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常员同丨小语种专业与高考志愿填报(2022)

常员同 后小语种时代 2023-09-25
目录
上篇:高考志愿填报
一、大学与行会制度二、当代中国大学制度三、文理分科与社会分工   (1)社会分工   (2)宏观政策   (3)文理分科   (4)专业与经济四、高考制度与两步走   (1)高考的选拔性   (2)高考的两步走五、专业门槛性六、高考分数与盈亏同源

下篇:小语种专业
一、门槛性 (1)小语种专业强门槛性 (2)语培机构去门槛性 (3)机器翻译去门槛性 (4)语言的习得难度 (5)自身天赋性二、专业历史 (1)语言专业发展史 (2)外界的长期误判 (3)英语国际化问题三、就业:不可能就业 (1)魔法部 (2)考公 (3)同传 (4)翻译 (5)高校老师四、就业:常见就业 (1)海外外派 (2)外贸电商 (3)海外运营 (4)考研与跨考 (5)出国留学 (6)高考小语种老师五、就业:后就业问题   (1)就业中的性别歧视   (2)家境问题   (3)影响数学和英语    (4)职业道路困境   (5)语言磨蚀六、专业设置 (1)英语课程设置 (2)小语种必修课程   (3)专业类水课   (4)强文学课程   (5)课程设置后果七、学习生活   (1)兴趣 (2)思维逻辑问题 (3)实习转行困境 (4)外教教学困境   (5)口语教学缺失   (6)天赋带来的心态问题   (7)个人性格中的社恐问题 (8)高校教学能力结语参考文献

​全文共42000字,预计阅读时间半小时




小语种与高考志愿填报



上篇  ▷▷▷ 高考志愿填报

一、大学与行会制度


大学起源于中世纪的行会。


中世纪的欧洲,各行各业为了避免恶性竞争,互相争夺行业地盘,同一行业的从业人员常常组成“行会”(或者同业组合)(Universitas, Corporation)。Universitas这个拉丁语单词也正是现代英语university(大学)的来源,字面意思是“万流归一,同业组合”。


行会是指为了保护本行业利益而互相帮助、限制内外竞争、规定业务范围、保证经营稳定、解决业主困难而成立的一种组织。其中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垄断性。


如城市商人行会,虽然最初每个市民都可参加,但后来却逐渐成为由少数寡头所把持的团体。商人行会规定,不参加此组织的人不得营业。参加者必须按指定的时间、地点和商定的价格进行交易,违反者要受到惩罚。


手工业行会则对行会会员的生产条件、营业条件、招收学徒的数目等,都有严格的规定。为了保证自己的垄断地位,行会通过自己建立的“独立裁判权、武力、大会”解决各种问题。



行会是建立在排他主义与保护政策之上的。


在当时的法律中,一个组织必须得到特许状(不管来自教皇、皇帝、国王、还是城市),否则这个机构就是非法组织。


行会由当局承认或者由其设立,将其建立在其保护之下,当局的成员本身就是有权势的工商业行会首领。在此基础上,免于受外来者的竞争,也免于受同行间的竞争,否则就使其关店。


这样的同业组合就有了一个排外特权


这样的排外特权之中,同时也需要限制内部竞争,并通过政策来限制职业竞争人数。


于对竞争者人数限制的考量,要求新入行的成员在有资格的师傅门下做学徒,此时有了两个手段,一是限制学徒人数(直接限制);二是规定学徒的年限(间接限制)。


如诺福克的织匠师傅,同时不得有徒弟二人以上,违者每月科罚金五镑,向国王缴纳。


伊丽莎白五年所颁布的通常称为学徒年限法令规定,此后无论何人,至少须做七年学徒,否则不许从事当时英格兰所有的一切手艺、工艺或技艺。


中世纪时期,全欧洲大部分有组合的行业,似乎都把学徒期限定为七年。这样的行会团体,被称为university,如铁匠university,缝工university等等。


于是学者们模仿工商业行会,组成了属于他们自己的行会。教宗签署并颁发给这些行会(团体)以大学特许令,由此大学获得了向学者授予通行执教资格的特权,学者在获得了通行执教资格之后才能在欧洲各地任教。


Universitas这个词并不是大学特有的,当时很多商业、手工业组织也可以这么称呼。本来泛指的是各个城市某一特定行业的行会。后来“universitas”这个词被用来指由教师和学生所构成的新联合体,这类联合体即是今天的大学的最初形式。


中世纪的大学,最早就是学者之间的行会。


大学最开始是从业资格证书的发放的垄断机构,其次才是教书育人搞科研的机构。


与上文相同,大学这样一个学者的行会团体,也继承了这一规定:一个人想在文科硕士(Master of Arts)、教师或学者(此三者在之前是同义词),取得收受学生或学徒(两者原来也是同义词)的资格,也得在具有适当资格的硕士门下学习七年。甚至在今天的医学领域,这种长时间的“学徒制”培养仍然认为是必要的。


在学徒期间,学徒的全部劳动所得,都归师傅所有。国内的研究生制度仍有体现:自己付出大部分精力写的论文,最后导师挂一作。以及学徒期间的生活费学费,还得依靠父母供给。


对于大学行会的两大排外手段而言:


限制学徒数量,直接体现在大学招生录取率。


清华北大,985211如果无限制的扩招,100万高考录取生都在清华北大就读,不再具备限制性。那么也会出现北大山东分校区、北大上海校区孰优孰劣,继续延续学校质量分层格局。


而对于学徒年限这个限制:


如果在国内院校读研究生,会发现在研究生第一年上完课后,剩下的两年时间除了写论文,常常闲着没事。明明本科和研究生加来总共有7年时间,但是感觉自己什么东西都没有学到。


这是因为在中世纪,行会设置的徒期平均下来就是7年,后来欧洲各地的大学延续了这一规定,把获得文科硕士(MasterofArts)的期限也定为7年。我国学制的规定也继承了这一传统。


很多人认为,漫长的学习期限,自己肯定在大学能够收获很多扎实的知识和技能。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只是因为学制这样设置。


行会制度是所在地区形成的从业资格证垄断发放制度。


到今天而言,依然具备地区性垄断色彩,中国人很容易就能申请韩国的sky三所顶级大学,韩国人也很容易能申请中国的清华北大。


但为什么首尔大学毕业的中国留学生,在国内求职,没有清华北大毕业生那么容易?因为并不具备区域性垄断文凭背书。


这也正是为什么现在有个别网课公司,实际教育水平,秒杀一大堆双非一本和一年硕。很多学生在这里报班提高自己。但是这些网课公司不能发文凭,因为不具备文凭从业资格的特许。


结语:大学制度产生的时候就伴随着垄断制度,今天依然带有着这种色彩。



二、当代中国大学制度

现代中国大学制度的原点为20世纪50年代的大学制度改革,影响绵延至今。


国内外环境的变化,促使中国采取全面仿效苏联的教育模式进行改革。国民建设事业的发展,需要大量具有专门科学知识的技术人才。这次调整中“最重要的问题是高等教育如何才能为新中国的社会主义政治和经济建设服务”。


1951年所有大学的招生人数是工科17689人,农科3049人,林科764人,医药7199人,师范6836人,文科3972人,理科1977人,财经7726人,政法888人,体育150人,艺术1439人。


与经济发展和工业建设需要的人才相比,工科招生数量远远不能满足需要。


当时周总理曾指出,“人才缺乏已成为我们各项建设中的一个最困难的问题……只要建设一开展,每年就需要中专以上的毕业生20万人。”


对于国家建设迫切需要的系科、专业予以集中或独立,建立新的专门学校,在高等工科学校中建成航空、机械、电机、土木、化工、地质等较为齐全的工科专业体系。著名的北京八大校也从此而来,即后来的北航、北科、中石大、中农等高校。


同时高等教育部参照苏联专业目录的设置,统一全国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1954年《高等学校专业目录分类设置》(草案),共设置40类257种专业,其中工科类147种,占比57%,也适应中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需要。

不管是建立单科同学院,还是将不同大学划归相应生活部门进行管理(即如今的部署大学),都让大学与各生产部门直接对接,更紧密地与经济生产建设第一线联系。大学完成了从建制层面上与计划经济的耦合,并很大程度上变成了职业技术培训学校。

专业细分制度一直延续至今。且过分强调专业“对口”的观念,专业过细过窄,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依然存在。1980年专业种数为1039种,1985年下降到850种,1987年减少到621种。1998年进一步改革,专业种数由原来的504种减少到249种。

1954年,确实了6所大学为全国性重点大学,重点大学制度初步建立。1978年重新确定88所全国重点大学,占当时全国大学总数的1/5。重点大学制度深化发展标志是,1995年“211”工程的正式实施和1998年“985工程”的提出。

中国大学至此被分为三类,处于顶层的“985”大学,处于中间的“211”大学,和处于下层的其他大学。

重点大学制度的确立,使得某些大学获得了制度化精英的身份,也让大学被行政性地划分了等级和资源配置,国家在政策和资源上的倾斜也造成了大学发展的两极分化和“马太效应”的出现。

1999年大学全面扩招,高等教育大众化。

在科教兴国,扩大内需,拉动经济,缓解就业压力,社会舆论等背景下。1999年会议决定,在原计划招生130万人基础上再扩大招生23万人,同比增长42%。

这场扩招从1999年开始,每年增速递减,基本停止在2005年,之后改革重心转移到了提高质量上来。2006年之后,扩招增速基本降下来了(<10%),但由于基数很大,绝对增加数量还是很庞大。

1998年中国平均入学率才7%,但2002年的时候就完成了15%入学率目标,标准我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


结语:大学制度改革,带来了当前细分专业及专业对口概念;重点大学制度塑造了当前大学等级排名;大学扩招使得我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


三、社会分工与文理分科

(1)社会分工

前文提到,大学专业设置与招生人数,是为了培养各行各业所需要的人才。而这各类人才的分流,也就是社会分工。


现代社会追求高效率背景下,不会和农业社会一样要求,个体必须掌握多种技能。个体生产力有限的情况下,只需要掌握一部分技能,同时进行物质交换,来换取别人的生产剩余,就足以谋生。


上班获得劳动收入,出行由网约车负责;吃饭有外卖;打扫卫生请阿姨。通过各种社会分工,提高效率,发展了生产力。


那么社会分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法学教授不能理解经济学教授的研究领域,法学博士没法转行跨入机械制造博士的研究领域,文学硕士不能跨入计算机硕士的研究领域,法语本科生不能跨进日语本科生的课堂。


一点点的回溯,最后回溯到:大学专业的选择,成为了社会分工的起点


除去身份、家庭背景、个人颜值等客观条件的差异外,高考背后,每个个体成为原子化的存在。


对于多数人来说,专业选择就是社会分工的第一次分流。出国、体育生和艺术生等选择,都是小众道路;绝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需要参加高考。


同样,以多数人都是普通人的视角,专业选择所代表的社会分工,很大程度决定了未来的就业方向。大学毕业后的社会培训,无法提供足够门槛性的专业知识。


国家,通过高考制度录取人数,宏观调控社会分工,让更多人从事理工类行业,满足当前经济建设需要。

(2)宏观政策

国家十四五规划目录里,第二篇: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第三篇: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第五篇: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


从提出先后(通常意味着重要性)而言,优先发展科技,高新技术产业是首要的,对高等教育而言,意味着在一定时期内,依然是坚持理工科优先的。


2020年9月30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方案提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目标是,到2025年,以国家重大战略、关键领域和社会重大需求为重点,增设一批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类别,大幅增加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数量,进一步创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


从五年计划角度而言,在今后的长时间里,依然是行政力量主导国家重点资源的投入,带有鲜明的计划经济色彩。


后来的资源投入也有所体现,理工科的一个普通级项目可能有百万经费,文科的国家级项目可能也不过二十万。

2021年研究生扩招计划增量,重点投向临床医学、公共卫生、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专业,而且以专业学位培养为主,以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专业学位为主。


在2022年2月14日公布的新一轮[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名单中,更多的也是理工科专业。材料入选高校数量为30,化学为25;法学入选次数为6,法学强校华政,西政没有入选。

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更新公布

(3)文理分科

优先发展理工科背景下,带来了一个问题——文理分科。


各省在文科和理科的招生名额上是固定的,是由政府层面来统一分配的。但是文理分科却是由各个高中、学生自行决定的,存在混沌性。


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有人选择了文科,于是在第一步选择上就已经失败


2021年安徽省高考文科考生报名人数:文科 19.6 万人,理科 23.5 万人。


录取人数:30.3万人(文科:11.6万人;理科:18.7万人)。文史类本科录取率59.2%,理工类录取率79.5%。


文史类本科一批:560分,排名21000名;理工类本科一批:488分,排名89000。换言之,安徽省文科的一本录取率为10.7%,理科一本录取率为37.8%。


关于安徽省文科录取比例低的留言回复

建议扩大文科招录!官方回应来了


理工科通常要求数理化基础,导致在高考志愿填报这一步中,文科能选的专业理科可以选,理科可以选的专业文科不能选。造成录取人数与文理分科人数不成比例。


文理分科带来第一步的门槛性,文科考生在后来的竞争过程中,处于天然劣势。

(4)专业与经济

90年代,考上大学即可“鲤鱼跃龙门”,专业不重要,毕业直接分配工作。


但现在实现高考阶级跃迁的机会需要通过好几步:高考成绩——学校/专业选择——就业


在宏观政策下,选择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理工类专业,未来更有前景。


但由于讲清楚整个专业选择与就业影响因素较为复杂,这里将复杂模型简单化处理。


为便于理解,将社会分为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围绕两大类:财富的创造与财富的分配。这也就是所谓的理工科和商科。上层建筑则解决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问题,这也就是人文社科的领域。


最能够创造财富的专业,自然也成为了就业最好的专业,典型的就是计算机专业。

常有人说:“360行,行行出状元”,所以小语种专业学到顶尖就可以吃香。但计算机和农林牧副渔专业对比,农业实际平均薪资为5w,而计算机专业的平均薪资可以到17w


人文社科作为上层建筑,是适应于本国需要的。一个中国法学毕业的硕士生,无法到英国执业;德国的社会学毕业生,很难在中国找工作。文科理论是世界通用的,但国情却是各国不同的。


但理科无国界,天然拥有国外市场。一个化学专业的博士,可以在国内求职,也能在国外求职。理论拥有70亿国外市场,文科只能在国内。


科学技术在任何国家都能创造价值,并由于其无国界性,发达国家会封锁技术,避免其流入发展中国家。

MSRA停招“国防七子”及北邮学生,美国连普通中国大学生都开始制裁了?


