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出路介绍 | 复读

常员同 后小语种时代 2024-07-01






阅读本文前请先阅读以下几篇文章:


常员同丨行会制度与语言的辅导机构化

信息与高考志愿填报

小语种专业与高考志愿填报






这段时间高考志愿填报结束,高考生们陆续知道了录取结果。看见了几个帖子:被黑大俄语录取了,要不要复读;被北外俄语录取了,要不要复读;以及去年的一个知乎提问:被北外的冷门小语种克罗地亚语录取,听说就业难考研难,应不应该复读?



这里也分享一些自己的观点。文章仅代表作者自己观点,不对任何人的任何选择负责。


如果单纯的一个人来问要不要复读,其实给不了意见,必须参照足够多的信息:是否超常发挥、家庭条件、学校规定、性别、高考改革等等。没有说被小语种专业录取了,就必须选择复读。要是我随便拉着一个人就去私信:“别读了,没救的”,怕不是会被打死。所以本文不针对兴趣党、真爱党等等已经了解了小语种专业的状况后还仍然主动报考的群体,主要针对的是阴差阳错进入了小语种专业,并且对这个专业就读体验、就业等等信息一无所知的人。


下面是个人观点,片面之言,看了忘记就好:


不管是什么学校牌子,北外上外;学科排名多强,大外日语/黑大俄语;


如果你从一开始就未曾想过就读这个专业,那么就不要就读。





从最初的选择开始说起:


你,为什么会被这个志愿录取?


在文章《1520蓝丨德语专业出身的我成功转行进了金融行业》中,我们曾提到过:“你的个人智识、18年来的接收的信息、你的思维习惯、你的家庭对你的影响、填报志愿时的运气等因素最终导向了你读了语言专业。环境的局限性,如同命运一样锁定了你。回首18岁的我,依然只能做出这种决定。”


所以在报志愿的时候,你就是认为专业不重要。如果你觉得专业重要,你就不会选择其他专业和服从调剂。你就是认为学校重要,想要报比自己分数稍微高点的学校,万一能捡漏进去呢?我花了高分数去进入一个稍微差点学校的好专业不是亏了吗?你用分数价差去换取了一个未来可以转专业的预期。不管怎样,18岁的你,在你接受到的所有信息里,做出了自己的价值判断:专业不重要。


所以你的高考录取结果也如同你的价值判断一样,实现了自己心目中的分数利益最大化,去了一所好学校,专业就稍微差了点。


然后你给自己出了一些主意,因为网上大家都这么说,所以去了一个差专业也没事。这是处于18岁的你面临的信息困局,你还意识不到背后是什么代价。


那么我们来简单讲讲你可能会想到的几种主意:






常见建议一:转专业


大学的转专业规则一般有这样几种:


1. 对面专业学院有人数限制,自身专业无人数限制,所有人都可以申请报考。

2. 自身专业有人数限制,只能专业前几名转。

3. 自身专业有人数限制,同时还需要对面有名额同意转入。

4.保送或其他原因,只能外国语学院内部转专业。


可能的附加条件:需要降级转专业。



第4个其实发生在北大,因为外院转出去的人太多了,就通过这种方法限制,只能在外院内部转。那么北大收分最低的专业你也应该能猜到了(外语)。从日语转到德语,专业并没有实质性的变化,那么最好的选择就是转到英语专业了。那么你转专业的预期从最开始就是失败的。


第3个是北外、上外两所学校的状况。属于规则1+规则2的结合。具体到每个院系有各自不同的工作细则,而且每年的具体规则都有细微差别,《转专业工作办法》的文件都可以在网上搜到,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


第2个是在自己专业内部限制,常见的是要求绩点在10%以内。大概只有专业前几名可以转。那么这时候就要求你考到专业前几名,才有机会转专业。


你可能会想,我高考这么优秀,转个专业不也是轻轻松松,我使劲学就是了。


那么就回归到简单的数学问题:这个学校录取的是在各个省份水平相近的同学,所以从概率回归角度,你们考到专业前几名的机会是差不多的。再换成简单的话来说,你有90%的概率会失败,拿不到转专业名额。


