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明互鉴·文明互译”百家谈》第四十八期:汉语古诗英译研究

天津外国语大学 文明互鉴文明互译 百家谈 2022-12-22



本/期/主/题汉语古诗英译研究

主持人:文军


 

文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持词

策略是与“目标取向性”和“主观最优性”相关联的过程,翻译策略是译者在翻译实践中认为要达到既定目标的最佳方法,可分为整体策略和具体策略(local strategy)两类,其使用往往受到文化、经济、政治等因素的影响。

翻译策略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关注的热点,相关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翻译策略的理论研究、针对文体和文本的研究、针对具体语言现象的研究。第一类是基础性的理论研究,对于翻译策略的学理探索至关重要,尚需进一步挖掘;第二类和第三类是对不同文体、文本和语言现象的翻译策略进行探讨。我们认为,对翻译策略的研究不仅要对理论性的“上位”研究进一步规范化、系统化,同时也需要加强第二、三类的研究,尤其是加强针对不同文体翻译策略的适用性研究。不同文体的表达方式差异颇大,如何在研究中依据某一文体的特点并提出与之相适应的翻译策略,值得引起关注。从过往文献看,国内外学者对诸多文体的翻译策略进行了探讨,但已有研究对汉语古诗英译翻译策略的研究并不系统,因此本文拟就此问题进行探讨。

我们认为,对具体文体的翻译策略具有指向性、区别性、适切性的特点。指向性是指翻译策略具体针对哪一种文体;区别性指这些翻译策略是根据这类文体特征归纳的,同时能表现与其他文体翻译策略的区别;适切性指解释力,也就是所归纳的策略对相应文体翻译策略的阐释应当恰当合理。

针对某一文体,确定它是否需要进行独立的翻译策略研究,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是该文体所独有的特点。汉语古诗同其他文学体裁相比较具有显著的特点,如形式整齐、句末押韵、用词精炼、意象丰富、谋篇奇巧、用典得当等。也就是说,汉语古诗在语言上属于古汉语(不是现代语言),体裁上属于诗歌(其中格律诗占了很大比例),在表达内容上有不少属于当代人不熟悉乃至不知道的古旧事物等。汉语古诗与其他文体的区别非常明显,如科技文体一般特点有七个方面:无人称、语气正式、陈述客观准确、语言规范、文体质朴、逻辑性强、专业术语性强,因而其翻译策略与诗歌翻译相差甚大。因此,汉语古诗作为独特的文体,对之的英译策略进行系统的研究确有必要。

《现代汉语词典》将“体系”定义为“若干有关事物或某些意识互相联系而构成的一个整体”。本文所提“策略体系”,指针对汉语古诗的特点系统地提出其英译的策略。这些策略的指向性是汉语古诗英译,其区别性上文已简要论述,其适切性表现为后文论述的汉语古诗英译的语言-形式-内容三方面的策略,同时这些策略具有层级性、相互关联性,进而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策略体系。

根据汉语古诗的特点,纵观其英译,我们尝试提出汉语古诗英译的策略体系:译诗语言易化策略、译诗形式多样化策略、译诗词语转换策略、附翻译扩展策略。它们可以被视为“整体策略”,每项策略下还有若干实现这些策略的具体方法或技巧,如图1所示:

汉语古诗英译策略体系

从上图可以看出,“社会文化语境”和“翻译目的、读者对象等”是汉语古诗英译策略体系具有互动关系的两个要素。这一体系综合考虑了影响翻译策略的外部社会文化因素,以及策略体系内部语言、形式和文本等因素,具备指向性、区别性、适切性,对研究汉语古诗英译的策略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为了验证这一体系,我们选择了三篇汉语古诗,依据上述模式对它们的翻译策略进行分析和阐释,垂望学界同仁斧正。