社科类不具备封锁价值,国家留基委近年来也缩减在社科类的投资,理工科比社科更容易申请奖学金。从全世界来看,理工科更容易受到资助,拥有更多的交换和升学机会。

2022年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访问学者、博士后项目公布

文科类专业无法解决价值创造的问题,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没法快速让企业赚钱。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硕士毕业生与博士毕业生,在就业上很难看出明显的溢价。


多数人在 1.人文社科学生——2.人文社科从业人员这一步跳跃中,忽略了使得1和2产生关系的部分。


事实上是 1.人文社科学生——2.就业——3.人文社科从业人员


直到3这一步,才能实现所谓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继往圣之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但事实上,绝大部分的人文社科学生已经倒在2.就业这一步上了。

图源:网络

更容易为市场创造价值的文科类专业,如商科,传媒等,成为更被企业喜欢的专业。剩下的文科专业,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哲学等,就业其实都很差,企业求职时不再看重所在学校,而更重视实习经历。


经济下行背景下,私企无法提供足够多岗位,那么体制成为解决人文社科就业岗位的主要提供方。


基于专业对口观念,体制内也强调“专业匹配”。能进入体制内就业的,自然也成为人文社科中的显学,如汉语言、马理论,法学,师范等,现分数线大涨。


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前提下,人文社科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可能依旧不受重视,也许GDP超越美国后就会重视。


值得注意的是,就算在英美,国外文学硕博士学位在就业也无法带来更高的溢价,人文社科依然是失业专业。

谢菲尔德大学确认关闭世界排名TOP39的考古系!


“对于博士学位,除了历史、文学、物理等少数学科之外,绝大部分的女博士所获得的收益都是超出本科水平的,并且分布相对平均,经管和工程、艺术、哲学相比并没有优势。


非常悲哀的是博士学位男性持有者。除了商学专业统计正收益显著之外,经济、心理学不显著,其他绝大部分的博士学位给男性带来的收入溢价都是负的…… 像建筑、文学等专业,博士学位给男性持有者带来的负溢价居然高达 -25%。”

(知乎用户:司马懿)




四、高考制度与两步走

(1)高考的选拔性

这里提出一个问题:你是否相信高考是改变命运的一场考试?如果相信,这个命题是如何实现的?


这里下一个最简单的定义:无法通过购买实现。


不存在西方的入学方式:捐款让子女入学。

捐赠1500万美元,赢得哈佛入学“敲门砖”?


即使可以通过花500w买学区房,请家教等方式来提高成绩。但不管怎样,必须参加高考这一选拔性考试。此时不在乎家境、颜值、过往表现、学校水平,只需要一个评价标准:高考成绩。


捐钱路径是学生——大学,现实是学生——高考/成绩——大学。家境造成过程的不均等性,但高考保证了机会均等性。


高考是单一评价纬度,但是大学入学以至于工作,评价体系开始多元化。适用于高考的“做题家”思维不再继续适用于大学,但依然保持惯性。


此时家境便可以发生作用:你可以请全体社团成员吃饭,推选成为社团部长;花费5w进行暑期交换游学;购买远程实习,给简历润色;毕业后去家族企业上班……


高考的公平性在于,保持单一评价尺度,从选拔人才角度,尽可能的减少家境影响,提供阶级跃迁机会。


但整个高考运行机制还没有结束。


(2)高考的两步走

高考全称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一场选拔性考试。


既为国家选拔人才,同时也为高校选拔出人才,两者在步骤上是统一的。高校与学生双向完成适配,300分的考生无法跟上北大的课程进度,600分的考生去三本读书完全是一种浪费。


宏观角度来说,高考成绩与优秀程度呈正相关。


即使存在超常、失常发挥等情况,如一两道选择题可能带来了10分的差距,但都在波动区间内,一个考生没法超常发挥+100分,只能在几十分的范围内浮动。两位考生差几分,在优秀程度上,没有实质差别。


对于高校来说,只需要看重客观的分数结果,而不用看重实现过程。正态分布层面,招到高分考生就行。


高考制度两步走:


第一步:取得足够高的高考分数

第二步:志愿填报进入好的大学


商品通过交换,实现使用价值到价值的飞跃,如果这一步失败,只能所有者自己承受损失。


分数同理,需要实现从高考分数到“大学与专业”这一步飞跃,如果这一步飞跃失败,高考分数没有任何价值。


这里讲两个故事:


1.一个朋友,高考全省排名600+,15年左右,当时报考山东大学,他们省录取方式比较坑。山东大学招100人,但是提档了102人,他作为那超额的2人之一被退档。最后补录了一所普通211德语系。


2. 2019年,两名考生通过国家专项计划,成绩是542与536分,录取了北京大学。这件事中北大的一些操作,在互联网上也引起了广泛讨论。


那么这故事里,谁更令人羡慕?

分数只是第一步,高考制度在实现路径上,有着机会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的考量,于是有了各种政策。有些人,则跳出了分数竞争的层面,多方式利用高考制度。


如直接移民到北京/天津/上海等985/211录取率高的直辖市;或者在河北借读,最后在西藏参加高考;或者通过港澳台、华侨政策来国内读大学。


河南考600分,吉林550分,两位同学最后来到了同一所大学就读,受到的大学教育没有差别。


网络上经常有人提,“我高考分数那么高,怎么现在混成了这个模样呢。当初那个xxx,成绩比我低xx分,现在过的好多了。”因为分数竞争到“大学专业”这步变现完成,就完全失去价值。


但当前社会的广泛宣传中,所有人都只看重第一步,在前十八年的时间里,用无数手段只为了尽可能的提高高考成绩。


却要在十多天的时间里决定第二步——自己的学校与专业。众多人忽视掉了这一步,实际他们具有同等重要性。


坑人的地方便在这里,在18岁对学科与知识一无所知的时候就要被要求选择自己的专业,10-20天的时间里选择自己一生的方向。


于是重点在于:不管通过何种方式,本质是将自己的高考分数进行变现,变现的结果(录取的大学专业)是最重要的,过程是次要的


五、专业门槛性


这里随意的把大学专业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知识垄断(经济学,社会学等只能通过系统的大学师资和培养体系来培养的学科,无法培训买课),技术垄断(工科,需要1000w+的实验设备),行政垄断(法学,医学,师范只能通过大学专业从事这些行业)。


门槛也就是护城河,拥有的门槛越高,他人来参与这个赛道竞争的难度就越大,所面临的竞争就越小,得到的薪资也更多。


以公务员报考为例,不限专业的报考比是500:1; 限制中文专业的报考比是50:1; 限制中文专业加党员加应届生的报考比是20:1。


国考十大热门专业

附加在个体身上的护城河越多,成功概率就越大。小语种如果想报考公务员的话,基本是三不限,500:1的竞争程度。大学制度改革中,形成的985,211重点大学,也是门槛的一部分。在就业时别人可以依据这个进行筛选。


那专业门槛优势是什么:


如果想从事医学行业,本科必须学医;如果想从事教师行业,本科必须是汉语言,英语等教学专业;考取法学研究生,法硕非法学(本科不是法学的报考法学研究生)的报考比是20:1,法硕法学(本科是法学的报考法学研究生)的报考比是10:1。



法硕非法学报录比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学硕部分专业报录比

优秀就业岗位,在当今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基本要求本硕专业一致,拒绝转行人士,因为有足够多本专业求职者可供选择。

如果学习小语种专业之后想转行。只能学习泛“培训机构化”知识,如cpa, acca。


大学“专业”这个title自身就带有门槛性。


社会分工的起点,溯源到个人身上,那就成了个体的“大学专业”。


高考志愿填报的“专业”,是最容易带来门槛性的一个选择。


无论是考公考编,私企就业,都要问:你是什么专业的。高考实现的“鲤鱼跃龙门”“阶层跨越”,需要的正是从“高考分数”到“xx大学的xx专业”这样一步跨越才能实现。跨越失败者,出局。


在之后的竞争中,家庭财富,社会地位,社交能力,个人颜值都能作为竞争优势,不再能通过单一的“做题”实现成功。


所以一名寒门学子,在专业选择上一定要慎之又慎。


因为填报志愿时有多种可能,无论是学校、专业,还是城市,学校手册上的多数地方都可以去。但一旦被录取,尘埃落定,选择权结束,之后可选择的方向越来越少。


不管是大四考研,考公,还是选择就业,都是以专业为前提展开的。人生的第一个重大抉择,就是志愿填报,决定一生的道路。大四选择未来方向时,很多人问你为什么这样做?其实没得选,眼前的路不过就那几条。


专业选择最重要的是给予选择的权利。

文科的专业选择局限太大。一言以蔽之,只要是文科能选的理科都能选;理科能选的文科多数都不能选,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无论是能赚钱的计算机医学,还是被骂的生化环材,都和文科生无关。


选不选择这个专业是个体意愿的事,但因为一些原因而不能选择这个专业,这就是权利被限制了。从进入文科开始,专业选择的权利就被限制了。进入小语种专业后,失去英语和数学,那么选择的权利便接近于0了。


对于一个无任何优势的普通人,在高考将每个考生原子化的情况下,如何通过高考来改变命运?


那么便是在大学社会分工的功能下,通过足够高的分数,拥有选择权。然后选择一个代表先进生产力,有足够高门槛的专业,将高考分数通过“专业”来进行变现。


六、高考分数与盈亏同源


高考分数最重要的是带来选择的权力,分数越高,选择的权力越大。


分数带来三角竞争关系。城市,专业,学校三者不能同时达到完美转态,除了省状元。最多选择其中两个达到最优转态,让渡另外一个权益。

典型的有去兰州大学的经济学/法学, 或者去深圳大学的法学/广告学。前者让渡了城市区位,后者让渡了学校名气。最后是选择去中国农业大学选择学日语,让渡了专业选择。


基于这三者关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反映出来的是不同的学校的录取分数线高低。


现在取得一个共识: 分数有价值,分数能带来选择的权力,高考志愿填报通过分数来平衡上述三者,使自己达到利益最大化。


这时引入一个价差(即分数差)的概念,为城市,专业,学校某一维度支付的最高分数,同时为某一纬度支付一个最低分数,中间支付的就是分数,因为不可能达到三角同时完成。分数代表价值,让渡了一部分价值出去,从而想要获得另一维度的价值。


一个院校的最高分与最低分,代表这个院校的最热门专业与冷门专业。热门专业与冷门专业之间大概有10——20分之间的差距。这是愿意为这个专业支付的分数,想要通过更高的分数进入一个好专业。四川大学2021年在四川录取线最高是口腔医学686,最低是护理学596.

最高686分!四川大学2021年各专业录取分数出炉

    

然后分析服从调剂选项,服从调剂意味着选择的第一位是学校,认为985,211的名头比双非在就业上带来的机遇更多。


此时让渡了专业选择的这部分权益,擦着录取线进去,实现学校收益最大化。或者认为自己能够转专业,从一个差专业进入一个好专业,先得到9/2名头这样一个实际的价值,再通过转专业预期得到更高的价值。


但这里要反驳的是当时让渡了选择专业的权利,支付一部分分数,得到的是一个转专业的预期机会。但实际上转专业预期是很可能无法实现的。


第一点直接限制本专业转出。

西北政法大学转专业条件


服从调剂是支付了5分的价差(实际上更多),这个专业是-5的收益,想转到热门专业,收益是+10。但根据学校的转专业规定,只有前10%的学生可以转,如果前10%同学放弃了,学校直接收益+5,学生-5。


第二点限制外专业接受数


对收入名额肯定有限制。好专业没有信息差,所有人都想去,于是选择转专业的人可能是1:2的成功率。那么放弃转专业和转专业失败的人支付的高考分数,对学校来说即收益。


另外如果转专业需要降级多读1年,那这一年的时间成本相较于当时支付的分数如何。所以最好的就是不要买预期,直接落袋为安,高考直接选一个好专业。

并且从过程角度,学校对于学生转专业其实并没有付出收益。生源质量已经反映在省录取排名上,完成了招生目标。之后的转专业,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收益互相剥夺。


师资,出国交换,保研这些资源是固定的,竞争对象是同学。成功转专业后增加竞争,对本专业的同学来说是负收益。


对学校来说这些只是生源数据,但降临到个体头上却是全部。所以选择服从调剂那一刻,学校无论如何都是赚的,通过服从调剂选项实现生源质量的提高。


这里分享一下苏州大学的故事。苏州大学为了抓优秀生源,把垃圾专业打包在另一个批次招生,打消学生调剂的顾虑。


于是有了知乎这样一个问题。


原本医学和护理分数只差20分,这就是冷门专业和热门专业的区别,就读的是同一所院校,可最后是完全不同的命运,专科和211毕业的护理最后都是一家医院的护士;但211的可以去当医生,专科不行,当初还不如拿这分数去南京医科大学。


这就是学校在调剂上的手脚。就算最后有20%的人成功转专业,但当时有80%的人是调剂进来的,那另外的60%的人就是代价,学校永远只赚不亏。



最后是城市。最明显的就是北京的院校收分高于其他地区,兰州新疆院校的收分低于东部地区。


城市区位带来的因素是实习机会,只有在一二线城市才能有足够的机会,来丰富自己的简历。北京地区一本的同学,如果有足够多的实习经历,在找工作时,是有机会胜过简历一片空白的985同学的。


这里要关注一下,所在的学校是否离市中心足够近。如果在北理工良乡校区,上外松江校区,那么去市中心来回都要三小时,便于实习是否能实现?


