社科本科专业,导致你能听到的相关讲座和研讨会也很少。


更不用说认识一些自然科学方面的学生、了解不同的人生之类的事情了。


假如自学编程时有点不理解的地方,连个能问的学计算机专业的同学都没有。学校里仅有的高数课就是一门高数三,还是开给金融会计经济专业的,根本选不上,而且更可能你的课表里排得满满的根本没空去选。


至于你说北外上外附近有其他学校,可以跨校蹭课?


人不要高估自己的行动力。


有些劝进小语种的人喜欢鼓吹“不被培养计划安排,自己自由生长”。这个理想很好,但你想想,如果培养计划这么容易违背,学校还设计它干嘛呢?你空余时间跑出去干嘛,简直不敢想,是吧。一般来说培养计划必然是会把你的时间几乎占满的。何况疫情期间你也进不去别的学校。


如果你是一个暂时没啥明确目标的人,大的、异质化的环境里,也许可以遇到更多奇遇。奇妙人类在人群中的分布可能是平均的,但是你在一所两千人的学校里跟在两万人的学校里,遇到的奇妙人类的数量肯定不一样。而且外国语大学里绕来绕去身边的人都是学差不多的东西、追求差不多的东西的,在两外,你“在同校同学里结识奇妙的人”的天花板可能也就是新传、法学、商科,或者新开设的计算机/大数据专业的。 


你也许会说,北外附近有北理工和民大等等海淀高校,上外所在的松江大学城有七所学校,人何必要在自己的学校里找朋友呢?害,人真的不能高估自己的社交能力。多少大学生毕业了连自己院系之外的朋友都没认识几个,甚至四年的朋友只有舍友,甚至有些和舍友关系不好的连舍友的友情都没有……我有一个激进的论断:在中国高校,大学生的社交绝对还是很依赖自己的生活圈的。有一些冷门小众爱好的会稍好一点,但普通大学生的社交就是很依赖自己的生活圈的。


先不说你在密密麻麻的课程设置下能不能抽出时间去结识别的学校的朋友,一个很简单的小问题:在中学阶段,你是那种在各个年级、或者起码同年级各个班都有朋友的社交牛逼症吗?


你的朋友绝大多数都来自你的班级里,是吧。


中学阶段,其实人是不需要特意去“和陌生人打交道”的。中学阶段,你身边的同学往往都是固定的,三年坐在同一个班里上课、一起作息、抬头不见低头见,同桌一坐一个星期甚至一个学期,这种模式就是很容易培养友谊。大多数人看似人际关系融洽,但这其中有很多是境遇性的,甚至说难听点是封闭环境+集体主义观念的杂糅。真的到了身边的同学各有各的安排的时候,你真的明白如何寻找同道中人吗?你真的明白如何跟文化背景、过往经历全然不同的人交朋友吗?

绝大多数人其实是没学过如何“跟全然不同的人交朋友”的。你不能擅自认为自己精通这个。看看连年下跌的结婚率吧,多少人其实连跟自己其他方面相似、只有性别不同的人都不知道如何相处。没有了封闭环境所营造出的被迫相处的机会,成年之后的同性友谊甚至比异性友谊还要更难一点……

如果跨校选课或者参加什么跨校的社团/体育活动还勉强能有一些“和其他学校同学共同相处”的机会,不然的话,你怎么认识其他学校的朋友,靠交友软件还是靠在别的学校校园里闲逛然后偶遇?有个需要与时俱进的点是,疫情期间高校全都实行封闭管理了,你没有校园卡,连进别的学校校园都进不去。综上,跨校蹭课和跨校交朋友都是小概率事件,在大学里,你极大概率要在本校建立社交圈、在本校的开课范围内听课。因此,学校规模越大,越是好事。

3. 灵活性


外国语大学,尤其非通用语专业,往往四年间所有的课都是和同一拨同学在同一个教室里一起上的。注意是所,有,的,课。有些学校甚至连英语和思政课都是安排好的,同一班的十几个同学永远一起上。四年大学里只有寥寥几节体育、语文和通识选修是可以自己选的。


而且几乎没有选课的余地:所有的专业课都是安排好的。都是必修的。不存在专业选修课。不存在选“感兴趣的方向”的课。只有一个班,只有固定的课可以选。选完这些课,你的课表也就满了,跨选其他专业的课?不存在的(好处:不需要抢课。曾经没理解大家守着选课系统抢课是在干嘛,大家的课不都是安排好的吗?)