《木兰辞》五种译本的英译策略研究

王晨爽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


《木兰辞》又称《木兰诗》,是乐府诗歌的优秀作品,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千百年来,《木兰辞》以其优美的文字、清新的主题和独特的文化魅力,创造了中国文学史上的奇迹,也受到了国内外译者的喜爱,被译成多种文字。根据译者的国籍、研究数量和译本形式的多样化原则,本文选取了《木兰辞》的五种译本,以汉语古诗英译策略体系为理论框架,从汉语古诗英译策略体系的四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以期为古诗英译研究提供新思路。这五个译本分别为翁显良译本、卓振英译本、Matin译本、Frodsham译本、丁祖馨 & Raffel译本(后面简称为翁译、卓译、马译、傅译、丁译)。限于篇幅,本文仅以《木兰辞》的第一节,即前八句的译文为研究对象。

1. 译诗语言的易化

所谓译诗语言的易化,是指译者在翻译汉语古诗时采用以古译古或以今译古的翻译方式。译者规避了原文的历史性,以读者容易接受的英语来进行翻译,称为语言的“当时化”。在措辞上使用一些英语的古旧词或用法来体现原诗的古味,是另一种语言形式的易化,称为“拟古法”。《木兰诗》的语言朴实无华、琅琅上口,具有口语化的特点。五位译者均使用了当时化法,用词与现代英语接近。其中,卓译本中强调句the musterrolls do bear Dad’s name等的出现为译诗增添了古味。马译的词汇较为丰富,如perchanceredeemglory等,这与译者对原文的译写手法有关。相比之下,傅译和翁译受原文的制约较大,用词中规中矩。丁译在用词方面自由大胆,更接近口语,降低了读者的阅读难度。

2. 译诗形式的多样化

译诗形式的多样化指译者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来传达(或不传达)汉语古诗的体裁和韵律,其结果是英语译诗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形式。《木兰诗》是乐府民歌,传统英语诗歌中没有与之相应的表达形式,因此译者采用了多样化的译诗形式。

纵观五种译本,除翁译之外,其他四种译本都保留了原文的诗行数量,即八句十六行。翁译是散文诗,句子较长无韵式,语言流畅,意象生动。卓译和马译采用了韵律诗体,卓译是标准的韵律诗。卓译每行的固定音节数为四音步,尾韵整齐,韵脚是abab;为了保证音步,译文出现大量缩写;根据故事情节,译文分为三章,第一段为第一章(Canto I)。与其他译本不同,马译把十六行诗句分为四个诗节,每节四行,每行音步基本保持四音步/三音步;马译诗行简短,译句在形式上进行了压缩,内容也进行了大胆改写。

傅译和丁译是自由诗体,无固定音步和韵式。丁译行文自由,尤其是开篇译文的排列形式,极具视觉冲击力和建筑美感,节奏紧张突显了木兰内心的焦虑;译本通篇节奏感十足,出现了大量重复词语和并列句式,产生了类似音律的效果。相比之下,傅译遵循逐字翻译,译诗形式受原文影响较大,译诗结构与原诗整体框架一致。

3. 译诗词语的转换策略

对于《木兰辞》原诗中比较难懂的词语,译者会采用不同的词语转换策略,简化译诗词语,使之更容易理解,如以示例: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从旁观者的角度描述了木兰织布时心不在焉的模样。翁译进行了改译,用her loom is idle一笔带过。卓译和丁译均使用了视角转换策略,将侧面描写转换为正面描写,直接聚焦木兰织布的场景。马译为Why heave that deep-drawn sigh,使用了语气转换策略,将原文的陈述句转换为疑问句,加重了语气,引出下文。傅译则逐字翻译,在形式和内容方面都忠实于原文。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是故事的时代背景。关于“大点兵”,翁译增译了the latest and most urgent以指征兵的急迫,卓译issu’d the battle call,傅译calling up a mighty levy,丁译summoning of his men都正确地转达了原文信息。与众不同的是,马译进行了大量改译,出现了warriorgloryambition等词。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的“十二”不是确数,是数量多的意思。丁译用意译法every book表达了征兵文书众多;马译则完全忽略,改写出现了dangersbravecountry等词,显示出为国效忠的豪情壮志,似乎与邻家女儿木兰替父从军的初衷不符;翁译增添了时间状语time and again,强调阿爷被多次召集,从军迫在眉睫。