现在高铁的优势能弥补距离上的劣势,在二线同样可以申请一线的暑期实习。当然,日常实习还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但实习、找工作也是需要看专业的,银行很少招一个社会学的学生,毕竟经济学的简历都足够选择。


城市的分数溢价已经表现在去年的分数录取线上了,你需要为未来预期支付。东部地区的院校分数每年会涨几分,中西部的院校分数基本持平。你想要进入东部沿海城市,需要在原本分数线的基础上在支付5分左右的分数,这个具体参考每年省排名录取变化情况。


如果如果未来直接目的是工作,那么城市的区位因素必须考虑;如果未来目标是考研、考公、留学。那么是否需要去一线城市上大学,这部分分数价值是否需要支付,需要考虑一下。兰州大学的保研率为24%,华东政法大学只有5%。

保研 | 兰州大学近3年保研率、保研人数及往届去向



——最重要也是最想说的一点:支付到专业的分数价值


前文提到,冷门专业与热门专业是10分的分数差距,高考填报的学子们就以为这10分真的只有10分的价值。这样理解,他觉得我为一个好城市支付了5分,为了一个好学校支付了5分,不过就是一个专业选择上我亏了10分吗?专业上-10分的价差,等同于城市+5分,学校+5分的价差。


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


社会分工是从“专业”开始的,你在专业选择上,进行了让渡。那么同时让渡的,是你未来的选择权。


考公务员这种热门工作,要求专业对口;高行业门槛的行业,如要求考法律资格证,要求专业对口;考教师编制的时候要求中文类或者师范类的专业对口。


而你只是因为没有选择这个专业,而失去了这些权利。面对的竞争和压力是其他人的10倍以上。那你觉得这些选择的权利,同你的支付的高考分数,是不是等价的?你支付10分的专业选择权,你以为是10分,可是这些选择权在你就业时可能价值50分。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大学生不再是稀有品,那么通过“专业”来为自己附加门槛性,拥有更多的未来选择权,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在985读一个俄语专业,还不如去一个二本院校读计算机专业。因为高考分数没能成功变现,放弃了选择权。


语言专业的收分,需要逐渐价格回归价值,从以前考生认为需要10分的价差,到后来认为需要50分的价差,这样一个正常水平线上。考生不再去为了一个好学校的名头,不要选择服从调剂,最后去了语言专业。


大学扩招的情况下,削弱了“985/211”重点大学的必要性,只要是985,那么除清北外,在就业市场都差不多。高铁的普及,削弱了城市带来的地理优势。社会分工,竞争激烈的背景下,专业对口重要性不断上升。公务员选调,企业招聘,出国留学等各类就业中,专业成为了第一决定因素。


于是,城市、专业、学校的不可能三角,对于多数人来说,专业大于一切。






下篇 ▷▷▷ 小语种专业


 一、大学与行会制度

(1)小语种专业的强门槛性


上文讲到,对于社会绝大多数私企来说(社会上绝大多数就业岗位的提供者也是私企),除商科、法学天然高门槛,其他人文社科专业,学的是社会学还是心理学,对企业在创造价值上并无明显不同,更重视实习经历。


那么文科专业的附加门槛性则集中在体制内就业。


北外和上外前身分别是,解放战争时期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俄语大队,有军队背景。所以为什么有那么多又懂专业又懂语言的留学生不用,只用国内高校毕业生,就是为了方便背景审查。


北京外国语大学VS上海外国语大学,专业及分数线对比分析!


作为上层建筑的人文社科服务于本国的经济基础。法学、中文、师范等专业都是对内服务的,由此天然被体制青睐。但是语言专业是天然对外输出的。


于是体制内对于小语种的需求,需要严格背景审核的岗位,如部委,海关,某政法机关等,只需要零星的小语种人。


这部分需求,占小语种毕业生的比例<0.1%。

小语种自救指南丨准备国考的你找到小语种岗位了吗?


结语: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小语种专业并不带来“高考制度”“大学专业”附加产生的门槛。


(2)语培机构去门槛性

那么对于99%不被体制内需要的小语种专业学生来说,都要到企业进行就业。


而企业对小语种的要求,是对外贸易过程中能传递双方信息的人。通俗来讲:会翻译就行。


在私企就业的情况下,小语种自身不能解决专业门槛性问题。


例如,这是某所985高校语言专业的培养目标:旨在培养社会急需的能从事外经、外贸、外事、旅游等方面的语言人才。”


此时小语种专业是一个完美的能被培训机构替代的专业。


因为有成熟的社会替代方案,如日语N1,韩语TOPIK,欧标C1等。任何培训机构都可以学,也有普世证书认可。


同时他国文化输出背景下,还会在国内提供免费的语言学习课程。

【招生公告】第三十四期世宗学堂韩语讲座招生公告

上图是沪江网校开设的小语种课程科目,包括了日语,韩语,德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意大利语,泰语,阿拉伯语。这几个语种涵盖了大学的绝大多数小语种专业。


其中师资也基本是Top大学硕/博士生,资深授课经历老师,另外还有随时的课程服务。只要肯掏钱,肯花时间;花费2w块钱,通过培训机构,语言水平达到一位大学语言专业应届毕业生水平是完全可行的。


如果不行,那就花更多的时间,花更多的钱,网校作为一个私企,你将会得到无比贴心的服务。


这里还有细分市场领域机构:泊言馆

泊言馆|这里开设了45门语言的课程

歧路盐灯 | 从这个开了45种语言的公众号说起:昨天转载泊言馆时忘记放在作者荐语里的话

常员同丨行会制度与语言的辅导机构化

对于超小语种(非通用语)来说,是本科毕业就留校当老师。对于大一点的语种来说,硕博士毕业去高校当老师。而培训机构也是本硕博师资。


从本质上,培训机构的老师和大学的语言老师在师资力量上,是没有区别的。只是大学无法提供足够的编制保障就业,部分人只能选择来辅导机构当老师。


另外很多大学是会依托本校师资,然后开校内培训班:“xx大学外语培训中心”,也是本校老师来上课,学的东西和本校学生学的是一样的。不过这里上外开设的是线下面授,北外开设的是网课。

如果其他专业想从事语言相关的岗位,到培训机构进行学习就可以,很多大学生也是通过培训班到N1水平的。私企就业要求的是听说读写能力,这些培训机构都能带给你。


但上文提到的,法学,光电,师范等门槛性专业,没有任何培训机构能培训这个,解决行业准入的门槛性问题。


如果你没渠道找老师,如果你愿意付出足够多的钱,就5w-10w吧,我能帮你找到任何小语种专业的课外培训,让你从零基础到口语流利。


如果在校内和校外能接受到同等水平的语言教育,“大学”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呢?


回到了最初的问题,大学带来的是文凭垄断。强垄断只发生在体制内,但是小语种专业天然不受国内需要,只能在私企就业。


那么“小语种专业”不再被大学制度附加上了门槛性。


如果学的是小语种专业,那么别人花20000块钱进行课外培训,可以轻松抵消掉你专业选择带来的优势。


这也是本文强调的,在专业去门槛化的情况下,学校Title不会带来优势。不论是300分的大专,500分的二本,600分的北外,在语言学习这个基础阶段,所受到的教育和培养都是一样的:掌握听说读写能力。


完全的市场竞争情况下,只要会听说读写,都可以竞争就业岗位,但这个能力的来源可以是多样化的:


本国出身,天生母语;留学习得;培训机构;感兴趣自学,他们都是你的竞争对手。


你再强,能比得过对象国华裔吗,韩语能比得过朝鲜族出身吗。二语习得无论怎么学都无法达到母语水平,只能无限地去接近本国人的水平。


所以无论高考分数再高,都无法形成就业上的优势,因为都是硬实力说话,能说会写,好,来上班吧。


没有门槛作为护城河的专业,任何超额利润、价值洼地,在被发现的一瞬间,就能被中国人从蓝海变成红海,利润迅速回归最低水平。

这是某印尼语公众号的宣传海报。但实际上,这个公众号的创始人,原先是葡萄牙语出身。本科后来转行了,毕业后从事印尼语教学。这个广告成了非印尼语本科出身的老师,教印尼语本科在读生,考试过关的频道。


你以为你学习的是小众专业,未来就业前景广阔,但实际上,早有其他专业的各种人才,通过各种方式习得这门语言,占领了市场。大学,不是语言习得的唯一渠道。


这,就是市场竞争。

(3)机器翻译去门槛性

同样也是由于专业门槛带来的。需要的是:如何提高个体的不可替代性?


机器翻译的问题,是语言专业面临的最大的挑战。


也许高考学子不了解,老师也没法解决,但挑战是客观存在的。只有当你亲自使用一次翻译机器,才能切实体会到科技的变革。


并且机器翻译的变革不是语言专业人才带来的,机器学习,语素分析等技术层面,主要都是由计算机专业人士进行研究的。


语言专业的同学,参与的是兼职(强调,多数这种活都是兼职形式,没正式工)是进行校对,检查句子翻译的对不对,反馈给技术人员进行改进,扮演的是一个“自己取代自己”的角色。

机器翻译前沿 | 微信图片翻译技术进化之路

字节跳动 AI Lab:机器写作和机器翻译领域的新进展


“如果说在这里计算机专家的贡献是开地基建造摩天大楼,那么语言学家的贡献堪比在花盆里种了根菜。大楼盖好了,是可以去验收感叹一番,但是即使你发现楼歪了,也提不出什么真正有效的扶正方法,人家盖楼的事情,种花盆的是搞不定的。”

知乎用户:尤拉

学生学习语言始终是一个线性曲线,10年前的课堂和现在可能没有太大区别。人无法突破生理客观规律的限制,只能堆时间掌握语言。但机器翻译却成功地成为了器官的外延。


机器翻译的进步程度是指数级别的,近十年内机器翻译的准确度从60%进步到90%。

腾讯会议怎么使用同声传译

科大讯飞拿下SemEval 2022三项冠军,多语种语言理解再上新台阶!


技术进步程度的上升趋势是显而易见的。智能化中一个小的改动带来的是整个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减少,但个人在语言上的不断精进只能缩小个人必要劳动时间。两者的比较,如同马车去取笑火车的发展一样。


ai翻译会不会取代人类已经不是一个问题,而是何时取代,以何种方式取代?如果知道自己无法超越机器,那么最好的方法就是换一个赛道。


有兴趣了解机器翻译水平的,可以点开deepl,谷歌翻译,有道翻译;本科毕业论文很多同学也使用的这些翻译软件,因为以自己的语言水平无法成功写出一篇学术型论文。


讲座回顾 | AI时代:2030年的译者会是什么样子?