人们通常认为,外国语大学小虽小,但“人文氛围”总归比较浓吧?所以比理工类985要更有人文气息。


不是这样的。


人文方面的学术成果多不多,和本科生的培养计划里给没给你留余地去学其他东西,是两回事。


在同样规规矩矩修课、没超修学分的前提下,我本科期间上过的人文社科通识课,远远没电子科大软工专业的朋友多。这是真事。


而且评判人文氛围,你不能光看“校园里有没有人叽里咕噜读外语”这个表面现象。你还要看它都开什么课。再拿电子科大举个例子,电子科大的公选课里甚至有古筝、二胡、刻印等等陶冶艺术情操的课。



勿以刻板印象看待理工科985,从实践出发,用事实说话,就读体验这种东西,一定要多问问在读或已从该校毕业的学长学姐。




当然,你也许会疑惑这一点:你不是说封闭性有助于和同学朝夕相处,有助于交朋友吗!这是好事啊!起码我有几率在同班交到朋友了!


是的,我不否认。非要这么逆练这个缺点的话也行吧。


假如你就是决定了,自己就是终其一生都不打算学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汉语言文学方面的知识,终其一生都不打算学编程,那我说的这些缺点对你就无所谓。


可以在小而精的学校里,过上纯粹追求梦想的四年,身边的人几乎都是“同道中人”;你可以早早去实习,在实习岗位中认识更多的已工作人士,认识各行各业三教九流的社会人士。


这也都是幸运的事。所以说最重要的还是看自己追求什么吧。在没想明白追求什么之前,最好给自己保留更多的可能性而不是相反。小而精的学校会让你在一些方面的探索变得艰难很多。万一你找到了追求,却发现小而精的学校不能满足你的追求,就很痛苦了。


下来,我们提一个帮助你做出决策的思维工具:生涯选择平衡表。



三、生涯选择平衡表





进行n选一的抉择时,列表格把每个选项的优劣势全介绍出来是常见做法。但许多人忽略的一点,是各个优劣势的权重。


一个经典的误区就是,“北外上外的外语专业是王牌”。


“外语专业”意味着什么?

“王牌”意味着什么?

“外语专业是王牌”又意味着什么?


“外语专业是王牌”和“就业王牌”之间存在明确的因果关系吗?不存在。

“外语专业是王牌,我读了王牌外语专业,我就会是就业王牌”纯属想当然。


“外语专业是王牌”这一个事实,对于不同的人,价值几何呢?这就需要引入“权重”来帮助决策了。


对于想从事0502外国语言文学相关的学术研究的保送生来说,“外语专业是王牌”权重可能有90%;


对于想从事0302政治学、或者历史学、社会学等等其他人文社科学术研究的保送生来说,“外语专业是王牌”可能就只有10%。保送生在只能读外语专业的情况下,退而求其次从沾边的区域国别研究入手,能比去理工科985读英语稍微强点。


而对于想毕业后就业的人来说,“外语专业是王牌”可能权重连5%都不到。学科评估是指的科研成果,跟本科生的就业又没关系。做决策时就几乎不该把它考虑进去。我不是说文学研究不好,而是它和你的职业理想南辕北辙。一个和你职业理想八竿子打不着的学科,实力再强又有什么关系呢?