4. 附翻译策略

原文和译文是翻译文本的主体,此外还有不少文本,如自译、释义、赏析、研究和考据等内容,这类活动可称为“附翻译”。附翻译策略可归纳为:译、释、赏析、研考。在《木兰辞》的五种译本中,卓译和傅译存在附翻译现象。

卓译有三个注释。注释①是题解,详细介绍了《木兰辞》的背景、主要内容、人物性格和写作手法,并分别简述了每一章的大意。题记的位置可以在译文前,也可在译文后,它可以快速帮助英语读者了解诗歌大意。注释②是对拟声叠词“唧唧”的释义。注释③是译者对诗句作用的总结。

傅译有两个注释。注释①是关于《木兰辞》的题解。注释②列举了韦力译本对“唧唧复唧唧”的不同译法,属于附翻译策略中的研考功能。所谓研考,即研究与考据,指译者在附翻译中以各种方式加入译者对诗歌内容的研究和版本选择、词义确定方面的辨析等。

总体来说,《木兰诗》的五种译本各有千秋。相比之下,傅译本准确忠实,规范严谨;丁译本节奏鲜明,文字清新;卓译本讲究韵律,行文简洁;翁译本散文体流畅,有改写;马译本讲求韵律,改写颇多。在译诗语言易化方面,五种译本采用了当时化法,均用现代英语译诗。在译诗形式多样化方面,翁译使用了散文体,卓译和马译使用了韵体诗,傅译和丁译使用了自由体。在译诗词语转换策略方面,五个译本综合运用了直译、译写、节略等。在附翻译策略方面,卓译和傅译有注释。运用附翻译策略是卓译的一贯风格,而傅译类似学术型文本,两位译者在翻译的完整性和细节方面功不可没,可以满足读者的多层次需求。《木兰辞》的五种译文之间既有共性,又有差别,形成了一个有机体系。



《长生殿·密誓》(选段)

英译本的翻译策略描写研究

张文鹤

四川外国语大学讲师、博士


《长生殿》是我国清初剧作家洪昇(1645-1704)创作的一部传奇历史名剧,被誉为中国古典四大名剧之一,具有极大的文学与艺术价值。自20世纪下半叶起,《长生殿》就备受英语国家汉学家和国内外译者的关注,被英译后以单行本发行,或收录于中国文学或戏曲选集之中。本文拟对《长生殿·密誓》(选段)的三种译文进行多维度描写与对比研究,对译者的翻译策略进行整体性探究,挖掘译本差异背后的原因。

1. 译本择选

译本选择时,我们综合考虑译本类别、译者国籍、策略信息丰富度、译本之间差别度四个因素,对比与筛选后最终选择了美国汉学宇文所安(下称“宇译”)、郑州大学贺淯滨教授(下称“贺译”)、我国翻译家许渊冲和许明父子(下称“许译”)的译文。其中,宇译为选译,贺译为全译,许译为舞台本。

在翻译曲词时,译者需要对语言风格、韵律和节奏、某些整体特征的再现或淡化等方面进行整体考量,更需要在意象、文化词、修辞等局部问题上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我们基于汉语古诗英译策略体系,从译诗的语言、形式、内容、附翻译策略四个方面,对三个译本的翻译策略进行多维描写分析。

2. 译诗语言的易化策略

英译曲词时,译者必定面临译文采用何种语言风格的宏观考量,即“以古译古,还是以今译古”。通常来说,译者可选择拟古”,用近似原诗创作时代的英语或具有一定古韵的词汇或者句式,以重构类似原诗的历史感;译者也可以采取“当时化法”,通过现代英语来传递原文的意义和意蕴,使译诗在新的语言与文化语境中被理解和接受。语言异化策略的选择往往受到原文风格、译者个人审美和翻译观、读者对象、翻译目的,以及译文功用等因素的影响。《长生殿·密誓》(选段)三个英译本采用的都是当时化法,通过现代英语传递曲词的意义,再现其风格,但译文在语体与文体风格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3. 译诗形式的多样化策略