另外可以在手机上安装一个讯飞输入法,进行实时文字转换和语音识别。或者还可以淘宝购买讯飞机器,感受一下技术进步是如何服务于人类的。

这里又有一个话术:“现在低端翻译已经过剩了,高端翻译大有可为。”但是他不会告诉你如何成为一名“高端翻译”。不断的练习,不断的接活,从几十元的小单开始练手,每个人都是低端翻译做起的,你无法从一开始就成为同传,如同你无法从小学六年级直升大学。那么你真的低端市场的惨烈厮杀中,留到最后吗?愿意为几十块的单子,或者贴钱,只为有一段“翻译经历”吗。


一年没有收入能接受,那么5年呢,10年呢,没有那么多机会让你成为一名高端翻译。而且同期的机器进步速度又超过你了。

秘塔翻译又升级了!无限趋近「人类高质量翻译」


法律专业领域翻译软件:秘塔翻译能够完成绝大部份工作了。今后,服务于细分市场领域的翻译软件将会越来越多。


这里还有译后编辑这样的一种处理方法,简单的说,就是机器翻译完成后,再由人工进行加工,能提高生产效率。一位低水平的翻译,在机器的辅助下,也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工作。大幅缩减了对专业翻译的要求。

翻译行业新方向:译后编辑


现在翻译的薪资以及从以前的200/千字,到现在的70/字,是什么原因造成行业发展越久,工资越低呢

(4)语言的习得难度

语言专业自身没有门槛,任何人都可以去学;但语言专业习得是有门槛的,成功掌握一门语言有难度。不同语言的习得难度是不一样的,说语言没有难易程度就像说大学没有好坏之分一样可笑。


为外交人员提供培训的美国国务院外事服务局(Foreign Service Institute)在官网上有一个根据70年来的培训数据整理的外语难度榜单。

外国网友晒汉字练习本,热情高涨求点评:我写得怎么样?丨夜听双语

主要外语学习难易度比较(针对中国学生)

语言学中重要话题:母语在二语习得过程中的作用。


学习者通常会把之前的语言知识(通常是其母语)运用到新学习的语言中去,这种现象叫做"语言迁移"。当母语的某些特征与目的语相似或一致时,产生正迁移。而母语与目的语之间的差异会导致负迁移的产生。


印欧语系中的罗曼语族(也称拉丁语族),源于拉丁语,包括以下几种语言: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印欧语系中的日耳曼族,包括英语、德语、荷兰语。一个欧洲人说自己掌握好几门语言,这是极为正常的。母语正迁移使得学习同种语系的语言过程变得简单。

科普 | 世界语言谱系及语种全览


而中文属于汉藏语系,属于孤立语,有声调,有量词,以虚词和语序作为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母语的负迁移导致二语习得过程中,需要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其他语言。


日语和韩语中大量的汉字词,中日韩类似的社会文化/思维方式,于是中国人学习这两门外语速度更快。


学了日语两个月,有的同学可能就能唱日语儿歌了。而阿拉伯语的同学学了两个月,还没把字母部分搞懂。


这里最不建议的两门语言则是俄语和阿拉伯语,语言的高难度使得需要花大量时间去学习,但就业市场却没有需求,阿语更是天然排斥女性就业。

图源:知乎

(5)自身天赋性

上文提到的是语言的自身难度。

这里讲的是语言学习者的天赋,或者称为外语习得基础。


1)性别


学外语,女孩真的比男孩更有天赋吗?

美国非常著名的认知神经科学的专家 Ullman教授认为,人的记忆系统分为陈述性记忆系统和程序性记忆系统。陈述性记忆系统主要负责词汇的习得(是什么),而程序性记忆系统主要负责语法的习得(怎么用)。


但是在青春期发育完成以后,生理学上的发育会造成程序性记忆系统的功能衰减,而陈述性记忆系统的功能提高。因此,陈述性记忆承担了语言学习的大部分责任,比如背诵单词、记忆语法规则等等。


陈述性记忆系统显著地受到雌激素的影响,因而女生在学习语言时会比男生表现出更高的天赋。


2)年龄


二语习得研究中的“关键期假说”认为,语言学习存在一个关键期(critical period),在出生后的某段时间里,儿童可以毫不费力的学会母语,过了这段时间,儿童很难学会母语。


科普 | 几岁开始学外语?——第二语言习得的关键期

第二语言习得年龄


由于人脑中语音识别神经元较其它神经元更早“专业化”,学习外语起始年龄越早,其语音的精确性和地道程度越高。低年龄段者学习外语的速度效果要胜过18岁以上学习者。


成年后的二语学习者,无法和幼儿那样利用大脑专门的语言习得机制,更多依靠与其他技能获得的共用的认知学习策略。

研究生阶段英语成绩与小学阶段英语课程的相关关系

语言越早学越好,要求一个成年人在大学阶段成功掌握一门三语,事倍功半。


高起生从小就学习英语,熟练掌握英音和美音;而有的人连这两种区别在哪都不知道。以及成长地区的普通话的普及程度,也影响了从小能否训练出对发音的区别。是否熟练掌握语言的抑扬顿挫、轻重爆破、吞音连读、送气不送气等等。


如果出身于方言区,母语负迁移会为外语习得增加更多难度。四川人的l,n不分,使得日语的na,ra,习得,德语里面的l,n习得成为困难。

方言在英语学习者语音习得上的影响,不许笑


有的人语言模仿能力超强,有的人学了大半辈子发音还是那么难听。


北外综合自招需要考察天赋水平:老师随机朗读一段非英语语种,要求你进行模仿,通过你复述的语音准确度,考察你的语言能力。


高考外语专业对英语成绩有要求,如达到总分的80%才能报考小语种专业,就是希望把不适合第三外语习得的人排除在外。

哈尔滨工程大学招生简章要求

高考还会对数学、英语单科成绩有要求?分不够可能会退档


没有天赋的同学,额外花了很多时间,毫无成效。适合的同学事半功倍,享受语言学习的快乐,也能得到学习的正反馈。


口语水平不够好的同学(不包括笔试能力),不建议学小语种专业。有时间用来提高自己英语水平,对以后就业帮助更大。


二、专业篇

(1)语言专业发展史

这里介绍语言专业发展史,方便理解语言专业的“去门槛化”历程。


中国专业发展从1949年起步,由于历史原因,50,60年代主要开设了俄语专业,19所学校开设俄语专业,培养俄语翻译干部和俄语师资,培养大批高素质俄语人才,为新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外交等领域提供重要人才支撑。


后来经过一系列的发展与调整,1966年,全国高等外语院系共78所,开设外语42种,几乎所有院系都开设俄语,但此时开设英语的院校已有74所,开设法语的院校有16所,开设日语的院校有14所,开设西班牙语的院校有13所,开设德语的院校有12所,开设其他一些语种的院校各为1到10所,外语教育是有初步的合理设置的。


语言专业的开设,新中国高校的教学体制是从苏联开始学起的。为了培养翻译人才,解决当时中国需要的技术、援助等问题进行交流。配套开始了国情概况,跨文化交流,泛读等课程,目的都是为了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大部分语言系在设置之初的目的是为了改革开放或者两国建立商贸关系培养翻译人,这是一个迎合时代产生的职业培训。1950年改革后,大学教育从建制层面也就是职业教育。


外语教学的真正去门槛化是从1999年,大学开始扩招谈起的。

此前的外语学生,大学生是供不应求的状态,工作也是包配的。但扩招后大学教育从精英化转向平民化。


2015年,高校在校人数达3777万人,超过加拿大总人口数(约3534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40%。

2022年,高校毕业生预计1076万,同年,全国研究生考试报考人数为457万。


早期外语只能在大学专业里习得,是有门槛的,稀缺的,于是在2000年左右,掌握外语建构了自身门槛性,并且在改革开放,加入世贸等一系列进程中吃到大量红利。


外语专业的开设目的也不是为了文学,而是为了适应对外开放产生的大量对于掌握外语人才的需求。当时是稀缺的,所以98年外派一年回国可以买一套房,所以02年的毕业生直接成为外企亚太地区总经理。


中国人对外语太陌生,崇洋时代,留学潮。千禧年代迸发的大量外语需求,直接催生了2006年新东方上市。即使是现在,在广阔的中西部城市,英语仍然是困扰多数学生的学科。


2002—2010高等院校扩招,由此带来对大量师资的需求。此时,大量学校想由“学院”升级为“大学”(对开设学科数量有要求),由单一类院校扩张成为综合类院校。并且由于外语专业低门槛性,只需要几个老师,一间教室就行,因此被大量开设。外语毕业生数量急剧猛增。


这一时期,外语红利基本吃完。但门槛性不是突然间瓦解的,一直到2010年左右,外语专业才逐渐衰落。


2010年后,三本独立院校广泛开设外语专业,扩张浪潮波及到民本三本,意味着真正走到尾声。


图解教育丨高校扩招,害了穷人子弟?

国内高校改名潮再起,大家为何都如此热衷改名?

独立学院即将“落幕”,它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现全国508所高校开设日语专业,德语118所,俄语169所,法语151所。很多人以为广泛开设的法学专业,实际上只有625所,英语却有1007所。


1997年以后互联网进入中国,小语种从大学垄断走向互联网传播模式。同时大量外语毕业生,校外语言培训机构也逐渐发展。2009年沪江网校成立,语言教育走向网络化,辅导机构化。一二三线城市语言辅导多数从此期间发展。


泊言馆的创立,标志着大学小语种专业的最后一道门槛:非通用语,也不复存在。至此,互联网浪潮下,你可以在任何地点,学习任何一门语言。


泊言馆|这里开设了45门语言的课程

常员同丨行会制度与语言的辅导机构化


14—16年期间,房价上涨3倍,早期既得利益者实现从工资增长到资本增殖,一线城市对毕业生关上大门。


18年之后,贸易战,去全球化浪潮,疫情。20年,中国青年“平成”化,后浪,985废物小组,小镇做题家,打工人。22年,后疫情时代,内卷、润、躺平。


语言,是专业,是时代,也是命运。


语言专业的衰落是固定的,国际关系学院和外交学院从当初的分数线可以比肩清华到现在的不断跌落。16年左右,广外在广东省录取最低分在文科排名2000多,现在7000多名。小语种专业成为很多学校的录取分数线最低专业和调剂专业。北大的外院学子不断用脚投票。


这就是趋势,人力不可逆。

(2)外界的长期误判

外语专业在2000年的荣光,其影响持续至今。


分数成为了你的筹码,大学专业则是你要购买的股票。信息成为了一种资源,聪明的人高位抛售,愚笨的人买在最高点然后被套牢。


在外界宣传下,小语种专业,不是当同传就是去魔法部。而作出这些宣传的人,什么样的都有:高考志愿填报机构,某不知名的远房亲戚,xxx理工高校的学长学姐。


常言道“术业有专攻”,不是这个专业的人一般不知道这个专业的具体情况,也不会随意的对此进行评价。如果我一天到晚说生化环材好,那么根本没人来理我。

基于千禧年的荣光,所有外界人士都认为小语种专业有前景。


人只能理解自己能理解的东西。人只愿意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拿20年前的案例、经验来宣传,最后成功的坑了别人。如果你和某个人有仇,那么建议他/她学小语种倒是不错的选择。


文史哲不好就业所有人都知道,那么小语种作为文科的一类,为什么就能成为例外?


这种外界的光鲜宣传与就业的天壤之别,才是最毁人心态的。


就像你如果报考了农学专业,多半心里早就知道这一行的前景没有那么光鲜亮丽了;但小语种就先给你画好了饼,等你大四才感受到幻想的破灭,无尽的折磨。


“小语种好吗”

“好”

“那你愿意让自己的女儿学吗?”

“不愿意”

“为什么”

“我真有一个女儿。”

实际来说,不管大学老师是俄、朝、泰哪个小语种的,自己子女基本是学商科、计算机、法学、汉语言等热门专业,或者是送去英美留学而非送去对象国留学。


不管是网络宣传,还是纸媒,各大机构,所有人都宣传的小语种大有可为,我们要出海,要发展。口号喊得很响,可就读这些专业的学生的未来呢,没有人关心。


如果你真想了解这个专业的真实情况,问已经毕业工作一两年的学长学姐,问正在就读的大三大四学姐,市场千变万化,只有她们才了解最真实的市场情况。


别问大学老师,大学老师只会宣传让你们来他学校。别问大一大二同学,没有面对过就业市场,只能就日常生活同你交流经验。


更别问从事小语种培训,小语种留学相关的,他们无实话可讲。


更别提那些连小语种学些啥都不知道的业外人士,意见左耳进右耳出就行。


(3)英语国际化问题

花了近300年的时间,随着英国、美国的一步步崛起和全球扩张、称霸,英语终于取得了现在世界通用语种的地位。


全球讲英语的人口达17亿,110个国家将英语作为母语、官方语言或普遍的第二语言。


英语构成了文化霸权的一部分。一个国家的精英阶层以掌握英语而自豪,是否熟练掌握英语也成为了一种阶级壁垒。


在非洲、亚洲的某些国家,英语取代本国语言作为官方语言的情况时有发生。在北欧、西欧和南欧,许多国家的年轻人对英语的掌握不亚于母语。对于某些国家而言,同他们做生意时,讲英语更能得到尊敬。

此外,说英语的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的40%,全世界半数以上的科技书刊和译著都用英语,现在全球80%以上的网上信息和95%以上的服务信息,由美国提供。

“维基里英语页面的日浏览量,2.5亿。


往下依次排:日语,3728万;西语,3701万;德语,3084万;俄语,2635万;法语,2439万;意大利语,1862万;汉语,1337万;葡语,1150万;波兰语,881万;阿拉伯语,733万;波斯语,567万;印尼语,538万;荷兰语,493万;土耳其语,338万。


英语的浏览量基本等于后面14位的加总。


不是世界上有那么多盎撒人盎撒魂,而是维基百科里有630万个词条由英语写成,而且往往是最时效、最细分、最详备的。


因此尽管维基百科支持319种语言,有5500万个词条,但英语占编辑量的四成,占阅读量的五成。”

全球互联网时代下,主流软件ins, Twitter、Facebook 等的默认语言设置都是英语。英语是全球通用语,大量的技术信息、专业文件、学习资料都只有英语。专业论文、学科教材也优先用英语编写,只有这样才能被更多人看到。


在高教领域也是如此:欧洲诸多大学已经历了从本地语言到全英文授课的改革,如荷兰和北欧高校,其在研究生阶段已基本实现全英文授课,所有各层次的大学学生毕业论文以英文写成者达87%,自然科学领域达94%,且研究工作的开展和考评亦以英文发表为主。

“把英语踢出高考”? 这恰恰掩盖了真正的问题 | 文化纵横


英语国际化带来的问题是:小语种的市场不断萎缩,小语种市场是一个非常局限的市场,对内需要极高的语言门槛才能使用,目标用户群体非常少。英语为互联网企业带来了极低的边际成本,这也正是大厂扩张的原因之一。

你不得不知的互联网逻辑——边际成本


因为大多数国家通用英语,为了跟客户交流你也必须学会英语。由于英语是通用语,任何法律文件都要有英语版,甚至于两个非英语国家的协议签署后,还要特别标注:如有歧义,以英语版为准。

小语种:信息与经济


语言的本质是为了传递信息,俄语、法语、日语学习都基于此目的。所谓的八国语言掌握者在实际生活中并无太大帮助,因为其背后传递的是同一套信息。英语消除的绝大部分信息的门槛,消除了小语种作为沟通工具存在的必要性。


英语的全球化,让语言的巴别塔得以实现


四、就业篇:“不可能”类型就业

(1)魔法部

不明真相的人很容易带着滤镜看国家机关,单纯觉得对口、在乎沉没成本or光鲜亮丽说出去好听就对这些岗位盲目崇拜,无脑随大流地想去。


但其实除非有很强烈的外交理想和家国情怀,这些就是从事外事工作的普通公务员。普通公务员的工资,部委工资比很多地市还要低, 在北京地区的月薪7k-8k,存60年的钱到退休应该可以买房了。

中央部委工资待遇大揭秘!!