你又想,可能前几名的同学会放弃,然后这机会就顺延到我了。人都学的这么优秀了,肯定有兴趣,不想转。


同样的角度,这个专业是调剂专业,这个分数是录取最低分数,那么在读的学生都让渡了自己的一部分分数,去谋求一个转专业预期。所有人接触到信息的概率是相等的,你看见了劝退言论,处于和你同一个环境的同学,也一样会看到劝退言论。所以你应该默认,所有人都有可能去选择转专业。


又回到开始的问题,考到专业前10%,你有90%的概率是注定会失败的。


第1个,不要求你绩点。但是目标专业转入名额是有限的。那这种情况比第3种的竞争还要激烈。一般情况下不会为转专业学生新开设一个班级,所以转入的同学会和原班级同学一起上课。但出于课程容量的限制,热门专业肯定不会无限制接受转入。总不能一个班有100人,你再转入40人(40%)一起上课吧。


那么热门专业就预计接受20%(自己原本人数)的新生吧。此时全校开放报名,于是乎你的竞争对手人数急剧增加。你要面临全校所有专业,想转入这个热门专业的同学。以前你需要在一个20人的班级考到前2名。现在你需要在100个报名转专业的同学中考到第4名。从概率的角度,你失败的可能性是比成功的可能性大得多的。


学校会给你一个转专业预期,你因为这个转专业预期让渡自己的高考分数。于是这么多人都进入了冷门专业,冷门专业是必须要有人去读的,不然学校怎么开展教学?所以学生是不能随意转出去的。就像北大外院19年转出了1/4的学生出去,第二年这条路就被堵死了。


转专业:失败概率90%




常见建议二:考研跨考



还是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


2021年考研人数377万,录取人数110万。所以你有70%的概率是注定会失败的。


其中有很多人是保研的,110万除去10万吧。注意,外语类专业不受重视,硕士点也较少,相较于其他理工科专业,保研名额是很少的。


先不说考本专业研究生的难度,因为这里已经默认你大四时不想选择小语种专业的。那么选择的就是跨考。


你大学四年没有学习过高数,只学习小语种相关的课程,跨考从何谈起呢。跨考也只能选择一些泛文科的专业:法硕(非法学)、新传、马哲等。


法硕(非法学)不用多说,录取率5%以下。招8000人,能有40多万人报名,竞争压力比法学本科生考研大得多。


新传、马哲等更不用说。竞争比30:1, 你如何笃定自己能成为那3%呢。


这里可以问自己一句,你都知道这是一个好专业,那么别人会不会认为这是一个好专业呢?市场中所有人都是理性人。


再加上本科出身的人,你觉得自己相较于学了4年这个专业的人考研,谁更轻松。更不提要求本硕专业一致性这些事了。


所以就跨考而言,有90%以上的概率是会失败的。那么,要么加入考研二战,要么选择就业。


综合以上两种情况,有超过90%的概率,专业这个title是会跟随你一辈子的。





在《行会制度与语言的辅导机构化》一文中,我们强调过专业的重要性。实现从分数到大学专业这个转换,如同商品价值到价值的这个转换。如果这个跳跃失败,那么你的高考分数没有给你带来任何价值。


语言专业没法带来垄断性,它只是适应90年代的市场发展需要而开设,现在也自然随着市场发展而被淘汰。如同在夏天去卖棉袄,在冬天去卖衬衫。任何想要逆潮流而行的人,都必须为此支付一部分代价。


复读、降级转专业、考研二战,这些选择,都是花费1年的时间,只是发生的时间段不同,但唯一能确定的,这些时间段都是在你选择就业之前。所以,这些花费的时间成本并没有不同,甚至考研二战的代价还要更大。