鉴于英诗中没有和《长生殿·密誓》(选段)原文相应的形式,译者在翻译时进行了自己的处理,因此三个译本的行数和原文有区别。许译虽然在数量上与原曲最接近,但省译了“顺着风儿还细听,欢笑隔花阴树影”两句,而且两只小令的译文在行数上也相差较大。贺译将原曲中的五句各拆译成2行,译诗成为错落有致的24行,其中两个小令各12行。相比之下,宇译对原文形式的改动较大,把原词句中11句进行了拆译,最后将译诗拓展成33行,两只小令译文在行数上维持了类似原来的比例。

就译诗形式看,许译为协韵型,宇译和贺译均为诗体无韵型。许译由8组并韵构成,韵式为AABB,这种韵尾的连续让译诗有种类似原曲词的绵延音乐美,更适合舞台演出。贺译采用的是诗体无韵型,大部分诗句长短相见,节奏和音律相对自由,音节数跨度较大,介乎214之间。相比之下,宇文所安译本除多处头韵(如一连串[s]开头sapphire, smoke, spider, size, securely, set, sprout, spay, silver等)外,没有明显的用韵痕迹,诗行音节数为210,长短相见,错落有致。较之节奏与韵律,宇译更加关注曲词内容与主题的传递。

4. 译诗词语的转换策略

虽然曲词中有大量的场景实景的描写,语言雅俗共并,但其中也不乏一些需要文化语境与审美才能理解与领会的内容,包括典故(秋风扇冷)、民俗(蜘蛛乞巧、金盆种豆)、文化名词与意象(双星、龙墀、篆霭、钗盒情缘)等。为帮助英语读者实现跨文化的认知关联,译者采用了一定手段来处理曲词中的内容。下面以宇译为例进行分析。

宇译是三个译本中在语义上最接近原文的版本,这与其大量使用直译法有关。宇文所安将“密誓”直接翻译成secret pledge以突出李杨起誓虽然私密(secret)但又有严肃性和正式感。宇译通过直译法处理了曲词中22个文化名词和意象,如他把“龙墀”(宫殿前的丹墀)和“钗盒情缘”(将金钗钿盒作为定情信物)直译成dragon-court(龙庭)和love shown by hairpin and box(钗盒所示的缘分),既保留了曲词原本的语言和文化“异质性”,又向异域读者和英语引入了新的意象与表达。对于“秋风扇冷”的典故,宇译将“秋分”和“扇”直译,把“冷”替换成abandoned,配上附翻译,有效地传递其隐含的语义,且揭示了“秋风扇冷”这一意象在中国古诗系统中的互文关系,拓展了译文的意义空间和学术价值。为更好地再现原文的意义与意境,宇译中还使用提译与概括法,他运用提译法把“青烟”“雨”“纤云”具体化成wisps of smoke(一缕缕烟)和showers(阵雨),以加强译诗的信息精确度和表现力;将“花阴”和“篆霭”(盘香的烟雾)概括成flowers和haze from incense(香引起的雾霭),虚实互指,增添了译文中语义的层次感。

5. 附翻译扩展策略

除翻译曲词正文外,宇译和贺译还通过附翻译对原曲中的文化特有词(如典故、民俗等)进行了解释和拓展。宇译用脚注对“秋风扇冷”这一典故的来源进行了解释,贺译对词曲中的“双星”、唐朝民俗“蜘蛛乞巧”和“金盘种豆”进行了解释。例如,宾白“拜告双星,伏祈鉴佑”的注释中,译者指出“双星”就是牛郎和织女(the Weaving Damsel and the Cowherd),这对曲词前部分中“纤云点缀双星”一句进行了意义的补充与回应。这些附翻译信息不但补充了有助于文本理解的文化背景信息,更拓展了译诗的意义空间。

通过对《长生殿·密誓》(选段)三种英译文的语言-形式-内容-附翻译策略的描写与对比,三位译者在译诗语言上均选择“当时化法”以满足现代英语读者的阅读习惯与期待。在形式、内容和附翻译层面上,译者基于文本、个人翻译观、翻译目的与预期读者等因素进行灵活的策略选择与组合,使译本在形式、风格和信息精确度上呈现出明显差异。