驻外补贴有优势(战乱,艰苦等),愿意拼的话,看地点一年几十万有可能。国内的话,加班比较严重,比996还不如,加班也是没有工资的。


涉外岗位面临的长期驻外和清贫寂寞/涉密岗位面临的人身限制在实际生活中都是不太容易承受的。驻外导致在找对象时候也会种种不便,魔法部在部委里离婚率最高。


而且魔法部也不是想去就能去的。


第一个途径:遴选。


到特定高校进行选拔,北上外,北大,武大等等。如果学校不是知名高校,985院校等是没有遴选资格的。

图源:2021北外就业质量报告

图源:2021届外交学院就业质量报告

图源:2021上外就业质量报告

外交学院本科毕业生人数为324人,入职外交部的约为113人,比例为35%;北外毕业生2489人,入职外交部的约为76人,比例为3%;上外本科毕业生1508人,入职外交部比例约为2%(此数据包含下文通过正常国考入选)。


北外德语每届80人左右,5年来只有13个名额。非通用语种一届13个人,正常的话只有1个人去部委。

除外交学院属外交部直属受政策照顾外,北上外进入外交部的人数占毕业生人数约为3%,这是小语种强门槛性的唯一优势。其他院校通过遴选入职的比例,应该小于0.1%。


同时遴选倾向于男生,女生遴选成功率远低于1%。


此外招收专业也是玄学,某一年北外欧洲非通用语一个遴选名额也没有。或者第一年招了之后,此后第N年才来遴选下一位。寄希望于遴选,是将命运寄托在不确定性上。


第二个途径,正常考公,见下文。

(2)考公


五、专业门槛性

现在考公也算一个潮流,但小语种在考公是没有岗位的。招收比例极低,国考是0.3%的人数比例,省考<0.1%(招1万人,可能见到3个岗位),基本小于所有其他文科一级学科。

小语种招考岗位基本是部委和边远地区,上下两个极限,学小语种是不可能回二三线家乡工作的。

注:此处语言文学类指中文类专业


这里也有很多人拿外交部的岗位给他人画饼,就国考职位表进行说明,外交部不只需要小语种人,法律、经济学、建筑学它都要,而且这些专业考上几率还大一点。


这里尝试解释一下为什么体制不需要语言:因为语言类专业永远是对外服务的,国内没有用武之地,是需要往国外输出,扩展市场的。另外集中在外事办,边境派出所等,都是需要和国外进行打交道的地方,很少有正常的岗位可供参考。


小语种自救指南丨准备国考的你找到小语种岗位了吗?

如果自费留学超过六个月,要求严格的岗位政审是不通过的。


2021年国考外交部招考人数及要求

‍2022年国考外交部招考人数及要求

(3)同传

老师一般都不会拿“同传”给人画饼,因为知晓其难度。但是社会上很多劝人学小语种的人,就觉得毕业就能成为同传。


都听说过律法有红圈所,财会有四大,金融有券商投行;但语言专业,从来没听到过小语种有什么顶级的同传事务所。

红圈所起薪

四大“普华永道”薪资

之前人见人吹的同传时薪,最后却是一个江湖传说,一个人造的神祗,来往的学子们闻着味进来,却连见都没见过。学法学商,卷也卷的有个盼头,你能看到卷王之巅是啥样的。学小语种的卷巅没人看见过。


所有人都坚信存在的乌托邦,但谁都没见过这个乌托邦,那么这个乌托邦到底存不存在?


列举几位常出现在新闻里面的同传简历。


姚梦瑶,1985年左右生,江苏省常熟中学,北外英院毕业。张璐,1977年生,济南燕山中学,外交学院毕业。张京,1985年左右,2003年杭州外国语学院保送,外交学院英专。张蕾,1980年生,1993年入读杭外,1999年保送北外。孙宁,1981年生,1999年由南外保送至北外。


2000年左右的外交学院,北外是可以比肩清华北大的。而且这个时间段和之前提到的高校开设外语专业的时间是重合的,涉外才有了翻译需求。


而且这些同传的出身家庭,基本都是省会市区,能就读保送高中的。最后能考上同清华北大水平学校,已经不是普通人了。


常见的都是英语同传,小语种同传很少有人听说。同传圈子比较小,都是熟人社交圈,资源掌握在高手手里,高手又有自己配着舒服的固定的搭档,资源不外流。

同传收入高但是无法稳定,你总不能要求每个月都有会议开,都需要你。基本是大型会议才需要同传,多数同传是高校老师,主业当老师,副业接翻译。


对普通人来说,出身就决定了一辈子。你考不上北外,也成不了同传。


(4)翻译

2020年中国翻译行业市场规模366亿。2022年科大讯飞市值812亿。整个行业的市场规模比不上一家做语音研究的公司。

没有强制性主管部门,没有相关法律规范和定价标准,需求方对翻译价值不认可。笔译不值钱,口译不值命。

翻译一本书能挣多少钱?

其实大多数译者每天基本上只能译两三千字,一本10万字的书起码耗时一个多月。一本10万字的书,80元/千字的翻译费,稿酬税前8000元。

社科文献出版社甲骨文分社社长董风云:国内就算是‘天花板‘级的译者,也很难用译书这件事来养活自己……目前译者的主力军还是业余爱好者、‘票友’”

文洁若:93岁,独自老去|谷雨

文洁若,中国最杰出的翻译家之一,稿费是千字80元


纯文学翻译的待遇低已经不是一两年了,注定其是一件纯粹付出没有回报的活动。


知识生产与经济生产一样,都有规模效益的问题。小语种无法支撑完备的翻译体系、出版体系、研究体系,根本无从谈及挣钱的问题。

文学翻译如此,市场口笔译也好不到哪里去。


低门槛导致做翻译的人鱼龙混杂。非语言专业、基本无翻译经验和证书、无相关领域经验人都来卷,导致笔译近十年来价格不断下降


同时翻译公司层层剥削,买家可能会付180,到翻译手里就100。但自由译者又接不到活,除非资源人脉特别广。翻译公司也不会养全职翻译,译员需要自己交社保,还得面临无良中介和N道贩子的骗译或者拖欠工资。

疫情原因,许多涉外展会等取消,很多翻译转行去教英语了。市场小,成长难度大,没机会入行。这样稍微有一个机会,降薪到远低于市场价来求得这样一个机会。有时候有机会又觉得自己能力不够。


翻译不挣钱,那么宣传“笔译实现月入过万,财富自由”来做翻译培训便成了新的致富方式。


翻译是一个没有自己思想的职业,你所做的一切,都是帮别人“发声”,也就是所谓的工具人。


不管走到哪,都是一个要用了立马叫过来,不用了立马扔掉的工具驻外翻译=hr+销售+包工头+日常琐事处理;国内翻译=会呼吸的机器工具人。别人也不会在意你的前途、发展、薪资待遇,只要用的顺手不叫唤就成。而且你的前途,从来都不是你说了算,也不由你掌控,因为你是工具人。


别的专业的鄙视链和竞争力对比是横向的,小语种专业是垂直的,就算去到同传级别也是在一群大牛中没什么发言权不被重视,因为横向比永远在底层。

(5)高校教师

外语类专业本身就是国家不重视,大力扩招都是理工科、医学、互联网等在综合国力竞争中有关键作用的学科。


而小语种专业是外语类中最低端的。学科就业鄙视链应该是cs→理工→文科→外语→小语种。


学信网专业院校库数据:德语专业毕业生4500人左右。研招网查到,德语硕士点大约在30个左右,研究生招生人数基本是3/4个人。研究生录取人数,研招网查找,估计为400人。另外很多非通用语种是没有硕士点的,只能考历史、区域国别等跨学科方向。

读研深造概率为10%,这和个人努力没有关系,是一个纯粹的数学问题。另外可能有10%的同学出国读研,但80%的同学是需要在本科毕业后进行就业的。

现在是2022年,需要小语种老师的一般是三本专科院校,对于德日俄等大语种招聘要求基本是博士,对于非通用语可能放宽到硕士。但按照时间,你读本科加硕士是7年,如果再加博士是11年。2035年的未来,谁能清楚呢。


还需要国外交流经历/海外留学/硕博学历,还需要是海外名校。


博士毕业一般要做博后,博后出站要考核,六年非升即走,无稳定编制,没有在规定年限内评上教职就要另谋高就。

“非升即走”背后的青年学者困境


在学术界,如果本科出身不好的话,很难获得优质资源,基本走不通老师这条路了。

另外,小语种学科没有属于自己的CSSCI期刊,只能在为数不多的“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发表,或者和文史哲学者一起竞争其他期刊。


期刊数量少(倒数第二,只优于统计学),证明国内对相关学科不重视,或者在当前不会投入资源(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对比)。

CSSCI来源期刊完整目录(2021-2022)


语言的研究很难找到突破点,找不到突破点发不了文章,博士毕业都会成一个问题,以后评教职更是困难重重。


外语学科国家社科基金立项率低于10%,而小语种就更低了。没有项目和论文来评职称,多数老师就只是讲师。翻译类作品很难算进职称评定参考项。

学术观点|文秋芳, 张虹. 我国高校非通用外语教师面临的挑战与困境:一项质性研究


法语专业,现在只有22位左右博导,而法学专业则有1900位左右。

2020年全国1740+名法学博导汇编


10年后成为一名有编制小语种高校老师的概率,大概是0.01%。


四、就业篇:常见就业

本科四年纯粹学一门工具性的语言,导致小语种就业80%都是转行就业,从事不需要本科知识的行业,高中毕业生也能做。没有技术含量,容易没取代的低薪低门槛工作。如HR、销售、市场、咨询、运营、辅导机构老师。

(1)海外外派

外派指的是去拉美非洲等欠发达国家,主要外派语言是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葡萄牙语。


网传外派的工资是一年30w+,不过这可能是20年前的价格,大部分人的工资是15~ 18万这个区间,20 ~ 24万都属于中上等的工资。


外派的高薪本质不是由小语种带来的,而是由外派本身带来的。是由企业出高薪来进行风险对赌,提供一份保险来买“人”去非洲,而不是买“小语种人”去非洲。


非洲有疟疾,恐怖袭击,枪击等安全风险,企业花5k向你购买一份保险,国内你只有8k,非洲月薪1w3。这场风险对赌中,没事拿钱,有事gg。

两外派员工非洲刚果遭枪击身亡详情


清华土木博士曹丰泽可以外派去非洲,华为通讯电子员工可以外派去非洲;土木机械,会计财经都可以去非洲,甚至哪怕是一个厨师、司机愿意去非洲,他都能拿到1w/月。

我的朋友曹大佐,要去非洲了

不是由于学了小语种,外派可以赚大钱。而是企业基于非洲工作的风险,必须支付高于国内的市场价格。


所以德语、日语、韩语不会有外派,因为去日本、韩国、德国不需要为安全问题支付成本。


外派的价格也是10年不变,2012年1w5/月,2022年还是1w5/月,甚至10年后还是这个价格。因为没有突发战乱,面临的风险没有变化,保险费(薪酬)也不用涨。于是战乱的刚果金工资远高于摩洛哥。


外派的性别歧视很严重,因为雇佣女性需要考虑更多的人身安全问题,企业支付的“保费”也就越多,基于经济学上的成本和风险厌恶,倾向于要男的。


但一个悖论是,小语种专业,男女比例悬殊。


企业在招不到男翻译的情况下,只能选择女翻译。但是企业并不会专门为女生提供基础设施,比如说,在某些条件恶劣的工地上,女生只能和男生共用一个大浴室。


其结果,你可以想象。至于职场性骚扰,虽然在任何一个地方都可能发生,但是在一个男女比例100:1这样的工地上,而且在远离中国、当地法治不健全的“法外之地”,它发生的概率远高于国内职场。


而且你真的确定有勇气承受非洲的风险吗?疟疾还是最轻的,有前辈驻外,遇见过炸弹,恐怖袭击,当地人来骂人,要钱,开车撞人,抢劫(当地是不禁止枪的),女生被偷窥洗澡等等。有人在外派前一天晚上哭了整夜,然后解约了。

毕业时选择的第一份工作往往就是未来一辈子的职业道路。你可以在工地待3、5年,那么可以在工地待一辈子吗?你终究是要回国的,而驻外工作经验、人脉、阅历……在国内可以说是毫无价值,甚至于你所有的思维都停留在几年前。


国内职场规则、高节奏,于你而言,都将会是巨大的挑战。很多人外派回国工作无法适应,只能无奈的再次选择外派。但显然,这依然只是在逃避问题,总有一天,他还是得回国。


小语种专业的无门槛性导致了在就业中只能依靠“非洲”这样的工作环境来获得超额工资,就个体而言,无任何职场竞争力。


这时国内的朋友可能起薪5k,但5年之后到1w,职业路径是有迹可循的。但选择外派,拿着冒着生命危险的换来的上百万(假如有的话),堪堪也就够一个二三线城市的首付,却透支职场的无限可能。毕竟22岁进入一家公司,和27岁进入一家公司,别人的期待完全不同。


22-27这段外派时间,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时间,生活中的绝大部分重要安排都要在这段时间决定,如找男女朋友,结婚,第一份工作。外派后结婚问题怎么解决呢?来个3年网恋吗?