几乎每一位高中生升入大学时候都信誓旦旦说自己以后要考研,大四也的确准备了。但是能改变结果吗?身边的非通用语专业,1个班15人,一位都没有考上的我也见到过不少。985/211的学习能力差了吗,但考研本来就没有道理的。70%的落选概率,为什么你作为跨考考生就一定能成功呢。


转专业成功的话需要降级多读一年,考研二战需要多进行1-2年。甚至不一定会成功。从概率学角度讲,总有人会是失败者,但90%的人都以为自己会是那10%。


就算你选择之后转专业,成功了,然后回来告诉我转专业也不错啊。但个体的成功无法解决群体的问题。15%的转专业成功率,注定会有85%的人继续学小语种专业。那么这个时候,谁来回答那85%群体的问题。就如同非通用语种班级中,有15%的同学能够得到世俗眼中那些光鲜亮丽的职位的,但剩下的85%同学呢,她们是储备人才,是代价。


那么失败的代价是什么,你要花很多的时间精力去维持你的学习以保证如期毕业,外语专业的学习本来就无从偷懒,偷懒的代价就是留级。花4年时间去学习以后一辈子都很可能用不到的语言能力,最后在毕业后的1个月内忘光。课程太多,考研没考上,实习没时间。你浪费了4年,这才是代价。




最后:说回复读



复读、跨考二战、降级转专业,从时间成本上大家都是一样的,都是花费一年时间,但是复读的收益显然更高。


因为复读,从概率学上讲,90%的人是会实现分数提高的。如果没有,那建议你交钱,到一所比原生中学更好的高中复读。可以全省范围内找,但是你如果不想去找的话,证明这个在你心里的重量不够大。我见过交3w块钱,就求一个复读位置的。也见过12月退学回来的,也见过三战高考的。你的价值判断已经决定了你会怎么选。


最后你能得到任意专业选择权,就看你愿不愿意为权利支付这个代价。这一年的时间,你有80%的概率是会分数更高。一个更好的学校,一个更好的专业。比考研二战轻松多了。



人是跳不出自己历史环境的局限性的。承认自己的选择是错误的,很难;否认志愿选择是错误的,就是在否定自己。


所以就算今天说了这么多,你会选择复读吗。我知道很可能不会。


“高三太累了,我可不想受罪了”

“那可是北外诶,就算专业不好我也想去”

“说这些言论的都是loser,我一定是那10%”


因为在现在的你心里,专业的重要性并没有那么重要。这就是你的选择。所以在这里说再多都没有用。


而我认为语言专业没有优势,哪怕是顶级语言院校北外上外都不能弥补。因为从最开始,语言专业就是缺乏门槛的,就是不适应时代发展的。是专业本身就存在问题,哪个学校都救不了。去名校读小语种专业,能获得一个名校头衔,但也就是只有这一个名校头衔而已了。它不能为你增加市场需要的职业技能,不能把你抬进医学、法律、金融等具有行政垄断的行业的门槛。


但和你争辩小语种专业好,对我有好处吗,没有。所以如果真想去读,我们也无意劝阻,可以自己选择去读。


当然,上面这些话都是针对没钱的小镇做题家的;家境尚可,脱坑方式有很多,不必局限于此。


最后,还是建议把公众号的原创文章都看一遍,多读、多想、多问。

在这个专业里面的人,尤其是高年级或已毕业的经历过求职与应聘的人,给的意见才最真实。毕竟,他们都是亲自挨过毒打的。


点击进入小程序留言



扩展阅读:


小语种:信息与经济

信息与高考志愿填报

相信专业不重要的你,只好被调剂进了小语种?

“小语种+”是假的!

小语种专业与高考志愿填报

常员同丨行会制度与语言的辅导机构化

1520蓝丨德语专业出身的我成功转行进了金融行业

艺术家丨俄语专业的就业前景和出路是什么?

跨考经验 | 国关国政外交学

出路介绍 | 国关方向


知乎文章:弗兰克扬《盈亏同源与退学重考》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扫描二维码关注

后小语种时代


文 | 常员同

编辑排版 | 歧路盐灯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