《水浒传》诗词英译策略描写研究

——以《西江月·自幼曾攻经史》英译为例

刘锦晖

河北师范大学讲师、博士生


《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古白话文写成的长篇章回小说,是我国文学史上一座巍然屹立的丰碑。“明代章回小说中羼入诗词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水浒传》中亦有大量的诗词韵文。《水浒传》全书诗歌共含诗517首,词81首,这些诗词本身就是一座艺术宝库,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截止到目前,《水浒传》的全译本共有四部:赛珍珠翻译的《四海之内皆兄弟》、杰克逊的译本《水浒》、沙博理翻译的100回本《水浒传》、约翰·登特-杨和阿莱克斯·登特-杨父子合译的120回《水浒传》。尽管四位译者在《水浒传》译文中都对诗歌有所删减,但是对情节类韵文,译者多做保留。笔者以《水浒传》第三十九回宋江在浔阳楼醉后所题《西江月·自幼曾攻经史》(下文简称《西江月》)一词为例,借助汉语古诗英译策略体系,从语言易化、形式多样化、词语转换三个层面来分析四位译者的译文(本词译文没有附翻译)。

1. 译诗语言易化策略

宋江这首《西江月》主要是结合自己的经历来抒发自己心中抱负,词句语言通俗、毫无粉饰,是发自心底的真情实感。四种译文也都采用英语中的常用词汇,比较贴近原作的风格,不过四位译者所用词汇略有区别。我们利用语料库检索工具WordSmith统计出了每位译者使用词汇的单词长度,赛珍珠译本是3.84,杰克逊译本是3.74,沙博理译本是4.45,登特-杨父子译本是4.07。可见杰克逊译本的词汇风格最为简洁;沙博理所用词汇更为正式,词长较长,包括intelligentenduring等长词。

2. 译诗形式多样化策略

汉语古诗非常注重格律和形式给诗歌带来的诗意审美,尤其是近体诗在字数、平仄、韵脚、对仗等方面都有非常严格的要求。英语诗歌也是有自身格律和韵式变化的,如格律诗体、无韵诗、自由诗等。那么汉语古诗的形式特征究竟如何在英译文中得以再现?这首《西江月》的四种英译文在形式上体现出了三种类型:诗体无韵型、借用型和协韵型。

2.1 诗体无韵型

原作是以“西江月”为词牌的词作,词作较之诗,形式上更为复杂。在英译文中兼顾内容的妥帖与形式再现几乎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因此杰克逊译本和登特-杨父子译本都选择了以诗体无韵型来翻译该词。诗体无韵型,即译诗保留了诗歌最基本的外在形式——分行,但韵律、押韵等诗歌要素弱化了,译文的行文与散文差别不大。

杰克逊译本和登特-杨父子译本都没有押韵,诗行的长度也较为随意。每个诗行都是一个完整的英语句,且译者还在诗行之间增添连词以显化诗句间的逻辑关系,这种文体风格的行文在传达原诗的语意上具有优势。

2.2 借用英语自由诗

赛珍珠译本是在尽量贴近原文风格的同时借用了英语的自由诗形式,不追求押韵,8个诗行的音节也并不统一。为了使译文能够尽量依照原作的语义表达模式,不惜采用不规则的语法结构,如“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的译文,赛氏将述位A tiger on a bare hill提前,且主系结构I am倒装,再并用跨行连续的方法,将猛虎的意象凸显。

2.3 协韵型

此种类型译文的“诗味较散体型、诗体无韵型更浓,其特点是有一定的韵律,尤其是尾韵较为齐整”。沙博理译文属于协韵型,他的译文尾韵移用了英语民谣体来翻译原诗,尾韵是abcb,英语读者对该种诗歌韵式比较熟悉,更易于读者接受。

3. 译诗词语转换策略

《西江月》有许多中国文化特有的意象,译者对此采用了不同的转换策略。“经史”“猛虎荒丘”“爪牙”这几处名物的翻译上,译者们多采用了直译法,以便形象地传递这些名物意象,尤其是“猛虎”这一重要意象,译者均忠实直译。不过译者也会依据自己的理解和整体译文需求对个别意象进行一些调整,如“经史”这一意象在原词中的功能也是泛指儒家等经典著作,赛珍珠将其省略译为classics,登特-杨父子则直接采用了译写的方法,以I passed a studious youth来概括原诗句的涵义。“荒丘”一词的译法更多样,赛珍珠和登特-杨父子均采取直译;杰克逊将其替代为hole,整句译文是Now like a tiger bold I hide in hole,但此处的翻译并不准确,原句并不是说I hide in hole;沙博理根据该词的语境意义,将其概括为wilderness