(2)外贸电商

多数外贸电商,说白了跟淘宝客服没什么区别,只是要把东西卖给国外。


这一行是默认加班的,而且会明确说一个月加班要满多长时间,是没有加班费的,还有绩效规定,并且几乎都是大小周。说是大小周但休息时间也非常少。但是每天要操心的事情非常多,业绩压力大。西欧美国是有时差的,有时亚马逊搞个活动,需要凌晨起来盯着。


很多公司是初创的,人员规模在20-99人左右,没有完善的规章制度和薪资制度,就像支撑淘宝的90%都是中小商户。市场太小,提成和绩效也不会太高。由于很多都是小公司,上升空间很窄,做了很久之后跳槽离开还是从基层做起。始终是资本家吃肉赚大钱的。


除非以后自己想单干,不然跨境电商这条路真的不好走。电商就是打工久了想自己开店,但自己开店后又觉得还不如给别人打工。


这个也不需要技术含量,把东西卖给客户就好。基本都是谷歌翻译,员工专四都没通过,客人来信翻译理解,能解决问题就好。产品翻译也接触不到公司的核心,永远只能在边缘打圈圈,个人成长很局限。


基于小语种的低门槛性而言,你是三本还是985的小语种人基本没有区别,都是机器翻译就可以。可以为了员工的稳定性,可能更倾向于找学历低的求职者。

门槛低,员工流动率高,走的人多进来的人也快,几乎都是刚毕业没工作多久的人做。这也是吃青春饭的,面试的时候,留意一下是不是公司只有年轻人就知道了。


努力学习,然后毕业成为一名海外淘宝客服。

(3)海外运营

这里可能有人会推荐互联网大厂的运营,但同样也有局限。目标国的市场,始终没有英语国家大;如果因为市场变动,体量太小,直接裁撤整个部门。


运营不限专业出身,永远有更年轻的一批人来取代。如果25岁拿到一个月薪2w的运营offer,另一位同时拿到了技术岗的2w的offer,那么技术岗的人可以不断跳槽升职加薪的,而运营岗的随着年龄越大,只能降薪进行跳槽,因为可取代性太高,运营的价值也不会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而增长,早晚都要考虑35岁以后的出路。


理工科专业技术经验可以积累,职业生涯很长,有上升也有理由上升。是有核心竞争力的,那么语言专业的人呢?


而且现在的趋势是,大厂只招母语者,由母语人士做本地化,外语学习者进去只能做客服。内容极其单调,且大部分内容谷歌翻译都能解决。


低门槛性的文职类工作,永远有更年轻的人,更适合这个岗位。所有无法形成就业核心竞争力(护城河)的人,总有一天会被优化。

(4)考研与跨考

在当前环境下,考研已经成为了二次高考。就业市场导致现在也在对语言专业的研究生进行缩招。


2022年,高校毕业生预计1076万,全国研究生考试报考人数为457万,录取人数110万,录取率为24%。

2021届北外毕业去向

2021届上外毕业去向

2021届,北外30%的国内升学率,其中20%保研,考研成功率为10%;上外考研成功率为5%。其他985/211高校语言类专业,考研成功率在5-15%之间。


失去高考带来的选择权,指望考研重新改变命运,对多数人来说是不实际的。


同时,国内减少在在社科类的资源投入比例,反映在小语种专业上面,则是研究生缩招。扩大推免招生比例,减少统考招生,控制小语种专业研究生招生规模。


2021年研究生扩招计划增量,重点投向临床医学、公共卫生、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专业,而且以专业学位培养为主,以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专业学位为主。

教育部:今年高校毕业生874万,硕士扩招18.9万!重点投向临床/公卫等专业


除了继续死磕分数高招生少的本专业,很多小语种人会选择跨专业考研。但研究生录取率本就极低,跨考进一步加大了上岸难度。


由于缺乏数学和英语基础,小语种人跨考基本选择泛文科大类。如,法硕、新传、马理论。由于这些专业也是低门槛,其他专业跨考人也挤进这条赛道,进一步降低成功率。

考研潮,太卷!文科生有多难?

文科生,卷在考研潮里


在更多的考察记忆能力情况下,学校与专业不会带来任何优势。经常发生“二本逆袭985”这种故事,985外院整个俄语系,一位考研成功都没有也常见。


关于小语种代替英语作为外语考研。


20年8月,教育部新的公告要求调剂时公共课必须一样。当前考研激烈程度,如果一志愿没有上岸,基本是没有机会调剂的,小语种反而成为阻碍。


身边有21考研用俄语考南开国关的,一志愿没上选择调剂,但因为是用俄语考一个调剂offer都没用有收到,最后选择了工作,其实她分数不低,如果用英语考,调剂可去上海师范、上海政法。


用小语种代替英语跨考,理论可能,实际操作难度极大。


只有少数几所院校接受小语种代替英语,如德语跨法硕,只有武汉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等为数不多的几所院校。而考取这些高校,一点失误都可能导致失败。


另外调剂时的专业限制:调剂会明显感觉到对跨专业考生的歧视,很多学校都会把调剂名额给本科是这个大类专业的考生(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即使考研成绩高,用英语考,但由于跨考,仍可能导致调剂失败。


专业对口质疑,从大学录取那一刻就开始了。


也许研究生出来后,比本科生更难找工作。


因为薪资待遇并没有什么飞跃提升,还需要和本科生抢名额。专硕2年的话,第一年上课,第二年开学就要秋招,如果是学硕3年,可能加上研究生在对象国进行交换的时间,在就业技能上变化不大。


因为研究文学,和企业并没有关系,企业并不需要为求职者语言学术方面的建树提供成本,不想为文学掏钱,会语言不会其他技能,还得企业从头重新教。


投同一个公司的本科同学,工作了三年后收入高于研究生同学,是一件很常见的事。2-3年的时间成本,可能已经25-26,生活的绝大部分重要决定都要在这段时间进行抉择,企业会担心生育,男女关系等问题,在录用上会更加谨慎。


国外研究也表明,文学硕博士学位在就业可能无法带来更高的溢价。文科类、社科类、艺术类在国外也是劝退学科。


(5) 出国留学

国内本科小语种的教育往往仅仅注重语言,教学培养方案很少留出余地让学生选修其他学科的课程,这常常导致跨专业申请海外硕士时出现课程不匹配情况。


欧陆硕士项目对于跨专业申请的接受度相比英美澳加来说低很多,一般只接受本专业或学过相关课程的同学的申请。否则选择重新从本科开始学四年。

北外部分学生留学申请去向

北外毕业生留学去向

北京外国语大学应届生留学数据揭秘

基于课程设置要求,多数学生只能申请教育、语言学、社会学、传媒、商科等文科大类,依然不好就业。


英美加澳成为主要留学目的地,因其容易接受跨专业研究生申请,同时在qs100以内,方便回国人才引进和单位招聘。


一名小语种专业学生,是出于什么样的原因,4年后用英语申请英语国家研究生?


(6) 高考小语种老师

编制老师:初高中教师编制必须要求专业对口,小语种算不得主流学科,几乎无编可考。就德语而言,整个江浙沪一年可能就招2-3位德语老师。


最有可能的是用研究生学历考小学教师编,可能小部分学校不会限制所学专业,但也是研究生学历带来的门槛,而不是专业带来的门槛。


二本师范能进公立学校考编→小语种高中老师大部分不带编制→老师吹捧小语种高中老师是好工作→小语种就业不如二本师范。


现在又有一个噱头:高考小语种老师。


以日语为例:日语老师大多没编制,所以基本是和机构签合同,外拍到高中去教课,即合同工,没有编制意味着同工不同酬。而且由于低需求,日语老师的课时费可能只有英语老师的60%。


机构都是要赚钱的,最大限度的压榨你的。所以多数日语教师岗月薪在5k-7k,还需要多上课,按课时结薪。社会地位低,门槛也不高,还要兼职销售,80%最后都会拼命考编制。


而且由于愿意报考学习小语种的人数少,连新东方、沪江都不喜欢开设小语种班级,因为招生困难。而英语是高考大户,家长们心甘情愿,求着开课。


五、就业篇:后就业问题


(1) 就业中的性别歧视

外院绝大部分为女生,基于男女比例问题,假设为1:7,就算企业按1:1招聘男女,就相对基数而言,依然是男生占优。数量的不平等放大了就业的性别问题。


女生在学习阶段有更高的天赋,但在就业市场上却面临歧视,外派岗位尤为严重。此外还有对象国的性别歧视问题,典型如阿语,现北外阿拉伯语男生比例(男3女1)远高于其他语系。


原因在于女性优异的学习成绩与企业效益并无关系。以大学四年语言水平来说,多数技能都需要工作后重新培养。男生更方便处理外派中绑架抢劫等意外事件,而在女性身上要花更多的钱进行保障。从成本角度考虑,男生更划算/更方便压榨。


就业的性别优势是公开的。遴选会优先考虑男生。考公的话,同等的条件笔试考进部委,面试的时候男生更有优势。


除外派外,小语种的常见就业方向是销售。喝酒应酬,以及商业公关灰色地带,女性身份都是不利条件。


总之,小语种就业中性别歧视是一个常见问题。很少有传统意义上,适合女生从事的“安稳岗”。

(2)家境问题

家里没钱(<300w),慎重选择小语种专业。


学小语种的同时伴随要不要去对象国交换的问题(自费项目很少),这部分开支对不少家庭也是负担。


本科四年的纯语言训练,导致就业无任何优势,为了更好找工作,很多人选择出国留学。但普通家庭无法承担留学费用。985/211毕业能申请qs100,但申请前也要考虑是否有钱就读。


同时,现在留学的收益和性价比是逐渐降低的,特别是文科类,可能工作10年才能赚回成本,或者干脆就是打水漂。


对于考研跨考而言,如果一战失败,家里人能支持二战吗?上外10%左右的考研成功率,意味本科专业决定多数人就业方向。


语言专业天生的对外性,导致除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其他城市基本没岗位。但与之伴随的是高房价,而语言专业的工资,基本没法在这些城市买房立足。就业上的错配,青春耗尽,又去哪里立足呢?


小语种,富人家的孩子学了是锦上添花,毕竟在现代社会,比哲学历史更有用一些,又比工科更高贵一些,还能在各个场合“秀”一把,甚至可以和金融,法律,工商管理等专业竞争“最适合富二代学的专业”,而且这部分人富人家的孩子,无论学什么,大概率都是不会用专业去就业的。


但对于穷人来说,这个专业毁人不倦。


(3) 影响数学和英语

数学和英语是建构整个现代商业世界的两大基石。


小语种专业课程不学/不强调英语和数学。即使有英语课,上课方式和考核难度都不能和英语专业相比。部分院校甚至大一不开设英语课程,避免两种语言的语言体系互相影响。


长时间不接触英语,语言水平大幅下降。四六级越考分数越低。想英语表达的时候脑子里全是小语种。即使入学时英语还行,毕业发音都有点问题。如果不是刻意花时间保持,再难回到巅峰水平。


但毕业找工作时,大部分企业要求是英语流利,会小语种更好(是option不是must)。因为外企公司,不是所有人都会小语种,但是大部分人都要求会英语,没有公司会为不足买单。


小语种专业不学数学,直接导致与时代脱轨。


人文社科走到最后,基本都要使用数理工具进行定量分析;本硕阶段的无数学基础,导致纯文科学生深入研究困难,而导师更欢迎理科生跨考。社科基础的无门槛性,可以研究生阶段重新习得,但数理基础却无法突击弥补。


刘石 | 大数据技术与古代文学经典文本分析研究

清华社会科学定量分析方法全套课件


科技改变生活的时代,而数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科技互联网时代不学习数学,弊端就是难以从事任何与数字打交道的工作。


而这些工作都是高薪工作。高中文科+大学不学数学,失去了转行的可能性。无法跨考很多更好的专业,绝大多大数高薪岗位都与你无关,研究生申请到了商科,学习难度也会特别大。只能转行到区域研究、教育学、传媒等低门槛岗位。


所有偷过的懒都会在以后的人生加倍奉还,无形中设置很多障碍。


小语种最坑的地方在于它的封闭性,它几乎不给你换道路的机会,一般只能考研跨考、转专业、本科重读。不学数学,弱化英语,四年时间只学一门工具性质的语言,人生道路被死死的局限在这里。

(4) 职业道路困境

本科阶段不过是学了一门交流工具,用英语交流和用德语交流有显著差别吗?实际上个体根本没有知识上的积累。


专业低门槛性带来职业成长的低天花板。


语言专业的同学,将来工作如果凭借语言专业,有幸进入一个行业的话,纯语言背景将对今后的升职和跳槽不利。


举例:比如一个医学岗位,一个医学背景会语言的候选人和一个纯语言背景候选人,会选谁?语言说的再好,恐怕金融知识没有专业学习过,也是只知皮毛,厚度深度是远远不够的。


就业被迫和x语捆绑:以「不浪费所学的x语」为目的,强求一个专业对口的工作,岗位少,无法跳槽,就业市场没有议价权。赛道太狭窄,工作岗位全靠运气,一个坑被填掉,下一个坑N年后才会出现。


普通人不能去赌也不敢去赌,就算不甘心也不敢赌明年会不会有比较合适的岗位出来,只好在每况日下的就业市场中找到自己的一个位置。转行到一个专业不对口的岗位时,无非是人力资源,销售。这种工作高中毕业生也可以干,读了个大学图啥呢?