为了弥补“权重”的缺失,有人(不知道是谁,以后找到出处了补上)发明了一种思考方式:生涯选择平衡表。即,给匹配度和重要度分别打分,既要衡量这些维度对自己有多重要,还要衡量自己和这些选项分别有多匹配。


简表长这样:



其中的维度还可以增删,比如详细一点的可以长这样:

考虑“权重”可以有效地规避“北外上外的外语是王牌”的迷惑性。


如果打定主意不从事专业相关的研究或者工作,那么其实只需要考虑学校名头,学校该专业的水平,是最最最不用考虑的。一点用都没有。


如果只是为了毕业证和学位证,毕业后就和专业再也不见,那只要保证读得下来就行。学校的这个学科是A+还是B-都没区别哇!理工科985的外语系,相对来说没有那么多高起点的竞争对手,同学的水平差,你正好绩点和排名还能高点,何乐而不为?


理工类大学学英语不奇怪,一点都不奇怪,每届保送生都有去理工科大学学英语的。去北理工、北邮、北航、西交、华南理工,东南大学、甚至大连理工学外语专业的每年都不在少数。


延续线性竞争观念的同龄人往往在高三时不懂这些人为什么去个工科大学学英语:“即使是985,那工科大学的外语专业也太边缘、太不伦不类了吧!”


但教孩子做出这种选择的家长在第五层。等到大三找实习,明明积累不少相关技能和经验却被985的同学pk掉时,再到大四考选调生时,大家就懂了,这就是985的魅力,这就是家长的高瞻远瞩。输麻了。



四、“外交梦想”及其他





有外交梦想的话,其实最该选的是外交学院。当然外国语大学也不是没有可能,但还是不如外交学院,这才是外交部直属的嫡传学校。


1.外交梦想


有位做战略研究的学者章百家说过:“战略的本质是在态势变化和外交博弈过程中管理目标的能力。”


生涯规划也和战略研究差不多。没有那么多确定性,没有那么多“只要做到x那么就一定有y”的定律。


外交部不止招录小语种专业。小语种专业的录取概率也并没有比国关国政外交学更高。


遴选只在大学生涯中有一次,还不一定录取你所学的专业。但选一个好专业,你年年都能有岗位可报。而且,不要一听“遴选”就觉得这是跟外国语中学保送大学一样,只要自己足够优秀前途就稳了。有遴选不代表遴选你这个语种,遴选你这个语种不代表你能参加,能参加不代表你能选上。假如把改变人生轨迹的契机押宝在遴选、特殊机关招录这种充满不确定性的小概率事件上,或者是寄希望于一个一厢情愿的“学得够好自然有机会”,还不如去买彩票。


另外,录到外国语大学,你未必就能录取到热门的英语专业,或者西法德俄之类的通用语专业。我之后会再写一篇如果录到了什么中东欧、中亚、东南亚冷门小语种的专业,就业方面有多九死一生。


这种冷门小语种,每年全国的毕业生加起来也就几百人。那些爱给人瞎提建议的中年人,绝大多数是没能亲自认识哪怕一个学冷门非通语的毕业生的。中年人们很可能并不知道这些人的就业情况,但却爱一厢情愿地高谈阔论,什么“内部渠道”啦,“肯定吃香”啦,“肯定有安排”啦,高中生要是信了他们的“有安排”,安排着安排着就把你安排到坑里去了。逢进必考,要去涉外部委的就要老老实实国考。除了秘密战线以外,国家每年招录什么语种都明明白白地发布在国考岗位表里了。有人跟你说有“内部渠道”,你让他拿出明确的证据。


当然,人容易被“遴选”这个东西冲昏头脑,也是一个常见的心理陷阱。具体可以看我之前写的另一篇:


送灯 | 使你做出错误决策的陷阱:可评估性原则、单独评估与联合评估


2.择偶(尤其异性恋女性)


别笑!五年前的我也没想过这是个问题!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来自周围环境的压力就来了。