在“刺文”的翻译上,四位译者都没采用直译,因为英语中并无与此对等的刑法,于是译者选用英语文化中较为接近的词汇来替代。branded一词有给牲畜打烙印的意思,赛珍珠直接借用该词;杰克逊在该词的基础上又对意义进行增补,译为branded as a criminal;登特-杨父子用branded cheeks来传达原意;沙博理用a criminal's tattoo,表明是一种刑法。

四位译者在翻译宋江这首《西江月》里的名物、现象和地理名词时,采用的策略有相同的地方,但也存在差异。从四位译者所采用的译诗词语转换策略来看,沙博理的译文是最接近原文表达的,注重译文内容的“充分性”;登特-杨父子的译文改动最大,减弱了译文中异质文化的比例,注重译文内容的“可读性”。

本文聚焦古诗词的英译,借助汉语古诗英译策略体系,对《水浒传》四个全译本中宋江所吟词作《西江月·自幼曾攻经史》的英译策略进行了多维分析与对比。总体来说,四位译者诗歌的翻译服从于小说翻译大目标。一方面全译本中的诗歌被不同程度删减,另一方面译者们又尽力去维持诗歌译文在阅读的流畅性与忠实性之间的平衡。不同的译者在诗文语言、形式和词语转换策略上各有侧重,使译文整体产生了不同的效果。


排版:孙昱峰

审核:周和军 杜树标

2021-26期, 总第48期

主编:王铭玉

副主编:田海龙 姜龙范 郭太 刘宏伟

相关链接:

首期开篇:专家与您共话文明之传播

第二期:话语之互动

第三期:“后疫情时代”国际关系研判

第四期:学悟齐进,译研相长——《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学习感悟

第五期:文化之外译

第六期:外国语言文学学科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第七期:《“文明互鉴·文明互译”百家谈》推动后疫情时代媒体融合发展  讲好中国故事

第八期:新全球化与文化传播

第九期:“后疫情时代”的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研判

第十期:文明传播与互鉴

第十一期:新文科,新变革

第十二期:文章翻译学

第十三期:文明互鉴中的文化自信

第十四期:日本国家战略定位与中日关系走势

第十五期:符号学王国

第十六期:政治文献的外宣翻译

第十七期:丝路文化与东方文学的交流互鉴

第十八期:后疫情时代的中国与全球治理

第十九期:时代呼唤翻译哲学

第二十期:翻译与文化交流

第二十一期:互动·多元——跨世纪学术研究的主题思维

第二十二期:法律翻译

第二十三期:中俄文明互鉴:“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聚合性”意识

第二十四期:中央文献英译研究需要理论创新

第二十五期:中俄文学交流

第二十六期:政治文献翻译与政治话语的再创造

第二十七期:文明互鉴语境下的中国语言学研究

第二十八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外传播

第二十九期:时代重任与多元外语人才的创新培养

第三十期:中央文献外译天外师生谈

第三十一期:体认语言学学科建设及相关话题研究

第三十二期:研究问题的形成及其发展

第三十三期:功能视野下的外语人才培养

第三十四期:语言与政治

第三十五期:翻译地理学

第三十六期:儒学应在译论建构中发挥作用

第三十七期:应急语言服务

第三十八期:语用翻译学

第三十九期:中国学派的翻译理论与实践

第四十期:林语堂研究

第四十一期:语言、思维与文化

第四十二期:作为“他者”的中国问题

第四十三期:高校应急语言服务多家谈

第四十四期:艾柯·符号·跨学科

第四十五期:语用修辞学

第四十六期:对外话语体系创新研究(一)

第四十七期:对外话语体系创新研究(二)

《“文明互鉴•文明互译”百家谈》上线啦!

《“文明互鉴•文明互译”百家谈》投稿须知

《“文明互鉴•文明互译”百家谈》专栏参考指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