不否认有些普通人靠学小语种找到了很好的工作,但是不能抛开剂量谈毒性,从正态分布来讲,好出路同学占同届学生比例非常低,而且很可能不是由小语种专业优势找到的这个工作。

(5) 语言磨蚀

后就业问题中,转行后面临语言磨蚀。


二语习得不同于母语,简单而言,外语不经常输入和输出就会遗忘,三个月不学英语的话,词汇量下降显而易见。


语言是要拴在自己身上一直去接触的东西,如果两天没学,那么课文和单词需要再次巩固记忆。如果寒暑假不继续学习x语,那么之后还需要花时间把之前习得的捡回来。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两天不练,老师知道。三天不练,所有人都知道。


毕业后如果不从事相关行业(实际上是常态),没人会继续接触小语种有关,维持语言水平。用四年时间掌握的一门语言,两年内水平便会逐步下降直到遗忘。


本科阶段学习一门语言,再将其遗忘,实际本科生活完全一场空白。


学习好几门外语的困扰——来聊聊语言磨蚀 | 语言学午餐

学习外语,先来了解语言磨蚀。


“一直以来我都有一个观点:小语种其实是一种负资产。看起来多学一门外语很酷炫,但是每门外语学下去都是无底洞(比如在座的99%的同学连英语大概都没学好吧),为了维持一门语言所需要投入的时间精力都是无穷尽的。君不见有多少人学生时代学了两三年法语,毕业之后忘个精光,只记得 etre 和 avoir。君不见有多少美国同学,学了七八年中文,水平依然停留在你好我好大家好,见到妹子喊一声 “你真漂亮”。君不见有多少孩子从小学开始学拉丁语,学到大学,连西塞罗的边儿都没摸着。在这个谷歌翻译越来越发达的年代、若无必要,勿增新语。”


——知乎用户:Vivian Darkbloom


六、专业设置篇

纯语言专业的课程设置差别不会太大。

基本是大一大二学习听说读写,大三学习国情文化,文学,翻译;大四多半没课,准备考研实习工作。

(p.s.:但北外上外的许多非通用语专业,由于培养计划里的课程过多,大四上学期一周仍有三天左右的课程,甚至大四下学期仍有四门课程,对实习和跨考来说都是一个挑战)

   2021上外德语专业培养方案

 2021上外俄语专业培养方案视听说开火车回答问题,50分钟课堂,一个学生发言也就2分钟。综合英语采用让学生做pre的方式进行水课。


二外默认为英语,但英语老师上课强度,课程考核难度不会和小语种专业课一样,毕竟是“外专业”的。


本科阶段英语课程,依然是一种应试层面的培养,即不会强调阅读英美文学,也不会辅导口语。对多数学生来讲,不会带来任何就业层面的帮助。高中英语水平如何,基本大学毕业也一样。英语水平好的同学,基本是从小基础好,课外报班,课后学习。

(2) 小语种必修课程

剩下90学分的俄语专业课程(算上实践课)。


基础俄语1234、高级俄语1234,俄语实践语法12,俄语视听说1234、俄语写作等围绕语言“听说读写”能力训练的,占比70学分。


以基础俄语为例,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通俗的来讲,就是背课文。


课堂不会留有背诵时间,都是学生课后花时间背诵。大一大二每天早八点有课,7点早起去教室读书,晚上自习写题背书做听力,一周一个单元,一个单元两篇课文。语法时态变位,背书上例句,自己造句练习。巨量的背诵与作业,约等于读了一个高四高五。


会有期中考和期末考,口语考试就是背课文。考试不合格那就挂科,重修,降级延毕。基于课程学习和考试要求,整个学期绝大部分时间花在背书上面。


俄语阅读,俄语写作等课程,基于课程设置的不同,在作业题量上会有不同要求,但都是查单词,写作业等中学时代教学形式。语言学习的曲线是扁平化的,没有捷径可走,这些是语言初学者的必经阶段。


语言水平的提高不是由老师推动的,老师领进门,80%的时间都是自学。大学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和辅导机构并无不同。学习效果由老师强制监督,学生自制力和所花费的学习时间所决定。辅导机构培训取得N1证书,也可以同日专生竞争相同岗位。


所以高起点的同学,即使整个学期一门课不上,最后期末考试也会取得不错的分数,因为课程围绕"听说读写"能力进行考核。


以此,在听说能力的培养上,三本教育与北外教育无本质差别,在足够的努力下,二者可达到同样的语言水平。但基于211院校带来的行政强制性垄断,北外在国家机关/国企等领域就业更有优势。但私企领域,两者差别并不明显。


从专业课程设置占比来看,小语种专业是培养掌握听说读写能力的"翻译工具人"。而国内语言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目标问题导致投入多收益少,培养效率低于语言机构。


将小语种专业作为大学本科专业,完全是对自己本科四年的时间浪费。


(3)专业类水课

在此提出“信息密度”概念。


课程与课程之间信息密度是不同的,如同上一节数学课比上一门体育课累很多,《让子弹飞》比《逐梦演艺圈》有更多信息可解读。


以及“可理解性输入”概念。


如英语学习,听力输入必须是可理解的,否则声音只是噪音,超高难度的音频材料听了后并不会带来提高。小语种初学者看一部没有字幕的对象国电影,用两小时看完也是一头雾水。


外语不过是信息的表达形式,使用中文译文课本和使用俄语课本在传达信息内涵上并无不同。但课程要求必须使用x语,课本都由x语编写。如果这些知识用中文进行阅读讲解,可能两节课就能讲完。


此外互联网带来信息大爆炸,传统的老师不再意味着知识上的长者。


俄罗斯概况、俄语报刊阅读、外贸俄语、时政俄语等文化国情类课程,不再有在课堂上存在的意义。这些课程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了解,以及用中文译本能更好的吸收。wikipedia&Google&谷歌翻译可完全取代课堂教学。


但专业设置的不合理性,用x语强行把学生捆绑在上面,使用20年前编写的教材,必须阅读x语原文介绍。导致学生花费大量时间进行单词查阅与批注,应付完这门课外,没有学到真正的“大学知识”。


“小语种”带来“知识习得”的可理解门槛,导致生理年龄/知识逻辑能力与所学课程完全错配。基于可理解性输入要求,必须降低课程的信息门槛,讲述一些对象国小学知识。这种错配无法改变,让20岁成年人回到小学重新学习,除了浪费时间外并无任何好处。


正因为小语种专业没有足够的信息密度,同时为了学生实现可理解性输入,那么大量的课程时间便可以用来:挨个背书、抽火车回答问题、做pre、课堂讨论。


这在其他专业是难以想象的,大班上课,老师全程上课讲解,教学任务及课程难度没法留时间给学生浪费。


语言带来信息密度门槛(实际上这个门槛没有存在的必要),以此小语种专业存在大量水课,小语种专业的信息密度可能只有其他专业的20%。


一名小语种毕业生,可能4年后感觉,除了一门语言,什么也不会。

(4)强文学课程

小语种属于外国语言文学大类,本科毕业颁布文学学士学位。

但本科专业课程真正能体验“文学”两个字的课程却很少,除去“听说读写”基础训练有关的课程,强文学课程大概为20学分,10门课。


十门课中,还要被语言学、文学、翻译三分天下。语言学如上图:俄语词汇学、俄语句法学、俄语功能语法。翻译如:俄语翻译理论与实践。


那么最后本科阶段真正留给所谓“外国文学”培养的也就两三门课,俄罗斯文学史,俄国诗歌史、俄罗斯文学作品选读等。


基于语言的高门槛性,信息输入可理解性。这些课程培养必须放在大三大四,也只能放在大三大四。因为教材是全俄语写的,理解上是极大问题。如同让美国初三学生,学了两年中文,必须要读懂三国演义。


基辅罗斯时期,莫斯科公国,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哪个作家,有什么贡献。大三学生的知识储备无法接收这种强专业性质俄语文学常识(如同让小学生读懂红楼梦),要求学生完整读完经典文学作品也并不现实。只能使用中文,让学生做PPT,或者老师用PPT讲解一下,再带着读一些文学选段,都是蜻蜓点水的略过。


文学、语言学、翻译全方位的学习,实际上不过是几门课的浅尝辄止。完全学术意义,强文学知识,可能只占整个培养方案的五分之一(剩下的都是听说读写)。


语言专业是杂糅的,速成的。所有人都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是:必须要花费2年时间学习一门语言,否则后续的翻译/文学/语言学课程无从谈起。但本科4年花费一半时间学习语言完全浪费,这本可以前置到初高中阶段进行学习,直接招收高起点学生。造成"俄语语言文学"没有"文学",只有"俄语"。


或者本质是:本来就不需要掌握"外国语言文学"的人,需要的只是掌握"外语"的人,服务对外交往贸易的需要。但4年时间完全学习语言又太长,便将所谓的报刊阅读/时政俄语等开设成一门专业课,凑够学分,能让学生毕业。


"文学"成为了依附于"语言专业"存在而存在,不是文学本身独立存在。究其然,本科四年只是大号的外语培训机构。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

(5)课程设置后果

课程的低效性/语言学习难度:是否真的让人用3年时间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多数应届毕业生情况是,学了四年,都无法无障碍沟通。无障碍沟通指:地道、流利的日常交流,专业性讨论。甚至无法和对象国一年级小朋友简单交流。


小语种专业的高门槛性:必须要花费2年时间才能语言习得,造成了小语种专业没有足够的知识密度,实质只是一个预科教育。


于是整个大学阶段受到的教育不过是对象国小初高知识,原本的本科阶段的"文学"教育必须后置到研究生阶段进行,并导致小语种专业的研究生横向对比其他专业,学术能力是最差的。


整个大学四年的效果=对象国一年制预科。


没能意识到本质的人会建议“小语种专业必须搭配另外一门专业学习”,但小语种“专业”已经占据了大学制度带来的专业门槛性,所谓的“另一门专业”失去了制度门槛性,效用性为零。只能研究生阶段选择跨考,但“本科生阶段”整个是缺失的,小语种学生四年学习,思维能力同高中毕业基本没有变化。


总体上也就是打了个听说读写基础,有些零散的文化知识,还有一堆不接地气的废品。


                

七、学习生活篇


(1)兴趣

“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yǒu),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1.确认是否是真的兴趣


国内的容错空间太小,如果将最重要的“高考选择权”让渡出去,之后再也没这种机会。将兴趣作为专业的代价太大,而兴趣和谋生是两件完全不同的事情。

国内语言专业的设置是外国语言文学,属于文学范畴。


那么在开始选择前,可以问自己几个问题: 


对目标国了解多少?

接触过目标国人吗?

看过多少对象国文学作品?

知道多少文学分析理论?

是否知道小语种专业的教学大纲和培养方案?

喜爱语言学/文学/语音学或者区域国别等等这些方面吗?


或者只是觉得自己英语好,听了几首英文歌,就觉得外语不错?