基本上,绝大多数人只具有中等开明程度的父母。中等开明程度的父母是怎么样的呢?可能看似对你没啥要求,但基本进入大学后,家长就不再会觉得你只要学习就好了。也就是说,你得把组建家庭、繁衍后代提上日程了!头铁地坚持母单到22岁的尾巴上,我觉得他人给我灌输的年龄焦虑已经是可怕的程度了。23岁四舍五入就是“快25岁”,25岁四舍五入一下就是快三十岁的人。四舍五入两次,大学毕业的你就是快三十岁的人了,哈哈。


然后我已经躺平了表示如果结婚是个好事那我愿意接受包办婚姻了。主要是我靠自己实在不认识多少男的。


虽然外国语大学的男女比例在数据层面还没那么失调,能达到3:7,但是这百分之三十集中在哪里呢?阿拉伯语、波斯语、印尼语等等伊斯兰世界的语言,再加一点新开的大数据和计算机专业。


问题又来了:你选择保送的话,肯定不可能是去大数据或者计算机专业。如果你是女性,你大概率不会去阿语波斯语印尼语专业。那么,,,连同院系的人都认不全多少的你,有多少机会能认识这些异性呢?


我盘点了一下在大学期间在本校认识的异性,一共有三个:


1.班级里唯一的男同学

2.大一在学生会部门认识隔壁西语班的一位男同学

3.辅修路上认识一位印尼语专业的男同学。


然后,就没了!我想破脑袋都没想到第四个!把加了以后就没再说过话的也算进去的话,听讲座时加了一个坐我旁边的男同学。然后就彻底没有了!


4-5个,这个基本就是普通长相、普通性格的女生,在不特意为结识异性做出努力的情况下在外国语大学外语专业能认识的男性的平均数目了。,除非你从高中自带一个对象来,否则但凡对求偶这件事有一点追求,都不建议你去外国语大学。


不是说你一定要和你认识的屈指可数的男的处对象,但是和异性相处的经验是要学的。如果你是一个从外国语高中的文科班一路保送到外国语大学的欧洲语言文学专业的女生,你高中时就没练习出来的“与异性相处的技能”在大学依然得不到锻炼,然后在校园恋爱阶段都没积累经验,就直接进入残酷的婚恋市场,简直就和零实习经历却不参加校园招聘、直接进入真刀真枪的社会招聘一样。可以说是手无寸铁被有经验的人乱杀。。。


在一个性别比例均衡或者稍微男多女少的院校,可能你的日常是这样的:你在图书馆,能遇到一定数量的陌生男同学,你在公共课上,能遇到一定数量的陌生男同学,你在食堂,能遇到一定数量的陌生男同学。在北外上外,除了在男厕所和男子宿舍楼下围追堵截,你根本就见不到陌生男同学。(就不说上外的十几栋本科生公寓楼里只有两栋男生公寓的事了)


虽然标题里说异性恋女性,但是姬崽其实也没有多适合来外国语大学。女生多不代表姬崽多。扯远了就。


突然想到还可以顺便再扯一个更远一点的,一项有趣的社会学研究:Mark Regnerus 和 Jeremy Uecker 2011年写过一本书:Premarital Sex in America: How Young Americans Meet, Mate, and Think About Marrying ( New York Cit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1)研究了美国年轻人的婚前性行为。


里面有个有趣的反常识的地方是,在女多男少的大学里,不仅女性寻找伴侣更难,它还带来了婚前性行为市场议价权的不对等(?)(原文是Men have acquired greater sex-market power)