想以后继续走学术道路可以死磕到底,虽然死磕到底的结局很有可能是失业。


喜欢一个语言≠把它当作自己的专业


语言可以是快乐的,把它当成自己的专业就不一定快乐了。因为语言本身实在是一件太靠自学、太工具性的东西。至于“语言背后的文化”,接触的途径实在更多,完全没必要为了接触文化作为一门专业。


语言很有趣,文化是很奇妙的。但语言学习是“应试性”的:背单词、背课文、听写、对话、阅读……即使是最喜爱语言文化的人,也会承认语言学习的过程是扎实枯燥的,和所谓应试没有什么区别。


除语言文化兴趣外,还要有异国他乡生活的兴趣。如果对国内生活比较喜欢和认同,不喜欢对象国的饮食、文化、风俗,很难融入那个社会,还会有生理上的不开心。很对人四年后对象国不是心里希望继续研究持续热爱的地方,还是喜欢呆在祖国。


语言学习漫长又枯燥,让这个国家的一切和这门语言进入到你生活的方方面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兴趣是会消失的。


当面对一门课太久容易产生厌恶情绪。学前很期待,入坑后兴趣消失且无比后悔。一定想好,是否真的对这门语言,这个国家的文化(习俗地理历史饮食口音等各种)抱着无限热爱。


2. 没有兴趣的心态问题


如果对语言没有兴趣,这个语言学起来会真的很痛苦。


心态发生变化,自信被摧毁,学到失去了逻辑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连原本喜欢和擅长的事情也不再能做好。总习惯性否定自己,习惯性焦虑但是做不出实际行动。


从期望到疑惑到痛不欲生,每天都像上刑一样啃书,对x语非常的恐惧,只要听到x语或者跟x国的东西会从心里涌上一种强烈的恐惧和排斥——PTSD。四年之后,只能看到关于这个语言不好的东西,还带着很多关于对象国的偏见。


更加奔溃的是小语种带来的影响会持续你好久好久。即使已经跑路走人了,但很多时候心结或者说ptsd一直都在,而且很难消解掉。开始学习一些其他的语言之后,感觉到的成就感多过痛苦以及摆脱不掉的自我怀疑。


“太迟了,我对语言的热情大概已经消耗殆尽。我宁可永远也看不懂荷兰语,永远像一个局外人,也不想再一次一头扎进琐碎的单词和短语中,从零开始拼凑出一个自己。那些曾学过的小语种,总是像幽灵一样在我的生活中不时浮现,让我记起为之付出的日夜,同时冷笑着提醒我,当年的辛苦不过是徒劳,因为成年后习得语言就像风筝,一旦你放松了手中的线,它就迅速地飞离你,当你想把它找回来时,只能一点一点地把线卷起来。”


“这件事的痛苦之处在于,你就算再也不想用到一门小语种,也永远没法和它一刀两断,偶然看到的某个单词,或耳边飘过的交谈声,还是会让你记得,你手中仍然握着那根细若游丝的风筝线,即便风筝本身已经不见踪影。”


知乎用户:夏川南


(2)思维逻辑问题

语言本身确实是有逻辑的,但小语种专业是不需要讲思维逻辑的,叫机械训练。从x语转到中文,再到中文转到x语,说出一句完整的话需要在大脑里确认多道程序,主语变位时态单复数。将人往机器方面培养,但机器做的还比你好。


课程里不涉及语言学的内容,就是背;他是,所以他是,接受,下次会用就好。因此它不会给你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会给你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长时间会产生一种无意义无价值的感觉的,不知道自己所学到底有什么用。如果是个理科生,并且理科还不错。那么小语种的学习会失去很多逻辑上的快乐,只剩痛苦背书,没有其他学科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大部分专业都会学习对应行业的知识和解决相关问题的一套方法,如文史哲大量的文本文献对于和相关研究。


小语种的自带门槛性(习得要求),时间花在了基本听说读写训练,真正的研究方法专业课题只能拖到大三甚至大四,或者直接就没有。造成小语种学生无法受到足够的思维训练。


长期缺乏思维训练,不能加深对社会的理解和思想深度,四年后写800字的中文文章都很难。大一大二基础阶段没有有效输入,毕业却要进行最重要的学术写作,没有学过文学理论,无人教导如何从字里行间/遣词造句去分析文本,论文写作也不过就是复制粘贴,deepl翻译。语言专业对大多数人来说无法提供更广阔的学术视野和职业前景。


也许外语四年开阔眼界,见识到了不一样的理念和领域,不一样的意识形态。但什么专业不开阔眼界呢?

英语专业大学生思辨能力研究现状


(3) 实习转行困境

大学是不仅学习专业课,还需要加上思修军理毛概以及通识选修课等,于是课表比较满,效率不如外面培训班。一周五天的课程,很难去申请实习。


为什么会产生一周五天这个制度,是因为要上早8,想要在你一天中记忆力最好的时候进行语言学习。原本可以集中在几天上完的课,现在分布在每天上午,导致一周三天的实习要求都无法满足。


如果老师严厉一点,课程无法请假,因为关系到平时成绩并影响期末成绩,再加上小班化教学逃课很容易被发现,那么小语种学生是没法参加“每周3天,最少3个月”的实习的。


某些院校如果过分的话,课程还会堆到大四,或者是补大三交换的课程。各种ppt,小组任务,主题展示,考研期间还会一周基本满课加各种pre。无法进行跨考竞争,或者实习申请。

(4)外教教学困境

 小语种专业具有特色的一点就是外教课,课时占比20%左右,但也存在很多问题。


首要的是很多院校没外教,让中文老师来上外教课,又成了应试性教育。


其次,如果有外教的话,他们对于语言教学可能并不了解,教学也是摸着石头过河。


设想让你教一帮外国人中文,或者去给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上语文课,但是不告诉你怎么教课,你会怎么教他们,他们能学到什么程度。

其次是没有教材,以中文教材为例。


2000年后开设的芬兰语、挪威语、丹麦语专业总共才有4部教材。此外,还有45个非通用语种专业的教材建设尚未起步,多为2010年后新开设的非洲、中亚和太平洋岛国语种。


最后只能外教自己在网上找一些材料,但阅读材料是零散的,不成体系的,即学即忘的。


外教自行寻找的学习资源,歌曲和视频根本没有字幕难度很大根本听不懂在说什么,低级水平学生就稀里糊涂瞎听瞎看,之后等着讲解。


今天谈谈个Topic,明天谈另一个,内容无所谓,只要有外国人在课堂上,那么就是外教课了。


中国的大班教学,指1个外教同时要面对30左右学生,那么下发的课堂讨论任务,中国学生们也就是相互用中文交流好观点,然后找一个口语比较好的同学进行发表。


外教让一群中国学生面面相觑,发着不标准的音瞎讲,互相根本听不懂在说什么,最后都是划水了。


外教课也没有产生实质性的效果。到考试的时候:“我不会”,“我知道你不会”,“我知道你知道我不会”这样一个双方的默契下,将题目出简单一点,给分高一点。


只有一个外教的话,那么把3个年级的外教课全部加塞到一个人身上,外教也想跑路。外教在国内没有“编制”的说法,高强度流动性,教学也自然没有延续性。

(5) 口语教学缺失

也不是老师的问题,是国内没有足够多的教学资源,不可能一个老师搭配一个学生。


20多人相较于其他专业是小班教学了,但相对于口语训练还是大班教学,无法全面照顾所有学生。


国内很多学校以笔试的方法考察口试,如果口试没合格,也尽量让你毕业。学四年下来,甚至七年下来,专四、专八都考下来的人,可能对话能力也就是人家母语者小学的水平。


中国学生如何进行口语训练,那么就只好死记硬背,锻炼口腔肌肉了。大学四年就是在背单词背课文,然后刷语法题。四年期间可能一次都没有正面和外国人交流过,并且教材也是中国人编写的,表达方式极其中式。


这样无法模拟出语言环境,和国外留学回来的人始终有差距,就业上差距明显。

(6) 天赋带来的心态问题

相对于就业难而言,小语种对信心的打击和对自我的否定是一件更可怕的事情。


小语种的特别之处在于创造出了一个“努力就能学好”以及“学好就会有乐趣”的神话,让你深陷在勤奋的假象中,却无暇思考自己是否真的适合、擅长和热爱,甚至在学不会的时候直接扣上一顶“不努力”的大帽子。


另外所有人都是从零开始,你从小到大引以为豪的各种优势都荡然无存。


但没有天赋就是没有,当初是全校第一,全市前几,但大学里期末考试却是吊车尾。本人学习态度没有问题,但就是和这个专业没有共鸣。每天付出大量心血去付出,但是得不到任何正面反馈,自信心也会受到极大的打击,不断的挫败感。就算百倍努力但就是怎么样都学不会。质疑自己存在的价值自己存在的意义。


你想想,你心里能不能受得了,别人只用付出你的一半努力,就能考得比你更好。你花了很多时间,却总是记不住。主要是这些困难你是明明可以避免的。


如果班里有保送的高起点学生,心理落差会更难受。容易遭到老师和同学的双重打击。小语种是每节课都有互动的专业,随时需要口语发言,容易时时刻刻提醒你,你不行,你和别人差一大截,深感peer pressure。

(7)个人性格中的社恐问题

中国人讲究中庸,加上从小到大的教学模式,导致中国学生里内向型选手比较多。


对于适合做题的人来说,专业课和语言证书分不低,读写也没问题,但就是害怕和人交流。不出国,在国内也不主动找母语者聊天的话口语可能会显得过于中式/生硬不自然/用法过时/背课文感。也许国外交换过,也积极参加了一些活动,但一开口和外国人说话还是很恐慌紧张,从中得不到任何交流的乐趣。


平时课堂会要求回答问题,小组讨论,做pre, 这些都是需要口语表达的。社恐和别人用中文说话都要犹豫一下,用外语说话更不利索。外教讨论时,需要没话找话,为了撑长度说废话,学习和就业都很痛苦。


从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角度出发,语言的使用会影响日常的思维和决策。或者是基于文化模式切换(cultural frame switching)。外语学习者的思维模式和人格特性会像对应语言的当地人靠拢,认知模式和处理信息的模式都会有所不同


如日语把人越学越敏感和自卑,会有一种日系的“卑躬屈膝”,遇到不公正待遇默默忍受,学西欧语言的同学更可能勇于向他人叫板谈判,学南欧语言的同学变得像南欧人一样慵懒松弛等等。

学一门外语,真会染上对应国家的性格吗


对企业就业而言,只需要口语能力。


那么即使社恐人书面成绩不错,对于他者(企业)来说,则是毫无价值的。



(8)高校教学能力

高校老师的教学模式更新是很慢的。


很多时候进高校成了大多数小语种专业博士生的出路,应聘要求也只是强调学历和学术成果,但最基础的本科语言教学可以说和这些东西相关性甚小,以至于最后任职的老师甚至没有系统的教学法观念和基础的教学技巧。


并且老师升职跟课的好坏没有关系,所以上课的优先级并不高,但课时费照常发放,没有人教老师怎么上课。如果老师没有责任心的话,直接要求同学做pre发表,开火车回答问题,课就水过去了。


对比培训机构:


会要求老师封闭培训一个月,并确保老师上出来的课符合机构的标准。要求老师写逐字稿,每个星期有一天是教研日,进行集体备课或者磨课:每个人把自己本周要给学生上的课,先给同事上一遍。教学形成标准化流程,如果教学反馈不合格,直接换老师。市场使得培训机构必须在“教人学外语”这件事做到最高效率。


最后结果是,培训机构学出来的学生比大学生语言水平好。




结     语

如果有人当年愿意分享这些信息给我,我会不会重新规划自己的生活?

但对我来说,已经发生的专业选择没法改变,只是对于和"我"面对同样困境的他者而言,也许本文能来一些帮助。

我是真心回答了,我举了例子,讲了真实的故事,分析了其中的利弊,分析了成败的因素,分析了投入产出,有数据,有公式....

我足够真心了,我希望每一个普通人、寒门学子能够把握好自己当下拥有的东西。

但是依然敌不过他们因信息不对称产生的不切实际的幻想。

那就只有祝好运了。

本文只从就业角度出发,只从就业角度出发。针对在高考制度面前的普通人,如何在制度内进行选择。对于普通人来说,改变命运的机会是不多的;或者说,高考志愿填报的机会成本极大。


小语种专业是迎合市场经济中,交易双方沟通信息不畅问题产生的。但英语国际化,机器翻译的发展,互联网带来的信息大爆炸。使得沟通不再成为问题,依托于这个问题才存在的小语种专业,自然也没有存在必要性。选择这个专业的人,投资也就负收益。


如果有人问:什么人适合小语种专业?这里认为:不想赚钱,或者家里不愁钱;对语言文学有热情,这种热情可以用一生来燃烧;性格外向会社交;外貌条件好;有北上外的分数;男生。特点是:整个复杂系统中的红利者,或者不参与整个复杂系统的竞争。


最后,欢迎添加我的个人微信:AH00817,交流对小语种专业的看法,或者经历的种种往事。不回答有关高考志愿填报的任何疑问,想说的都写在文章里了,私信不会有更多的观点。


投稿:


欢迎大家给我们公众号投稿,内容不限,只要是和小语种有关都可以。原创首发,一经采纳,20/千字,最低50一篇。


也推荐大家加入我们的群聊,沟通才是消除信息壁垒的最好方式。


后小语种时代群聊邀请您来

硕博士交友群

就业信息分享邀请

联系方式

留言区:


两个小程序都可以留言,腾讯文档可方便转发,小互动不会被删减。


参考文献

书籍、报告:

(1)亚当斯密.国富论[M].第一篇第十章

(2)张侃.中国大学制度变迁研究[M].2018

(3)韩国华. 西欧中世纪大学早期的行会特征[D].2011

(4)涂尔干.社会分工论[M].2000

  (5)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6)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7)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

(8)  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

(9)耶林.为权利而斗争[M].


期刊论文:

[1]陈春田,王青华,关丽娟.第二语言的遗忘与保持[J].学术交流,2009

[2]黄崇岭.性别差异与大学外语教学——对外语学习中女强男弱现象的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3]谭凯.从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看二语习得中的母语迁移[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4,(06):51+84.

[4]王湘云.语言磨蚀假说综述[J].山东外语教学,2014

[5]朱中都.场独立性与场依赖性风格对外语学习的影响[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04):28-31.

[6] 戴炜栋主编. 2008.高校外语专业教育发展报告(1978-2008)[Z].

[7]辛柯,周淑莉.年龄因素对二语习得的影响:临界期假说实证[J].外语教学,2006

[8]文秋芳,周燕.评述外语专业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J].外语学刊,2006,(05):76-80.

[9]魏向红. 可理解输入研究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迪[D].福建师范大学,2003.




扫描一下 关注我们


   

新浪微博|后小语种时代

           喜马拉雅 & 小宇宙 | 同名播客“后小语种时代”

文 | 常员同

排版 | 歧路盐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