这两位社会学家调查了许多所美国大学,发现在女性比例比男性高的学校,女性对约会与性行为的态度更悲观。认为自己通过正常约会获得爱情的几率更小。

他用一项社会调查的数据和一些高校的招生数据,做了下回归。 


男性比例比女性高的大学里,女性有45%可能性是virgin,而女性比例比男性高的大学里,只有30%可能是virgin。

在女多男少的大学里,只有17%已有男友的女生是virgin,而在男多女少的大学里,这个比例是30%。


在一所男学生占53%,女学生占47%的大学里,69%从未有过男友的女性是virgin。

而在男学生占40%,女学生占60%的大学里,从未有过男友的女性里是virgin的比例降到了54%。


女性学生的比例每下降1%,女性能够有六次以上传统意义约会的比例会上升 3.3%。


Mark Regnerus 和Jeremy Uecker在书中,用“性别比率理论”(Marcia Guttentag and Paul F. Secord, Too Many Women? The Sex Ratio Question (Beverly Hills, CA: Sage, 1983); Frank A. Pedersen, “Secular Trends in Human Sex Ratios: Their Influence on Individual and Family Behavior,” Human Nature 2 (1991): 271–91.)来解释这个现象,即,女多男少的学校里女性的议价权更小,没机会获得长期关系的承诺,没得选择。


当然,我们也可以不同意这两位社会学家的解读,也可能是因为“反正也不可能找到男友了,先睡了再说”;“女性比例高的大学里,女性身体解放的意识更强”;或者其他。中美的文化差异很大,约会文化更不同,甚至他们的数据也可能值得商榷(而且只做回归也不一定能证明因果性),我没看整本书只快速浏览了这一章,我在这里不对这个研究结果做个人的解读。总之,它只是世界上某个地方的一些人类,做出的一些选择。它多少反映出了一些人类在婚前性行为方面做出的抉择,以及博弈结果。无论理性与否,它确实就是一些人类做出的选择。了解一下就好!


害,不过无论有没有择偶市场上的议价权,说“不”的权利还是永远都有的,无论如何希望大家都幸福!又扯远了。




五、总结






“要多想。我只能告诉你要多想。”


“你的一切选择,到头来都只有你能为自己负责。其他瞎提建议的人是无法为你的选择负责的。”


虽然这些是我觉得“如果我在保送阶段看到就好了”的东西。但是换位思考一下,我也能够明白,在这个年纪,尤其是能拿到保送名额、成绩比较好的高中生,也许还很难接受生活中就是有很多无能为力的事情(?)也许难以接受,世界上就是有努力了也达不到的东西。也许难以接受,自己不是特别的,自己逃不出普通人的命运轨迹。也许看了我说的这么多,你还是会嗤之以鼻然后该怎么过就怎么过。


认为外交梦想没那么虚妄也正常,认为自己一定能越努力越幸运、实现别人都实现不了的东西也正常。那就祝你好运吧。


也许还有些高中生,尤其是一路学文科、文综学得不错的老文科生,会觉得“自己也许就是第一类里的第一种”。


文综学得好,就误认为自己有人文社科学术梦想的人太多了。但最终能追梦的,十不存一。说个残酷的事实,要适当考虑家境。


不光是指家庭的经济状况。借用一点社会学理论,就是至少需要考虑家庭的文化资本、社会资本、经济资本,这三个因素。


三因素都达标最好,如果两个都不达标,至少有一项特别突出能弥补另外两项也行。


如果都不达标,可能就要走得比较艰难,得指望运气和遇到贵人了。


经济资本指资金状况。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概念可以看看布迪厄的那几本相关的书的综述(是的,原著太难读了,我也没读下去,大致了解一下的话看综述就足够了):《继承人》、《再生产》、《国家精英》、《区分》、《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看别人写的书评或者综述就好了……一想到有几位社会学的科班学子关注我的号,我不好意思班门弄斧讲这个了!


希望文综学得好的老文科生看了这一篇之后,不会轻率地觉得“我就是第一类里的第一种啊”。


不要轻易误认为自己有人文社科学术梦想。


不要把对文综知识的亲切感和文综高分的成就感当人文社科学术梦想。


不要把对就业和职场的畏惧当人文社科学术梦想。


不要把想逃避现实当人文社科学术梦想。


不要把社交恐惧当人文社科学术梦想。


也不是说你的人文社科学术梦想一定是虚妄的意思。


“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歧路盐灯 | 扫这个二维码可以关注我

知乎同名,说一些关于外国语大学的坏话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